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初中班主任工作摭谈

2019-09-10 16:52:04潘伙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4期
关键词:乡镇初中班主任

潘伙生

摘要: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比较特殊的,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和特殊期,管理教育复杂且敏感。而对乡镇学校的初中班主任来说,还需要对学生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本文结合乡镇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实际,谈几个方面的想法和经验。

关键词:初中;乡镇;班主任;管理;教育

我们不说初中班主任会比小学或高中的班主任更辛苦、也不说乡镇学校的班级工作比城市的更难一些——其实,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都有其工作的独特属性,班主任要想把自己班级的工作做好,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操作。把握学情,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一、乡镇初中班级工作情态

首先,从普适的角度上看,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关键转型期,由少年向青年成长,也就是所谓的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个体自觉意识开始建立——不再把自己完全归属于成年人(家长或教师),而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角色。其独立意识开始萌芽,受尊重、被平等、被关注的需求比较强烈;第二,虽然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但个人素养水平却还没有跟上,价值观、人际关系观以及对社会角色的自我界定其实是不完全正确的,有“我”而无“他”,认为别人应该尊重我,但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同时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就出现了自我封闭或逆反等特殊现象。

第二,从乡镇学校的角度上看,初中学生除了具有以上特征之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特征。如,由于乡镇环境相对城市要比较小,接触外界信息面不如城市宽。学生们的“无他”意识其实更强烈一些,而且受到“小农”意识的影响,心胸的宽广度,要比城市学生还要狭窄一些;再如,乡镇环境相对城市比较休闲松散,不像城市中,处处都是规则(比如交通过马路或行进,城市中必须遵守右行、必须遵守交通信号,才能保证安全),而乡镇则在这方面相对宽松。所以,乡镇学生的“野”劲要更大一些,一旦出现逆反、抵触心理,反应是比较强烈的。

二、乡镇初中班级工作摭谈

下面,结合以上分析,从经验的角度就乡镇班主任工作策略选择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探讨。

1. 身教为重

以身为范的道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对初中学生来说,已经不是懵懵懂懂的年龄,但也没有完全什么都道理都明白,而是处于一个半懵半懂的状态。所以,跟学生讲太多的道理,他们也不是特别明白,而且还不那么愿意听。其实,他们还是和小学生有些近似,就是模仿他人的言行。那,谁给他们做示范的机会最多呢?就是教师和家长——而我们刚才说了,乡镇的环境比较松散一些,家长在这方面做的,通常并不那么有正面示范效用。所以,教师在学生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仪表给学生做出榜样来,就尤其显得重要。因而,这里,我不说“身教为先”,而是“身教为重”,就是说在乡镇学校,班主任的示范价值还要更大、更重要一些。

2. 学会赏识

初中学生逆反心理多多少少会有,只不过有的显性一些,有的隱性一些——而触发他们逆反的“机关”,往往就是批评、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本来学生只是有一点小的情绪波动,犯了些小错误(这对初中学生,太正常不过了),班主任不是疏导、指引,而是去批评、惩罚,通常收过的不是学生的进步,而是其逆反心理“激活”了。不仅起不到管理教育的目的,反而是给自己的工作增添了新的负担。而乡镇学校的学生,在这方面又是比较敏感的,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说,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本来也没有什么“品质”上的问题,就不用总是拿着纪律、制度去压制他们。而是去主动发现并放大他们的亮点,去赏识他们,这往往由收到相当不错的效果。因为,赏识对初中学生来说,不仅是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被认同,而且还同时会体验到被尊重、被爱的情感——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3. 重视环境

用良好的环境来育人,其实和我们教师以身为范的道理是相似的。就是给学生施加一个适于其心理、理念、思想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影响力。这个环境会对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这就是最典型的环境育人范例。那么,怎样来构建这个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呢?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打造班级文化、强化班级纪律——班级形成一个具有独特的、排他属性的文化,往往能够使学生更愿意将自己凝聚在班级整体当中,以班为荣的思想会自动提醒其自律。而强化班级纪律与我们上面的赏识教育并不冲突,强调纪律,但不一定要用惩罚的方式。第二,是多做一些家长的工作,促进家校共育——特别是乡镇学校,因为家庭的教育环境质量要相对较低一些。教师通过对家长的“教育”,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成长环境。减少了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班级的管理、教育工作就会变得轻松顺手很多。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所面对的教育、管理对象是比较特殊的。特别是乡镇的初中学生,不仅是拥有普遍的青春期心理特征,而且还因其环境因素会在某种程度上“放大”问题——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是需要准确地把握这些学情,然后针对这些去组织和设计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翠.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办法探讨[J]. 南北桥, 2018(3):191-191.

[2]於秀兵. 基于生本管理的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探讨[J]. 教师, 2015(26):118-118.

猜你喜欢
乡镇初中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4
夸夸我的班主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08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1:44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6:43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