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已就业人员结构性失业等问题的重要出口,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不可抵挡的创业潮流。在当前的创业大潮中,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创业指导和帮助,不仅有利于全社会创业活动蓬勃发展,而且也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繁荣的必然需求。因此,在多元主体治理视域下探索优化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多元主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356(2019)-02-0069-05
着眼于当今经济发展,国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更加注重创新因素在其中的驱动作用,由此引发了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面临如此难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解决出口。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倡导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进行大众创业,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使中国经济朝气蓬勃。2016年李克强总理不仅制定了新的创业政策,落实“互联网+”计划,还强调要充分释放创新创业的潜力,在全社会宣扬创新文明,营建良好气氛,激发大众积极投身创业事业,使得一大批创业者加入其中。2017年全国两会提到要使创新创业工作普遍开展,创新创业策略深入推进。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途径就业,全方位提供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质量,培养技術型、专业型、服务型专项人才,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就业风气[1]。在创业大潮中,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只独特的创业力量存在,对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创业指导和帮扶,不仅有利于全社会创业活动蓬勃发展,而且也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繁荣的必然需求。
随着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创业风靡一时,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的繁荣,因此,国外学界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也不断涌现,几度成为热点问题。经过文献梳理,作者发现国外学者集中研究中小型企业的创业政策、创业环境和创业教育、创业动机等方面内容,对大学生这一群体关注较少。国内虽然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相较于国外起步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著作和论文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显著增多,涉及创业的内涵、发展现状等多方面,但宏观来看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运用现有经验或理论来描述和分析创业相关问题。一是关于大学生创业内涵的研究:董元梅首先对大学生创业的主体进行了划分,将“具有学籍的高等学校学生和结业两年内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和回国留学生”都称为大学生,接着把大学生创业的概念解释为“大学生展开的以满足市场某种需要为目的,提供社会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得到经济报答,增加社会价值的过程。”[2]二是对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钻研:殷福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在创业资金、创业场地、创业持久力等方面总结出重庆市大学生的创业现状[3]。三是关于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的研讨:虞维佳通过个案访谈的方式,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了解到创业者自身条件不成熟,创业环境不够完善等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问题[4]。韦志江采用国内外对比研究,发现国内政府支持体系不完善,缺乏热情等问题,经过SWOT分析,他认为目前大学生在创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从而限制创业的开展。四是有关对大学生创业提出倡议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从政策、教育、个人的能力方面来给出意见,比如王骞胤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学的角度根据创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应对措施,他指出应完善创业政策,加大税收的优惠等[5]。李维胜在探析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后,依据主客观因素,提出要优化高校创业环境,加大社会支持力度等建议。综上所述,有关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的探究在整个教育发展史中属于新兴领域,研究角度和方法单一,缺少统一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因此从多元主体治理的角度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是有价值的。
一、政府层面以理念引领为核心
(一)强化创新创业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创新创业理念是由李克强总理在综合考虑现实情况的基础上,于2014年9月的达沃斯论坛上首次公开提出的,此后他每到一个地方考察便会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还与当地的创客进行会面交流,使这一理念从上至下深入民众,掀起全国创业的高潮。创新创业理念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让大众真切地感受到政府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责,做好顶层设计,其中包括技术、制度、政策等。创业政策是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中坚力量和有利保证,要想壮大创业队伍,完善创业政策、加大政策对创业的扶持力度是一项明智的举措。第一是要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目前的税率水平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沉重的负担,政府应延缓学生纳税的时间,切实的为学生着想,减轻税收压力。第二是要加大创业金融支持力度,我国现有的创业专项基金有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但是这两个基金的申请条件不适用于大学生创业者,条件高、受众面窄、金额少,因此政府应加快设立面向大学生的专项创业资金,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条件、有胆量去创业,有方法应对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三是要完善创业金融政策,提高贷款支持力度,简化办事的行政手续。第四要完善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企业法规,但找不到针对创业的法律依据和规章制度,这种情况下创业者的利益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也不能有效规范大学生创业秩序和行为,因此创业法规有待健全。
(二)深化全民创业理念,发挥引领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创业的新时代,全民创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第四推动力,鼓励全民创业已经成为富国兴民的有效途径,是内生性的增长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全民创业理念应运而生。全民创业能够使大家各尽所能,公平的享有资源和机会,创造价值和财富,为共同富裕提供一条可实现的途径,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经调查显示,创业资金匮乏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全民创业,也成为大学生创业难以逾越的阻碍。大学生的创业启动经费多是来自亲朋好友,简单的社会关系和人脉是无法筹集大量资金的,这成为创业者无形的压力,因此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拓宽资金来源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政府应该增加政策性贷款额度,鼓励银行放宽对创业者的小额贷款力度,同时加强对资金的审批和监管,简化行政手续,确保资金利用最大化,信用好并且发展趋势好的企业可以追加贷款。另一方面政府可以与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进行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他们支持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风险投资。尽管我国风险投资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的还不成熟,但也可以作为一支潜力股培养。除此之外,政府更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储备基金,将通过审核的、具有潜力的、科研水平高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要对审核过程和资金使用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管,避免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应充分行使好自己的行政职能,发挥纽带作用,建立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丰富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资源,从根本上处理资金不足的难题。
