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绪军 谭荣华 SaraVanHoeymissen GraciousT.Masule
[关键词]南部非洲;博茨瓦纳;汉语学习;目标任务;需求分析
[摘要]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中,学习者学习某种语言的目标任务是教学任务的根本。文章在多渠道、多方面收集南部非洲地区主要是博茨瓦纳学习者学习汉语目标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定规模问卷调查结果的定量研究,了解了他们对众多交际任务项目的需要程度和这些任务项目的内在结构,分析了目标任务的多层次性和多面性,提倡更加准确地认识当地汉语学习者的目标任务需求,使当地汉语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19)02-0087-09
0.引言
近几十年来,学习者需求分析和任务型教学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领域受到了高度重视.(Long,1985;Tarone&Yule,1989;West,1994;Ellis,2003;Nunan,2004;Lambert,2010),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也展开了许多讨论(马箭飞,2002;吴中伟、郭鹏,2009;段沫,2010;吴中伟,2016)。Long(1985:89)区分了两种“任务”,一种是目标任务(targettask),一种是教学任务(pedagogicaltask)。前者是指语言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或娱乐中需要从事的各种活动(其中大多需要使用语言),如填写表格、预订机票、问路和指路等。后者是指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由师生参与的类似真实交际任务的活动。一般认为,目标任务是教学任务的基础,教学任务是由目标任务转化而来,二者联系密切。
就目前讨论任务型教学的文献来看,大多关注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教学任务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使語言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真实语言使用。不过,在教学任务不十分明确的地区开展语言教学,一个重要的前提却是调查了解学习者学习某种语言的目标任务,毕竟目标任务是教学任务的源头,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任务的内容和形式。
世界汉语教学形势复杂,各地基础厚薄不一。一些汉语教学基础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泰国,汉语学习者人数保持稳定或有所增加;另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如南美、非洲,一些国家的汉语教学机构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些地区在汉语教学内容特别是教材使用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赵金铭,2009;徐丽华、郑崧,2011)。比如,由于缺乏面向南部非洲地区的系列汉语教材,我们在教学中就采用国际上(主要是欧美、亚洲甚至中国国内)比较通行的教材,这些教材中的交际场景有许多是非洲学习者不熟悉的,课文中交际活动参与者多是欧美或亚洲人士,我们的教学活动经常因非洲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参与交际的角色而陷人尴尬(方绪军,2014)。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不能或很难以适当角色参与交际活动,这与主流语言教学理念相背。郭熙(2008)、赵金铭(2009)、周小兵(2015)、李泉(2015)等都提倡各地进行适当的“本土化”或“当地化”教学。为了使各地汉语教学更有针对性,很有必要调查各地学习者对汉语使用的需求情况,列出具体的汉语使用任务项目并明确这些任务项目的需要程度。高彦德等(1993)、王志刚等(2004)调查发现来华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的主要有了解中国、工作、求学等。鹿士义、王二平(2010)通过对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1135名学习者进行了汉语使用任务调查,明确了这些地区学习者认为重要的汉语使用目标任务及其使用频次、难度等。这类调查对于加强在相应地区开展汉语教学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非洲汉语教学整体上起步较晚,基础大多较弱。近10多年来,该地区的汉语教学形势发展迅速(徐丽华、郑崧,2011;Wang&Em,2013;牛长松,2017)。据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2016),截至2016年底,非洲已建48所孔子学院(分布于33国)、27个孔子课堂(分布于15国)。由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原因,非洲形成了一些区域共同体,如东非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简称SADC)等。SADC目前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等15国,人口2亿多(王艳华,2005;孙志娜,2017)。该地区目前已有17所孔子学院、10个孔子课堂。据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网站”,该地区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基本上是在2007-2016年间建立的。
