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村上春树作品的物哀主题

2019-09-10 17:05李贺曾文龙
雨露风 2019年2期
关键词:物哀日本文化村上春树

李贺 曾文龙

摘要:村上春树是日本现代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的文风清新,思想富有治愈人心的效果。大众普遍评价村上是偏西方的作家,但是通过阅读村上本人的作品,我们却不难发现他在作品中依然体现着浓厚的日本文化的影子。本文从爱情、战争、井与月三个方面来探究村上春树作品的物哀主题,进而发现村上春树的小说与传统日本小说的深度联系。

关键词:村上春树;物哀;日本文化

“物哀”是日本文化基因中非常典型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人用“物哀”的独特眼光去观察和改造着身边的世界,可以这样说懂得了日本人的物哀意识,便能更加深刻地看清日本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村上春树作为一名日本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却渗透着了大量的西方文学因子,村上春树的作品多是以存在的人的屬性、孤独、自由,战争的反思为内容,以此来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题材的选择上也能看到西方文学的影子。表面上看村上春树的创作有背离日本“物哀”审美文化传统的嫌疑,但村上春树本人却坚称作品没有西化。

纵观村上的小说,不难发现他的小说仍然还是日本式的小说,其作品不断流露出日本文化的影子,比如在写作的内容上,村上春树作品中最经常出现的猫的形象。

“猫”一直都是日本人喜欢的动物,是在文学作品中经常用到的物哀化意象,在文学作品中也喜欢用其来表达情感、寄托憧憬或是表达不满。村上小说的创作主题也依然是传统的日式“物哀”主题。

一、爱情——对情感的渴求

爱情是人一生中的非常重要的感情经历。在世人眼中,爱情是值得用一生追求的清感体验。男女一旦陷入爱情,恋爱双方的眼里就只剩下彼此,世界仿佛就只剩下海枯石烂的誓言与温柔缠绵的情话,爱情让人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因此比翼双飞,相濡以沫,厮守一生便成了痴男怨女们所追求的爱情理想。但现实中往往大多数情况都并不能让人如愿,轰烈的爱1青往往最后得不到完满的结局,爱情的这种绚丽灿烂却又不能长期保持的情感特征契合了日本文化中的物哀审美倾向。

在村上的作品中,爱情的结局似乎总是要归于消亡。在《寻羊冒险记》中,“我”经历了三次的恋爱。第一次是初恋的女同学,过程像烟花般轰轰烈烈,但结局是以恋人26岁时的死亡告终;第二次是与自己相亲相爱的妻子,“我”在与妻子一共相处的四年里虽然甜蜜,但最终随着时间的打磨,激情的消逝,耐不住平淡的生活,“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分离;第三次是跟陪伴“我”踏上寻羊之旅的女郎相爱,两人度过了浪漫的旅程,进行着简单的性爱,但最终依旧没有走到一起。在村上著名的爱情悲剧《挪威的森林》中,一对对的恋人也似乎不可避免地走向爱情的终结。木月与直子自发小的相互依偎,直子与渡边的意外交合,渡边与绿子的互补,永泽与初美的热恋纠缠等等,都无一例外地走向了悲剧的结局。他们都曾经热切地渴求对方,但最终却本能地放弃了自己的欲求,以不同的方式切断了彼此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故事里面情侣主角对这种爱情的割舍是决绝的,因为他们清楚彼此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与其勉强,不如分开。那样爱情依然是爱情,也仅仅只是爱情。如果用勉强来搅浑最初彼此所追求的美好,那不论运用何种方法也要把它结束,即便是结束生命。爱情作为所感之物的这种客观性在这个时候被凸显得淋漓尽致,人的感情在这个时候只作为客观之物被对待,这就是村上春树对感情物哀化的处理。

村上春树在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也充分展现了其对爱情这种现实性的深刻的理解。在村上春树的爱情观里,他本意一直试图向人们展示爱情的美好,为人们保留着对这种乌托邦式的爱情憧憬。但当村上把人性深处的本能放大到人物身上,再加之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故事的发展仿佛有意无意地偏离了“本意”,走向美好之后的幻灭。这种幻灭给人深重的痛苦,但村上对这种必然的毁灭并不表现出来抗拒。因为村上清楚地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爱情的联系是灵魂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如果其中存在了阻碍,而身在其中的大多数人无法认识或者不能够去跨越这种障碍,那表面上的“白头偕老”就注定会毁灭。村上向往着爱情的美好,但却又能直面这种美好在现实注定的灭亡,这正是村上春树作品中男女之间的悲剧,也是爱情的物哀。

二、战争——对世相的失望

村上春树善于运用隐喻对战争进行刻画,他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把战争的暴力和残忍的属性运用物哀化的手段展现出来,使得读者能够设身处地体味。在《且听风吟》《一九七三年的子弹球》和《寻羊冒险记》中都出现了鼠的角色。从前期鼠对女友提及的约翰肯尼迪的名言“人生来就是不自由的”开始,鼠的追求自由平等的形象就开始显现。鼠厌恶有钱人,但其父亲却是靠着发战争横财起的家,最后鼠为了某种使命找到了代表着有着浓厚战争因子的羊,在吞下羊后为了避免被羊控制而选择自杀与羊一起毁灭。鼠自己的解释就是不愿意与羊建立出一个没有善恶观念的国家。鼠这一生的轨迹,富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鼠在这里实际上就是对自由与和平的隐喻。村上给鼠赋予的形象可以说是完美的英雄形象,在这种人生的背后,其实是村上向往和平与自由的观念的一种提炼,是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唯美化。鼠这种敢于抗争和甚至自我毁灭的斗士形象实则隐藏着非常庞大的感情积淀,这种积淀恰恰能提供给读者一种设身处地的感悟。