(三)普及大学生创业理念,完善体系建设
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创业理念,并且基本理念是大致相同的,也会根据实践的情况产生变化,普及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创业,丰富创业队伍。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劳动保障部门通过近几年组织创业培训的实践证明,一个人参与创业一般可带动五个人实现就业,这是一个乐观的前景。普及大学生创业理念,促进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基层政府及工作人员应该尽力落实的事情,基层政府完善对大学生创业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是一项迫不及待的工作。创业服务是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一系列市场信息、行业发展状况、创业项目咨询等服务,其成立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降低创业的风险,增加成功率[6]。虽然我国的创业服务发展程度不高,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但是有部分院校设立了创业指导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实质性的援助。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提高创业的水平,政府应联合学校提供细致全面的信息发布、咨询指导、创业基地等基础服务。首先应建立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对创业者而言至关重要,大学生人际关系简单,社交网络单一,缺少市场经验,缺乏获取信息的敏感度,因而为了让大学生及时精准的得到信息,信息服务平台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政府应完善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境和障碍,但因缺少经验无法独立解决,这时服务中心会为他们提供帮助,指引他们走出困境。最后政府应提供充足的创业基地与平台,没有基地的建设,创业就没有开展的场所,没有了根基,大学生资金有限,无力承担场地和设备,造成企业的不稳定,创业基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共享运营场地、办公设施的平台,形成一个创业聚集地,不仅有利于互相交流和学习,还能增强创业的信念。
二、社会层面以营造氛围为支撑
(一)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和社会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外部因素。社会环境中存在影响个体进行抉择的要素,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创业也是一样[7]。所以我们要尽力消除阻碍创业的因素,潜移默化的改变社会上陈旧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和培育优秀的创业文化,激发创业活力和创造力,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状态。营建浓厚的创业氛围需要采用榜样示范法,通过广泛宣传优秀的创业者形象来动员大学生,要对他们持以宽容的态度,成功时支持、失败时鼓励,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宽松氛围,最大程度的激发潜力,在全社会汇集创造财富的源泉,形成创业的不竭之源。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建立良好的氛围,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思想影响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因此,家长应先突破传统观念,为培养具有开拓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品质的孩子打下基础,成为孩子创业的强大后援力量。
(二)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执行力
目前,社会上一些人对创业存在观望甚至怀疑、消极的态度,部分大学生也是对创业望而却步,经调查发现,一些已經创业的人对发展前景也并不乐观[8],因此社会有必要也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创业宣传和引导,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动机和意向。在宣传内容方面,不仅要传播对待创业的积极态度,纠正错误和片面的思想认识,还要宣传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创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一些成功的创业案例,增加创业者的信心。在宣传方式上,要结合好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利用,既要有报纸、电视、广播的宣传,又要施展微博、微信这些新兴媒体的魅力。在宣传时间上,要有固定的时间开展,不能随意地进行,这样有助于大家养成接收信息的习惯,深入对宣传内容的了解。在宣传对象方面,要以全社会的成员为对象,而不是仅仅重点培养失业者、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有意向创业的人。在全面广泛宣传之下,会加深大学生对创业的好感度,增加选择创业的机率。
(三)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
社会和创业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社会为创业者提供环境,创业者为社会增添价值。在浓厚的创业气氛中,社会中的一些民间组织、企业和资本都纷纷向创业者伸出援手,大学生创业者也是被援助的对象。社会融资指贷款人通过非传统银行贷款渠道筹集资金的活动[9]。目前,除了银行贷款和政府直接投放的资金,都认为是社会融资渠道的资金。国家鼓励社会上一些非官方组织或融资机构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投资,比如为项目注资、资助创业团队参与比赛、直接给予创业者办公用品等,还可以参股的方式加入公司,成为股东。除此之外,社会要整合可利用资源建立大学生社会资金体系,资金来源于一些知名企业或企业家的无偿捐助,有专门的人员对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当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资金问题时,可以免息申请使用。大学生创业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只有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创业才能发展得越来越顺利。
三、学校层面以加强教育为重点
(一)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成就动机
创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史上的一种新理念,如春雨一样滋养着教育大地。我国从2002年首次建立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处于探索和学习阶段,依附于其他课程存在,并不成熟。从实施范围来看,应对各个学历、各个年级的人实行创业教育,不只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从实施时间来看,应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不是短暂性的教育,因为创业动机的培育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从实施内容来看,应涉及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方面。从实施方式来看,应结合老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等多种方式,不能只依靠教师的力量。成就动机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基础,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有利于大学生选择并坚持创业,对创业的具体开展有独特的帮助,因此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成就动机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自信,提高成功的期望值,从而提升创业的欲望。
(二)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和创业行为[10]。首先应丰富创业课程形式,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联合,调整教学方案,开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引入国际创业培训课程,将创业成果纳入学分体系,强调学科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创新性的授课方式,开放性的教学思想,重视开拓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锻炼主动思考的能力。其次在课程体系中应加入实践活动环节、包括参观学校创业基地、模拟组建创业公司、参加创业大赛等,提供各种能锻炼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平台和机会,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提高理论水平和创业能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最后创业教师作为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创业教师可以采取专职和兼职两种方式担任,除了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专职教师外,还可以聘用社会资深企业家、优秀创业者、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作为兼职教师,以专为主、以兼为辅。教师间应不定时召开座谈会进行理论学习,站在学生角度提出更好、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学校应给创业教师提供外派机会去参加有关创业的研讨会和比赛,通过多方努力使大学生创业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进步。