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典型人物析写作意图

2019-09-10 07:22王莉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双喜典型人物小说

王莉

摘要:在小说教学中,我们只有品味出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以鲁迅的《社戏》为例,探究双喜“最聪明”的形象如何体现在他的洞察力、表达力、思考力上,以此来逐步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关键词:小说  典型人物  典型形象  双喜  写作意图

引言

在小说教学中,我们会通过多种方式去品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此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最终品读其反映出的社会生活风貌。换言之,我们只有品味出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以《社戏》为例,鲁迅在这篇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形象,那么双喜究竟聪明在何处呢?抓住了这个主问题,我们不仅可以品味出双喜这个典型人物形象,也能探究出双喜带给“我”的乐趣以及“我”把“平桥村”看成是“乐土”的原因。笔者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探究出了双喜的聪明形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他的聪明形象的塑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揭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双喜的聪明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他的洞察力

“我”因为白天没有如自己所愿到赵庄看社戏而情绪低落,“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当看过戏的小朋友对“我”表示出怜悯的时候,双喜出场了。双喜“大悟似的提议”,其实他是在认真观察了“我”、“我”的母亲以及“我”的外祖母的表现之后做出的提议。他发现了“我”的失望与消极,感受到了“母亲很为难”以及外祖母的不高兴。他在第一时间得知八叔的航船已经返回平桥村的消息之后,立即做出自己的决定——陪“我”坐八叔的大船前往赵庄看社戏。

在一群小伙伴都挤在船头看打仗的时候,我们都期待铁头老生翻筋斗,可他却一直没有翻筋斗。此时,双喜告诉大家铁头老生不肯翻筋斗是因为晚上看戏的人少,铁头老生也松懈了。双喜向大家道出了他对“白地看社戏”的认识,并且得到了“我”的认同。

在双喜发觉“我”厌倦了看赵庄社戏,同行的几个伙伴打起哈欠显得很疲惫的时候,他果断地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赵庄,返回平桥村。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双喜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善于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能做出让大家一致赞成的决定。

2.他的表达力

在母亲和外祖母对小伙伴们陪“我”坐八叔的航船去看社戏“迟疑”之际,双喜又站出来了。他大声地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双喜“大声地说道”其实是想迅速打消母亲和外祖母的疑虑,“大声”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有底气的表现。双喜的这句话分为两个层次,言语逻辑性很强:“我写包票”是总说观点,后面三个分句是分说写包票的理由,三个理由层层递进。“船又大”交代硬件过硬,一个“又”字起到强调作用。“迅哥儿向来不乱跑”表明“我”不会乱跑,“向来”也起到很好的突出与强调作用。“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中的一个“又”字告诉我们,即使迅哥不小心落水,还有识水性的朋友们及时施救这一保障措施呢。

当“我们”平安地返回平桥村的时候,第一个出场的人物还是双喜。他在船头上大声地汇报大家平安返航的消息。“忽而大声”表明双喜在第一时间准确、明晰地告知了“我”的母亲大家安全返回了,解除了母亲的担忧。我们再来看双喜此时说的话——“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这个句子也分为两个层次:“都回来了!”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简洁地交代了安全返航的消息,一个“都”字表明所有人都平安归来,起到突出强调作用,特别暗含“我”平安归来。“那里会错”是一个问句,有一点为自己正名的意思在其中,他以这次看社戏顺利返回证明自己先前的承诺已经实现。“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和上文“我写包票!”相照应,再次向大家表明他是一个能够说到做到且敢于担当的有责任感的人。

六一公公说“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之后,双喜的回答也体现了他的聪明和睿智。一句“我们请客”就很巧妙地规避了“偷豆”的话题,“偷豆”是为了请客,为了招待“我”这个来自鲁镇的客人,这样就避免了和六一公公正面发生不愉快的争执,也为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将问题指向六一公公,也巧妙地转移了六一公公的注意力,实在是很巧妙的回答。

