[摘要]茶馆作为北京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空间载体,记录和承载着时代变迁与社会文化印记。清末民初北京老城的茶馆因其数量多、分布广,承载着北京人的生活记忆,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北京城市重要的文化空间。通过整理1923年出版的《北京便览》,借助GIS分析工具,以1914年北京全图为底图进行地理匹配,得到清末民初北京老城的茶馆空间分布地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清末民初北京老城茶馆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内外分化的特点;茶馆分为4类,其等级规模大小依次为:茶楼>茶轩>小茶馆>茶店,规模大、等级高、职能多的茶馆数量少于规模小、等级低的茶馆,且多分布在中心区或大的高等级市场内,而规模小、等级低、职能少的茶店则主要集中分布在外城且道路节点附近。研究发现,人口分布、城门因素、市场因素、胡同密度等对茶馆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清末民初;茶馆;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K 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19)02-0056-07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pace carrier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Beijing city, teahouses record and carry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imprints.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teahouses in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and carried a memory of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of Beijing. They contained rich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cultural space in Beijing. By arranging the “Beijing Fact Sheet” published in 1923, this paper uses GIS analysis tools to map the whole map of Beijing in 1914, obtain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teahouse in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d, on this basis, gives an analysis of i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old Beijing teahous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fferentiations. The teahouse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the order of which is: teahouse, tea pavilion, small teahouse and tea shop, and those high in scale had higher functions. The number of teahouses (those high in scale) was less than that of small-scale teahouses, and they were mostly distributed in central districts or large high-level markets, while teahouses of small scale and low function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outer city and near crossroads. Factors such 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city gate factors, market factors, and alley density had certain influence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ahouses.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eahouses; Spatial distribution
0引言
寇成龙:清末民初北京老城茶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提出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名片。茶馆作为北京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空间载体,在新时代依然是北京城市居民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末,相继有学者开始关注茶馆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茶馆发展的历史演变以及现状特征,关注茶馆发展的地域性[1]、时代性[2]特点;从研究区域看,多集中在成都[3]、重庆[4]、杭州[5]、广州[6]、北京[7]等城市,研究内容涉及空间体系、文化内涵、社会发展、历史演变等方面。對北京茶馆空间研究的典型文献是吴承忠的《清代北京茶馆的空间分布特征》一文,作者从老旧报纸上收录了87处分布在老城的茶馆,并绘制了“清代北京87家著名茶馆分布表”[8],包含了香厂北便道一号至四十七号茶棚,占研究样本总数的54%,但对于这些茶棚是否属于北京城著名的茶馆尚未给予进一步的论证。