博茨瓦纳位于SADC国家中心,它的周围是南非、津巴布韦、赞比亚、安哥拉、纳米比亚等国。与周边国家相比,博茨瓦纳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较高(徐人龙,2010)。中、博两国自1975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一直保持良好势头。2009年该国设立孔子学院,2011年博茨瓦纳大学设立中文专业,近几年来,汉语学习者人数呈持续增长势头(Youngman,2014;陈志禄、张民选,2015)。当地汉语学习者也有一些来自周边国家。Fang&Tan(2015)基于2012年3月对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196名学员的调查,发现学员们学习汉语的动机和目的主要是与中国人日常交际、对中国感兴趣、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等。这项研究的后续工作应该是调查了解学员学习汉语的具体目标任务。至2017年,当地学习汉语的人数和教学点都有所增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为了使教学任务更加符合学习者的需要,调查了解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汉语的目标任务变得十分迫切。为此,我们于2017年开始了本项调查工作。
1.研究目的与方法
1.1研究目的
本项研究希望立足博茨瓦纳,通过对当地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明确学习者对我们收集到的汉语学习和使用目标任务的需要程度,以期为当地汉语教学机构进行汉语课程建设(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等)提供必要的参考。
1.2目标任务收集与整理
本研究是从各种渠道收集当地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标任务开始的。多年来,我们在当地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很关心学生们选择学习汉语的动机,注意从多渠道多方面收集他们学习汉语的目标任务:(1)参考相关文献里所列出的任务项目,如从王志刚等(2004)、鹿士义、王二平(2010)、Fang&Tan(2015)等文献中挑选博茨瓦纳当地汉语学习者需要参与的一些任务。(2)从日常与学习者交流中收集任务项目。我们平时在和学生接触交流中经常会谈到他们需要用汉语做什么,比如在中国人开办的商店购物、跟中国朋友商量旅行计划、向中国朋友介绍当地情况、求职时参加用汉语进行的面试等。(3)从日常与从业者交流中收集任务项目。我们在当地接触过不少在工作中需要使用汉语的当地人,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也收集了一些任务项目。比如,在工作场合与同事用汉语交流等。(4)在各种场合观察收集任务项目。比如,移民局工作人员受理华人申请签证或居住证、当地学生申请到中国学习的奖学金等。我们将这些不同来源的任务项目罗列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最后整理归纳出50条目标任务。
1.3问卷制作
对当地学习者群体来说,我们收集到的这些任务项目的需求情况如何,任务项目之间的内在结构如何,还需要进行具体调查才能明确。为此,我们制定了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者的背景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汉语水平、是否工作等。第二部分是要求学习者根据当地需要使用汉语的情况对问卷中50条任务的需求程度一一进行判断,判断结果用5点量表评分:从5分到1分依次为“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一般”“不太需要”和“完全不需要”。问卷经反复讨论,初稿形成以后,我们请孔子学院的2名学员(男、女各1位)试做,最后修改定稿,形成英文版问卷。
1.4问卷发放和回收
目前博茨瓦纳对成年人开展汉语教学的机构主要有三处”: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CIUB)、博茨瓦纳大学人文学院(UB中文专业)、博茨瓦纳国际科技大学(BIUST)。这次实际接受调查的是三个单位的大部分学习者。2017年8月我们分头将印好的问卷请各班任课老师带至教室,发给学生在教室完成,做完后再由老师们集中收回。三个单位分别发放问卷143份(CIUB)、45份(UB中文专业)和63份(BIUST),共计251份,有效问卷243份。
1.5统计分析
我们将收回的有效问卷的结果全部录入数据文档,运用SPSS22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对学习者背景信息和他们对问卷所列任务需要程度的判断等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并基于学习者对全部任务项目需要程度的判断进行因子分析,探索存在于任务项目间的内在结构,具体分析任务项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涉及哪些主要方面。
2.调查结果
2.1学习者背景
本次接受调查的学习者有236位提供了性别信息,其中,女性164位(占69.5%),男性72位(30.5%)。这与Fang&Tan(2015)的調查结果一致。
从年龄结构看,242位(有1位未提供年龄信息)学习者的年龄分布如表1所示。
从学习汉语的时间看,240位(有3位未提供学习时间信息)学习者的学习时间长短从1~3年及以上不等。如表2所示。
由于学习时间有限(三个教学单位的汉语课授课时间一般为每周4~6小时),加之在非汉语环境,虽然有近一半学习者学习汉语时间在1年以上,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大多不高。这次调查中有56位学习者提供了他们最近一次参加HSK考试的成绩,其中获得1级证书的14人,2级的25人,3级的15人,4级和5级各1人。
