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璇
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发展促使我国进行思想解放运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建设,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通讯与传媒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以及作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消费、娱乐等价值观念的形成,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中国大众文化;全球化;流行文化
一、大众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和象征,真正的文化应该是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但是,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商品经济的价值原则逐渐渗透到文化中,出现了当代的商品大众文化。随着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潮流席卷全世界,商品作为一种普照的光投射到各个角落。文化产品自然地变为一种商品出现在人们面前。由于大众文化的复杂性,不同学者对大众文化的理解有不同见解。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1]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大众文化的定义有五种:一是大众文化是广受欢迎或者众人喜好的文化;二是商业消费文化用于大量消费的,为商业目的有意迎合大众口味而大批量生产的消费品,是商人雇佣技术人员创造的;三是资产阶级国家意识形态,以标准化、陈腐老套、保守主义、虚伪、满足浮华幻想的、受操纵的文化工业产品为标志的文化;四是来自于人民的文化,人民群众积极创造他们需要的一种民间文化;五是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出现而产生的城市工业文化。[2]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二、大众文化理论
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它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而觉醒,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而成长,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3]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促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它的价值、效应及其发展控制问题。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
三、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功能
一、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内容与特征
大众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大众文化体现和传播的价值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在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这是中国大众文化如此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包含多方面内容,陈丽敏依据中国大众文化题材中体现和传播的价值观,将大众文化的价值观概括为以下内容:倡导和谐、追求平等、向往幸福、崇尚理想、追求享乐、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现实主义。
中国大众文化其价值观具有日常生活性、包容性、多元性、广泛性、时代性等特征。“日常生活性”是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属性。中国大众文化是满足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大众日常文化,价值观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普遍的价值观。它所体现的不是那些让大众感到遥不可及的价值标准,而是一个普通人都能达到的基本道德标准,是一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观。[4] “包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西方大众文化价值的包容。二是对中國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包容。中国大众文化不仅表现出追求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还体现为他人着想的价值观。此外,大众文化是为了迎合绝大多数的社会大众口味的文化,表现出多元性的文化价值观特征。
二、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功能
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功能。二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功能。三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逃离功能。
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功能。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导向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技术性;大众传媒的话语权、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的主要方式;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化解社会矛盾、加强人们对社会制度的依赖以及强化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功能。消费社会是大众文化发展的现实环境,视觉符号的再现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的技术环境,生产者主权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制作源头;以快乐幻想为表征的大众集体无意识,以草根文化为特征的平民意识以及以新媒介为载体的现代受众意识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共谋的表现形态。主要载体是:广告的意识形态幻象,商业电影的隐形意识形态和互联网文化的意识表达;通过思想灌输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形象启发进入人们的心理结构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的社会心理机制。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大众文化消费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在大众文化的运作过程中,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这有悖于人性的自觉提升。
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逃离功能。注重形式的娱乐狂欢性,选择沉默回避文本的意识形态性和积极构建新的文本意义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逃离的特征。大众文化意识形态逃离功能的积极效应表现为:为大众提供心理抚慰,体现对普通人的人文关怀;为大众情绪宣泄提供渠道,化解现实社会矛盾。消极效应表现为:对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消解;过分追求世俗文化导致人文精神缺失。
四、费斯克关于大众文化的理论
首先,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它自身,并不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集体存在。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的出现对于过去“民间文化或精英文化的黄金时代”是一个灾难的观点,费斯克从根本上对“文化的黄金时代”是否存在都持怀疑立场。他认为所谓的黄金时代,其实是高估了过去,低估了现实……所标举的过去,观念十分含糊。它在历史上和地理上都很难加以定位,它是始自大众文化商业市场的出现?是始自现代大众传媒的兴起?还是好莱坞电影的一统天下?抑或是电视进入家家户户?或者这一切都怪罪于该死的美国佬?总之,“黄金时代”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幻象。第二,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中居于从属地位或被剥夺了权力的人群,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抵制社会体系对它们的规训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以他不认同大众文化是资产阶级式的精英文化,也不认同大众文化等同于工人阶级的看法,更不像法兰克福学派所认定的是从外部和上层意识形态强加,他说“大众文化是从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5]大众文化始终存在于社会控制之外,它抵制着强权,并拒绝成为强权组织的一部分。第三,由于大众文化一直是运动的状态,因此其意义在单个文本中无法确定,文本的意义只有进入社会关系和互文关系中,才能被激活。在《解读大众文化》一书中,他列举了一个例子:对于妇女和无业青年来说,购物广场是一个全然不同的文本。对于妇女而言,购物广场是合法的没有威胁的公共场所,它们与街道和家对立;对无业青年来说,他们是与“体系”搞恶作剧的场所,是消费形象、热情的场所,而用不着购买那里的任何商品。购物广场对于不同的双方,其社会关系自然也就不一样了。第四,费斯克灵活运用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思想来定义大众文化的性质。他认为大众文化一直是权力关系的一部分,它总是在宰制者与被宰制者之间、在权力以及对权力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抵制或规避之间、在军事战略与游击战术之间,显露出持续斗争的痕迹。
五、大众文化民族化发展方向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断,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体现民族文化风格、优化民族文化人格和展示民族文化精华,这是确立中华民族的国际文化地位的基本要求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最先进民族之林的基本方略,也应当是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21世纪是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世纪,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保持生机、活力和先进性,都必须与整个世界保持全面开放、充分交流状态,广泛、及时地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与国际文化主潮流相接轨、与国际文化新进展相协同。具体到最贴近百姓生活、最能影响民众精神的大众文化来说,它要有效地发挥引导大众追求、促进大众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样需要通过广泛及时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文化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容和创新其表现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水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文文化形态。纵观其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大众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蕴涵着一种人文目标和昭示着人文价值理性。
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的不断进化和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大众文化作为人民自己的文化在21世纪将更加鲜明地凸现其人文本质、人文理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和反映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人文化发展方向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必须贴近大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权利、反映大众文化理想和提升大众文化人格。21世紀是知识经济世纪,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力、文化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要跟上时代步伐、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就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科学知识、运用先进科学方法和整合当代科学精神,从而使自身呈现出一种科学化发展方向。否则,就有可能是虚妄和病态的,甚至有可能误入歧途。
六、局限与缺陷
费斯克关于大众文化研究理论有几个明显的缺陷。首先,他偏于反抗而忽略体制。费斯克说,大众文化是由大众自主创造的,来自外力的强加并不能使它妥协,这体现了大众的能动性。但是很显然,他过于重视大众文化反抗强权的主动性,而忽视了体制或强权迫制的这一方。其次是同质化大众。费斯克过度夸大大众抵制霸权的统一性,而忽略了无法主动或积极的大众部分,进而导致对大众多样性的忽略,这在一定水平上便会造成新的同质化大众局面,这与他自己否定同质化大众、重视差异的初衷是相悖的。另外,费斯克还经常现身说法,以一己之见来替换大众对大众文本的感受的感受,这种逻辑在一定方式上也会造成对大众理解的简单化、单一化。最后,文化研究历来挣脱不了精英化的牢笼,可费斯克们从开头就极力建议一种大众化的文化观,而忽视了精英化的现实,陷入了研究的困境之中,摈弃任何形式的精英主义,其大众化探索也逐渐酿成了一种民粹主义信奉。
参考文献:
[1]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9.
[2]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 页.
[3]转引自衣俊卿:《20 世纪的文化批判》,中央编译出版局,2003 年版,第 40—4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