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创业动机的引导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对引导创业动机的角度和时机加以掌握,在激励大学生创业动机时,一定要提前知晓创业者的心理需求和内部动机,以便找准最佳的激励时间和方向,从而使其坚定创业信念、增强创业斗志、巩固创业动机。其次要重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激励技术和水平,扎实理论功底,要认真钻研有关激励的精辟理论,将其与创业知识相结合,建立适宜我国大学生创业发展的激励理论,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同时要成立一支专职的具备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创业导师队伍,提高创业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和技术性[11]。最后要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激励创业动机的新形式、新方法,可以采取创业榜样激励法,将校园中的创业精英挖掘出来,树立典型,传播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创业精神;还可以采用归属激励法,即鼓舞大学生踊跃加入到创业团队,感受团队中的氛围和活力,让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体会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增强创业的愿望,推动创业行为的产生。
四、创业者层面以自我提升为根本
(一)正确自我定位,强化创业意识
创业是一个需要创业者具备商业智慧、决策胆量、市场眼光的活动,创业对一个人的性格和特质都有要求。因此,大学生在选择创业之前必须对自己的动机、个性、执行力等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和定位,既要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创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动向有长远的认识和判别,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掌控力。
创业意识决定创业者的态度,态度决定实践的执行力,只有树立积极的态度,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有一定了解,才能更好地为创业技术或项目做准备,否则,只会一败涂地。因此在思想意识上,要有年轻人的朝气和热情,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和拼搏,主动培养和提升创业意识,稳固创业动机,坚定创业梦想。
(二)培养创业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创业精神指在创业者的内部精神世界中,具有开拓性的思维、观点、品格、特质等,对创业精神的理解包括三个重要的主题,即对机会的追求、创新、增长,而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具体表现在对创业的自信心、进取心和责任心。可见创业精神已经成为创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塑造和提高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刻不容缓。
创业过程艰难曲折,需要具备极好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的精神,不能轻言放弃、不能被现实的残酷和困难所击倒,要时刻留意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狀态,善于放松和调节压力,客观冷静地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除了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也应受到重视,创业是一场硬仗,只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包括洞察探索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交沟通能力等。注重创业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这一网络发达地和知识聚集地的两个优势,不断地进行自我充实和提高,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量,这样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在创业占有一席之地。
(三)提高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
创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创业活动和创业成功率,在调查中发现认为“自身能力不足”成为创业阻碍的占比65.33%,可见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能力已经成为亟待处理的问题[12]。通常我们把大学生创业能力分为一般创业能力和潜在创业能力,前者是在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基本业务能力;后者包括创业者自身的创业管理能力、机会识别、创业意识等,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创业的先导,失去了创新的创业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又要具备推理能力、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补齐创业能力的短板。
对于还没真正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创业经验少之又少,因为缺少经验而导致创业失败的例子随处可见。创业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需要创业者在市场的大潮中埋头苦干,在风雨中仍能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不怕失败从头再来,渐渐地积攒一些市场经验和社会经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顺应社会的环境、掌握社会规律和法则,在规律中推动创业的进一步开展。
创业大师拉里·法雷尔曾说: “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打赢21世纪这场全球经济战争的关键。”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余国家,创业都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是发展的新方式和新渠道。大学生创业作为创业的一部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引,缺乏了理论,实践寸步难行,本研究从政府、社会、学校、创业者四个角度提出的措施期望能促进创业活动更好的展开,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局势,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1).
[2] 董元梅. 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10:11-13.
[3] 殷福顺. 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17-19.
[4] 虞维佳. 在校大学生创业问题、问题与对策:以安徽大学为个案[D]. 合肥:安徽大学,2012:14-16.
[5] 李爱卿,叶华. 大学生创业基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4-16.
[6] 张恒. 大学生创业基础[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0-13.
[7] Gnyawali D R,Fogel D S. Environm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key dimension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4):43-62.
[8] 王皓白. 社會创业动机、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0:6-9.
[9] 木志荣. 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意向关系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9-10.
[10] 刘军. 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15:5-7.
[11] 向辉,雷家骕.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2):120-124.
[12] 钱永红. 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144-152.
Abstract: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employed people who are structural unemployed in our country.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there has been an irresistible trend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is current tide, college students are as an effective force. Thus providing active and effective entrepreneurial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to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but also an inevitable demand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prosperity in the new era.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and optimize the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subject governan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multi-subject governance;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