在接受调查的学习者中,大部分是高校学生,但其中也有不少是在职人员,特别是孔子学院的学员中,有75位提供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信息,这些人中有商务人士(17人)、行政人员(16人)、教师(15人)、技术人员(8人)、会计(6人)、警察和移民局工作人员(5人)、医务人员(3人)、律师(2人)等。
2.2学习者对任务项目的需要程度
问卷中所列的任务项目大多是根据一些当地人个体需要使用汉语的情况得来的,当地学习者群体对各项任务的需要程度如何,还需要调查得知。数据显示,有17条任务介于“比较需要”与“非常需要”之间,有33条任务介于“一般”与“比较需要”之间。如表3所示。
2.3因子分析
为了了解问卷中所列任务项目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项目间的内在结构,我们基于学习者对任务需要程度的判断,进行了因子分析。统计显示,反映任务项目间相关性的KMO系数为.9392,非常适合作因子分析。我们采用主轴因子法进行因子分析,考虑因子间可能也具有相关性,所以采用Promax旋转,根据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提取7个因子,共解释累积变差65.797%。具体如表4所示。
为了更清晰地显示具体任务项目在各因子下的载荷情况,我们选择显示大于.3的因子载荷,这样有49条任务项目显示了较高的因子载荷(但第50条任务项目的因子载荷未得到显示)。具体因子载荷分布如表5所示。
这7个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比较高。相关性矩阵如表6所示。
3.分析与讨论
3.1目标任务需要程度分析
在制作调查问卷时,一条任务项目是不是列入问卷,都基于我们所了解的当地使用汉语的情况,经仔细斟酌,确保列人问卷的每一条任务在当地有一些学习者是需要的。比如,在我们的学生中,有一些是劳工部、移民局的工作人员,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需要使用汉语的一些工作内容,最后我们就把“T35.在劳工部、移民局工作用汉语(帮助中国人办理工作证、居住证、向申请人说明所需材料和步骤等)”列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学习者认为50条任务对当地学习者群体来说都是“一般”“比较需要”或“非常需要”的。
从表3来看,这些任务中有17条的需要程度在“比较需要”和“非常需要”之间,这些任务大多属于日常生活或学习的活动范围。如“T1.用汉语打招呼、称呼别人”“T2.用汉语表达歉意和感谢”“T43.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T7.用汉语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问怎么说、怎么写、怎么读、什么意思、怎么用等”“T28.看汉语书、报纸、杂志等”。有33条的需要程度在“一般”和“比较需要”之间,这些任务多属于工作、求职或求学申请、介绍或描述(人或事物)、说明情况(计划或事理)等。如“T31.在银行工作用汉语(与客户沟通,比如向客户介绍业务、说明需要的材料等)”“T45.用汉语写个人简历、(奖学金或工作等)申请”“T38.用汉语介绍当地的道路和交通规则”“T40.用汉语介绍自己或者他人的病情(身体部位、感冒、发烧、头疼、肚子疼等)”。
对照其他地区汉语学习者的目标任务,本文调查对象认为需要程度比较高的目标任务,其中有一些对其他地区学习者来说,需要程度也比较高。比如,“T1.用汉语打招呼、称呼别人”“T3.用汉语自我介绍”“T4.用汉语介绍他人认识”等,这些对各地汉语学习者来说需要程度都会比较高,可以称为普通任务项目,但本文列人问卷的有些任务对博茨瓦纳汉语学习者而言,其重要程度与其他地区却有所不同,这些任务不妨称为特色项目。如“T33.在机场工作用汉语(帮助中国人办理出入境手续、行李查询、托运或领取行李等)”“T34.在警察局工作用汉语(询问当事人基本信息、听懂别人的求助、询问事故发生经过等)”。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与南部非洲地区经贸关系的发展,来该地区投资或从事商贸活动的华人数量猛增,但由于语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或隔阂,许多华人在出入境、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当地人交流发生了许多问题。这使得当地一些在机场、警察局、劳工部、移民局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希望学习、使用汉语,以便与华人的沟通更为顺利,所以这些特色任务项目在当地汉语学习者看来需要程度就比较高。还有些任务项目看上去是普通任务,但在博茨瓦纳的需要程度却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如“T43.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在本文调查所列的任务项目中,其需要程度非常高(4.44分)。当地学习者之所以认为这项任务那么重要,这与HSK证书在当地的使用有关。自从当地建立了孔子学院并设立HSK考点以后,孔子学院每年都组织20至30名学员来华参加夏令营或冬令营,为期20天左右,来华的费用基本上由孔子学院承担。这些学员大多没来过中国,来华夏令营或冬令营对许多学员有很大吸引力。他们获得这个机会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持有HSK2级或3级证书。这应该是他们认为很需要“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有些学员要申请获得到中国留学的奖学金或去与中国有关的公司求职,也会认为参加HSK很重要。
3.2目标任务结构
本次调查列人问卷的任务项目中,有一些项目之间关联性比较强,比如“T3.用汉语自我介绍”和“T4.用汉语介绍他人认识”、“T34.在警察局工作用汉语”和“T35.在劳工部、移民局工作用汉语”,这4条任务两两内容接近或相似。明确这些近似任务的相关性有助于我们认识众多任务项目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项目间的内在结构,但像上述任务T3和T34、T4和T35两两之间是否相关,就很难主观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作为重要参考。