清末民初,伴随着社会变革,北京老城的市民生活方式有了相应的改变,出现了以茶轩为代表的新形式的茶馆,而以茶楼为代表的传统茶馆数量开始减少[7]。本文通过整理1923年出版的《北京便览》,获得1911年至1923年期间在北京老城分布的带有地址信息的茶馆,借助GIS分析工具,以1914年北京全图为底图,进行地理匹配,得到清末民初北京老城的茶馆空间分布地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特征分析,以期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历史文献分析和保护发展依据。
1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本文以历史文献为数据来源,以1923年文明书局、中华书局联合出版的《北京便览》为基准,并佐以同时期出版的相关文献,采集、考证北京老城范围的茶馆分布情况。《北京便览》中共记载有198家茶馆,其中197家茶馆可还原具体的空间位置,按照本次研究区域的空间范围对茶馆进行限定,有175家茶馆位于北京老城范围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见图1)。同时,选取天津中东石印局印制的《北京地图》(1914年)为底图,并运用ArcMap进行矢量化处理,得到相应的工作底图。
在进行空间分析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标准差椭圆分析、缓冲区分析、密度分析法。
标准差椭圆分析主要用于对茶馆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和方向性差异进行计算。标准差椭圆两个差异最大的正交方向的标准离差,其形状主要由三部分决定:长轴长度、短轴长度和旋转角度[9]。
缓冲区分析以点为基础,在ArcMap中使用空间分析工具,以目标点为圆心,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建立多边形缓冲区图层,通过叠加,进行分析而得到所需结果。
点密度/线密度分析是用于计算在ArcMap中每个输出栅格像元邻域内的点/线状要素的密度,密度的计量单位为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空间特征分析
2.1总体分布特征
清末民初北京老城茶館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内外分化的特点。
1) 从离散状态来看,根据标准差椭圆分析,可以看到,老城内城茶馆分布呈近圆形,长轴长2 449 m,短轴长1 822 m,椭圆方向角度为108度,分布较为均匀,围绕皇城形成多个小组团。外城茶馆分布呈长椭圆形,长轴沿广安门大街—菜市口—虎坊桥—东珠市口东西向延展,长3 903 m,短轴沿正阳门大街延展,长943 m,椭圆方向角度为81度,各类茶馆在前门地区形成明显集聚状态。
2) 从数量比例看,内城共计分布茶馆96家,约占研究样本数55%;外城共分布茶馆79家,约占研究样本数的45%。以中轴线为界,将全部北京城分为东半部和西半部,东半区有茶馆95家,西半区有茶馆80家,数量分布较均匀。值得注意的是,在皇城内还分布有7家茶馆,其中在中央公园(现在的中山公园)内建有1家茶楼,1家既卖茶也卖咖啡的茶楼,可以看到中西文化对茶楼的影响。
2.2类型分布特征
根据《北京便览》将北京老城区内的茶馆分为4类,其等级规模大小依次为:茶楼>茶轩>小茶馆>茶店。茶楼形式较为高档且多元化经营特点突出,在老城内分布着24家;茶轩是以“兼售菜者以炒裹肌片摊黄菜为主要品一称贰荤铺”[10]为主要经营方式,在老城内分布着26家;小茶馆则是较为低档的规模较小的茶轩,在老城内分布着21家;茶店主要以贩卖茶叶为主,数量最多,有104家。见表1所示。
1) 茶楼。在4类占比中位居第三,约占总数的14%,主要分布于东安市场和前门地区的廊坊头条(现在的北京坊),其中13家位于东安市场内,占茶楼总数的54%,5家位于前门地区的廊房头条,占茶楼总数的21%,2家位于中央公园内(现在的中山公园),且兼售咖啡,其余4家则分布在天桥、香厂、煤市街、石头胡同。从老城内外城分布来看,内城分布有15家,全部分布在中和殿以南区域,占茶楼总数的62.5%;外城分布有9家,占茶楼总数的37.5%,除听香茶社和翠芬外,都位于前门地区茶馆分布密集区。
2) 茶轩。在4类占比中位居第二,占茶馆总数的15%,主要集中在外城宣武门大街至崇文门大街,正阳门至天桥区域,分布有10家茶轩,占茶轩总数的38%。总体上看,茶轩在老城范围分布较均匀,未出现明显的聚集,与茶楼分布不同的是,不论内城还是外城,茶轩均多分布于胡同或街道两侧。
3) 小茶馆。在4类占比中最少,占茶馆总数的12%,在东安市场、西安市场、天桥附近形成了比较明显的集聚,3处共分布有10家小茶馆,约占小茶馆总数的50%。
4) 茶店。在4类占比中最多,占茶馆总数的59%,内城共分布有56家茶店,外城共有48家。总体来看,茶店的分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聚状态,在东四牌楼、东单牌楼、钟鼓楼、西四牌楼、虎坊桥、正阳门外、崇文门外分布密集,在像东安市场这样大的市场中却没有分布。
从4类茶馆的数量比例和分布特点,可以看出比较符合商业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即规模大、等级高、职能多的茶馆数量少于规模小、等级低的茶馆,且多分布在中心区或大的高等级市场内,而规模小、等级低、职能少的茶店则主要集中分布在外城且道路节点附近。
3影响因素分析
3.1人口分布
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的1 000 m范围内是茶馆的主要分布区域。内城东侧的东直门和朝阳门,因早期漕运粮仓在此集中分布[12]123,以及后期铁路线走向的影响,茶馆分布较少。