在村上的《海边的卡夫卡》中,出现了关于“猫”的经典的意象。猫在这部作品中就扮演着被村上施以物哀化的手法,以此表达了村上本人对战争和暴力的认识。在中田老人为寻找走丢的猫的途中,中田发现了猫杀手——琼尼沃克。琼尼沃克以猫的灵魂为食,并且向中田老人提出了归还走丢的猫的条件——让中田亲手刺穿自己的心脏,把自己杀死。沃克随后还向中田展示了杀死猫的残酷过程,最后中田无法忍受眼前的残忍和血腥,杀死了琼尼沃克。从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其中包含着关于战争、暴力的隐喻,猫作为弱势的群体的代表,在生与死的命运问题上只能听从他人的安排,村上用猫(弱势群体)的悲惨命运表达着战争暴力和血腥的本质,尤其是对生命的残害。村上春树通过一系列细节的描写,成功地将猫这一形象物哀化,只需客观的直叙,就能带给人关于人类脆弱的生命和社会命运的思考。

三、井与月——对自然的感动

在村上春树的故事中,井与月常常出现在看似可有可无,实则隐喻颇深的地方。在《挪威的森林》中,开篇就提到了在森林的深处有一口井,“我们”一开始时并肩前行,但不知不觉就会走丢甚至掉进不知名的井里,再也找不到了。这口井其实是村上春树对死亡的隐喻,也可以说是自杀的隐喻。阴森的井底缺少阳光和温度,而我们则随时可能掉人黑暗与寒冷之中,掉下去的人可能死了,没死的也是无力的挣扎以致等待死亡的来临。木月与姐姐的自杀,把年幼的直子一并拉人了井底,不同的是,木月和姐姐死了,而直子却只能在黑暗阴森的井底苟延残喘。直子也需要阳光,她看到了渡边仿佛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但实际上渡边却无法让直子逃离。在故事的最后,直子就在井里被黑暗窒息,走向了死亡。这样的一口井实际上藏在故事的每个角色心里。对井的隐喻,其实就是对井的物哀,就是村上对死亡的理解。每个人迟早都会掉进井里——迈向死亡,有的人知晓这个井的存在,并恐惧地在森林里前行,如渡边和直子。渡边告诉直子要抓紧他的手以免掉进井中,但他们并不知道无论做什么,死亡都是宿命的结局。人们恐惧井里的黑暗与寒冷,同时也知晓堕井的必然性,所以人们就会珍惜井外的阳光,就会与同伴互相取暖,这就是村上的井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对生命必然的理解。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月亮这个意象。在村上的作品中,月亮并不只是简单的自然物体,他还赋予它陌生化的内涵。在小说《1Q84》中,天空中永远挂着并多次在情节中提到两个颜色浅浅的月亮。在月亮出现的内容中,常常会伴随着主人公的情绪和感悟,而“持续和重复的感受也使得这一意象具有象征意义”[1]。这两个月亮是1Q84与1984的世界的区别。月亮是故事情节的旁观者,同时也有着象征的意义,两个一大一小的月亮代表着现实的光明与阴暗面,偏小的月亮不論是从形状还是颜色,都是病态的表象,这其实就是村上对月亮的一种物哀化的处理。小说的女主角青豆一直是主动反抗对畸形社会不满的发起者,她是第一个发现天上有两个月亮的人,她一直仰望月亮希求能够摆脱这个畸形的月亮,其实就是要摆脱某种畸形的社会,但最终青豆还是放弃了,因为不管青豆怎么反抗,天上依旧悬挂着两个月亮,这就是村上春树对月亮这一事物的物哀化,隐喻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变化和个人力量的渺小。人总是通过对命运不懈的抗争才会真正地体会到生命的渺小感,才能有更深层次的体悟。村上春树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推动发展将“两个月亮”的形象又转人到了另外一个层次的隐喻,那就是人对生命意义地不懈追逐。“不管前方等待的是什么,他大概都会在这有两个月亮的世界里顽强地活下去,找到前进的路。只要不忘却这份暖意,只要不丧失这颗心”[2]。在《1Q84)中,可以说天吾和青豆在10岁时候给予对方的暖意,是双方在现实残酷的世界中活下去的理由,而月亮就是主角两人情感联系的媒介,即使这个媒介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们身处危险,随时可能被“小小人”夺取生命。这就是月亮在这里的第二个物哀化的隐喻,异变的月亮给人一种邪恶冷淡的感觉,而观察月亮的人即使能够感知这份无形的压迫,但主人公们面对生命力的挫折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人生信仰,这种人性的伟大力量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尽管村上春树经常被批判为过于“西化”,但是他仍然在作品里用物哀化的主题保持着与日本传统文学的深度联系,物哀化的主题让村上的小说在抒发感情时保有了日本文学的含蓄特征,物哀的隐喻特征也更能打动读者。

参考文献:

[1][美]勒内·为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日]村上春树.1Q84[M].施小炜,译.北京:南海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物哀日本文化村上春树
长大的瞬间
村上春树和他的阳子
村上春树:相信爱情, 这是一种勇气
以悲为美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浅谈《雪国》中的物哀美
基础日语教学阶段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