3.他的思考力

“我们”返航途中,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于是提议偷一些罗汉豆来吃。这时,双喜又站出来了。他询问阿发是偷阿发家的,还是偷老六一家的。这说明双喜对“偷谁家的豆”所带来的后果是有充分的预判意识的,他在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偷豆以规避风险。大家在阿发家的豆田地里,每人摘了一大捧,双喜担心若再继续在阿发家的田里偷豆会被阿发娘骂,于是他果断地让大家转移偷豆的地方,大家又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偷了一些。

当吃完豆之后,大家担心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会被他骂,又是双喜拿出了八公公的“旧事”来做好“回击”的充分准备,这体现双喜不仅敢做、敢当,也能全面地分析问题,以打消小伙伴们的顾虑。

在某种程度上,双喜的聪明让“我”印象深刻,“我”的记忆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小伙伴,“我”的心中一直珍藏着那夜的“好戏”和那夜的“好豆”,以至于鲁迅在文末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二、双喜聪明形象的塑造对揭示写作意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双喜除了聪明的特点之外,我们在文中其实也能体会到他的自信、善解人意、组织能力强。作者塑造双喜的聪明形象,对文章写作意图的揭示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双喜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

《社戏》一文还塑造了其他一些人物形象,如阿发、桂生、六一公公等,但描写他们的笔墨远远没有描写双喜的多,且他们都没有聪明的双喜对“我”的影响之大。我们来梳理一下双喜在文中穿针引线的表现:提议用八叔的航船——“写包票”——“拔前篙”前往赵庄——点出铁头老生不肯显本领的原因——提议离开赵庄——组织偷豆——汇报安全返航——与六一公公“过招”。双喜在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都以其干练、聪明与灵活的处事方式带领伙伴们(特别是“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整篇小说的情节层层推进,步步发展。

2.双喜是“我”把平桥村当成“乐土”的重要原因

“我”把平桥村当成“乐土”,并不仅仅是因为“我”在这里可以得到优待,可以免念《诗经》等,最主要原因还是“我”在平桥村有双喜这样一位聪明的伙伴,他带给“我”无穷的童年乐趣,这些乐趣值得“我”永久珍藏,因为这些乐趣是“我”在鲁镇所没有的,是“我”生命历程中独一无二的体验。乐趣有二,第一,看戏之趣。看戏前的波折,看戏往返途中的水乡迷人风景,看戏的“失望”等,都显得那么有趣。第二,偷豆之趣。在返航途中的偷豆、煮豆、吃豆,充满了一种野趣与童真,这样的体验也只有在这些小伙伴身上,以及在平桥村才会发生。看戏和偷豆带给“我”无穷的乐趣,以至于“我”把平桥村当成了心中的“乐土”。

3.双喜是“我”怀念、追忆美好生活的重要凭借

正是因为双喜,“我”在平桥村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才感觉更有趣味,更有意义,更令自己难忘与回味。这样看来,“我”感慨“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就成为“我”对过去在平桥村充满乐趣生活的无限难忘和怀念的重要总结。这样,每当“我”想起双喜,就会想起他的聪明和能干,想起他带给我的帮助,想起在“平桥村”的乐趣,想起在那里的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瞬间。由此观之,我们每个人都会与他人产生一些关联,当我们想起某个与我们的生命产生关联的人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想起一些发生在彼此之间的往事,这些往事中一定蕴含着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感体验,比如快乐、欣喜、悲伤、忧愁等。而这,正是小说写作意图的真正体现。

综上所述,鲁迅在《社戏》中成功塑造的双喜,是文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因为有了他的存在,《社戏》才会在一代代读者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社戏》这篇小说的存在,聪明的双喜也成為一代代读者津津乐道的人物。这告诉我们,在小说教学中进行人物形象的有效品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启示学生在写作中一定要写出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宝虹,蒋洪兴.“好”一场记忆中的《社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2017(03).

[2]何定琴.平桥村的流行语:“写包票”[J].语文学习,2017(02).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双喜典型人物小说
张双喜
典型人物报道的时代特点与创新经验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羊跑羔
倾斜(小说)
论新形势下改进军队典型报道真实性的基本方法
唱好三部曲写出好新闻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豆腐脑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