在老城的所有城门中,东直门、朝阳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附近没有茶馆分布,但据记载,在这些区域曾分布有大量的流动性茶棚[12],依照季节需要贩卖茶饮。因为茶棚不在《北京便览》的记录范围内,且流动茶棚经营地点不固定、受季节的影响较大,故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与内城相反,外城(未统计东便门、西便门)只有广安门附近有茶馆经营。据《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对广安门附近的记载:“铺着石板的道路两旁小商店林立,主要出售废铁、绳索和粗糙的日用陶器,另外还有几家餐馆,共同构成了瓮城内的传统业态。”[12]190而广渠门、左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周围则多是大片的麦田或芦苇,少有人居住,商业活动甚少,故茶馆分布也稀少(见图3)。
3.3市场因素
根据侯仁之先生所著《北平历史地理》[11],清末民初北平城内的市场主要分布在15个区域(见图4):正阳门外大街、天桥、崇文门外大街、东单牌楼、东安市场、东四牌坊、朝阳门、钟鼓、德胜门楼、新街口大街、西四牌坊、阜成门大街、西单牌楼、宣武门、菜市口。
经过与工作底图匹配,并以市场为圆心、以1 000 m为半径做缓冲区分析,其结果如图5所示。在ArcMap中按照位置选择统计落入缓冲区内的茶馆数量,共计159家,约占茶馆总数的91%,其中茶楼22家,茶轩25家,小茶馆20家,茶店92家(见表4)。说明清末民初时期,被收录在《北京便览》
3.4胡同密度
運用ArcMap的线密度分析工具对胡同进行分析,结果见图6,与茶馆分布相匹配,发现:内城的胡同在崇文门内东侧、东四头条至东四十一条、南锣鼓巷、钟楼以北、石碑大院、护国寺街、沿内城西城墙和北海、中海、南海西侧之间区域密度最高,皇城周边胡同密度次之。外城的胡同高密度区相连呈片状,集中分布在先农坛、天坛以北,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以南地区。与之相对应,内城茶馆密度
高的地方则胡同密度较低,外城茶馆密度高的地方则胡同密度也高。这与内外城在清代形成的居住特点和城市功能有关,内城多大宅院且胡同等级高,外城多杂院且胡同等级低,内城多官宦,外城多平民,进而影响茶馆的分布。
4结束语
清末民初的北京老城茶馆作为一种显性的资源,其空间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
1) 从空间分布整体特征看,茶馆的空间分布越密集,周围的商业就越发达,政府行政机构分布就越少;从内外城看,内城分布数量较多,地图上表现为多个分布密集点,主要分布在内城主要道路周围;外城分布
呈现以正阳门至天桥地区为中心,沿东西向主要城市道路逐渐递减、向胡同内部逐渐延伸的分布特点。
2) 从茶馆类型看,茶楼、茶轩、小茶馆的数量级较为一致,茶店的数量是前三者数量总和的1.46倍,茶店在清末民初北京老城区内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分布范围较广;茶楼分布以茶馆高密度核心区为主,与市场空间关系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茶轩分布在城市主要道路的两侧;小茶馆集中于东安市场和西安市场,或沿主要交通线分布;茶店主要集中分布在外城。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人口密度、市场原因、城门影响、胡同密度等诸多原因。在这之中,人口密度和市场原因是主要影响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门影响茶馆空间格局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第一是延续其历史作用,各个城门的属性不同,直接影响到了进出城门人、货物的多少和属性;第二是城门周围环境的原因,影响茶馆的生存环境。胡同密度对茶馆空间分布的影响较为复杂,因内外城胡同建设时代不同,发展阶段、功能属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了内外城胡同密度分布和茶馆分布的差异。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便览》,受制于当时的人力统计和清末民初北京的社会变革,虽然使用《老北京实用指南》加以校对,但一定存在有遗漏的问题。下一步将通过挖掘更多的报纸、书籍等文本数据,获取同时代北京茶馆的相关历史文化以及空间信息,综合分析,力图更加详细地了解茶馆分布的空间格局,为有重点地恢复老城古都风韵、体现首都特色提供典型案例研究支撑。
[参考文献]
[1]刘荣清.区域文化中的茶馆论述[J].农业考古, 2006, 21(5):142-148.
[2]王春华.我国茶馆功能的发展与演变[J].贵州茶叶, 2014, 42(3):52-53.
[3]成功,李仁杰,张军海,等.成都茶馆空间随机聚集分形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6):701-710.
[4]熊尚全.川渝茶馆:公共空间和文化再生产基地[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3.
[5]项婷婷,沈学政.从公共空间到个人空间的进化:茶空间的社会解读[J].农业考古, 2015,30(5):77-81.
[6]李爽,丁瑜,钟爱勤,等.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州早茶文化空间建构研究[J].特区经济, 2016(7):24-30.
[7]鲍宁,贾长宝.从公共空间视角看清代北京的茶馆文化及其近代转变[J].农业考古,2013,28(2):110-116.
[8]吴承忠.清代北京茶馆的空间分布特征[J].邯郸学院学报,2011,21(3):68-75.
[9]张景秋,陈叶龙.城市办公空间[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57.
[10]姚祝萱. 北京便览(中编)[M].上海:文明书局中华书局, “中华民国”十二年六月:49-53.
[11]侯仁之.北平历史地理[M].邓辉,申雨平,毛怡,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8.
[12]喜仁龙.北京的城墙与城门[M].邓可,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李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