从表4和表5可以大体看出那些在相同因子下具有较高因子载荷的任务项目的共同性以及各因子解释变差的情况。根据各因子下载荷较高的任务项目的具体内容,7个因子可以依次命名或简称为“日常活动”“工作”“阅读和娱乐”“求学或求职”“基本交际”“介绍或说明”“消费”,具体如表7所示。
这7个因子中,因子1解释变差46.419%,因子2和因子3分别解释变差6.011%和4.166%,其余4个因子各自解释变差都比较少(3%以下)。从表7看,因子5的内容与因子1很接近,都属于日常交际活动。从表6看,这两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为.648,高于所有其他因子间相关系数,所以这两个因子不妨归并到一起,简称为“日常交际”。这样,本文调查的任务项目就可以归结为“日常交际”“工作”“阅读和娱乐”“求学或求职”“介绍或说明”“消费”等6个方面,其中,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使用汉语是当地学习者最重要的目标任务。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众多任务项目大体可归结为几大方面,但也应该看到,这几个方面并不是彼此无关或独立的,表6就显示了各因子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表5也显示有些项目(如T5、T21、T25、T29、T43、T39、T46等)在几个不同因子下都具有较高的因子载荷。另外,“T49.用汉语向别人表示祝贺或同情(祝别人生日快乐、新年快乐、祝别人早日康复等)”在因子6之下具有较高的因子载荷,但从内容上看似乎应该在因子1(“日常交际”)之下。“T50.教当地学生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需要程度均值很高(4.18),在“比较需要”与“非常需要”之间,但在7个因子下都没有显示较高的因子载荷,其原因有待探究。
值得注意的是,Fang&Tan(2015)调查发现“日常交际”是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学员的首要学习动机,这与我们本次调查结果一致。虽然他们的调查与本次调查的对象范围和学习者个体不同,但可以说,最近几年博茨瓦纳当地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主要目标任务一直是为了日常交际的需要。这与王志刚等(2004)的调查结果不同:他们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这些学习者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了解中国”,这显然不是博茨瓦纳乃至南部非洲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主要目的。这表明,不同地区的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标任务有所不同。即使不同地区学习者的目标任务有不少共同性,比如在本文和王志刚等(2004)的调查结果中,“工作”都是比较重要的方面,但对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人群来说,“工作”的含义和内容却有一定的差异。这些都支持提倡“本土化”或“当地化”汉语教学的主张。
3.3任务需求的层次性与多面性
外语学习的任务需求有层次性和多面性。从需求的主体角度看,所谓任务需求的层次性主要是指从国家、地区或社会到个人的不同层次对使用一种外语的需求情况(Brecht&Rivers,2005:79-104)。从较高层次来说,一个国家、地区或社会发展需要某种语言,政府部门往往会鼓励学习这种语言。目前南部非洲国家大多支持當地进行汉语教学。一个机构(如公司企业、部门机关等)在工作中需要使用某种外语,就会需要能够使用某种语言的人员。一个群体或个人由于生活、就业、求学等活动需要使用某种外语,这是群体或个体的需求。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学习者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机构或部门需求甚至国家或社会需求的影响(Long,2005;陈平,2013)。比如,本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中有一些学习汉语的目标就是为了适应在公司、机场、政府部门等机构工作的需要。学习者的需求也会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比如,博茨瓦纳大学中文专业2011年招生以后,前两届学生三年级时由该国教育部资助到中国学习一年,但到了第三届时这项政策取消了,就严重打击了该专业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之后的招生形势。
从需求的内容看,任务需求的层次性主要是指任务的概括和具体程度的区分。本文将当地汉语学习者的目标任务归结为“日常交际”“工作”等6个方面,这些方面是在较高层次上比较概括的任务,这些任务所包含的问卷中的那些项目是比较具体的任务。这些比较具体的任务都是由一定的场合、参与者(交际对象)、交际目的、技能(听说读写译等)、语言项目(词汇、语法等)等要素构成的,对这些要素进行描述就得到更加具体的项目。比如,“在警察局工作用汉语”的任务就包括“询问当事人基本信息”“询问事故发生经过”等更具体的任务,这些任务里又包含许多更具体的内容和语言项目。
任务需求的多面性主要是指性质相同或同一任务项目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或个体来说,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内容或需要的技能有所不同。比如,“用汉语描述生活或工作环境”对很多地区学习者来说都是需要程度较高的任务,但不同地区(如东亚、西欧、南非)学习者需要描述的内容就会很不同。在同一项任务中,如果分工或参与角色不同,具体任务也可能不同。如,在“中餐厅使用汉语”任务中,服务员和收银员使用汉语的内容就不同。还有,同一项任务,在内行(insider/domainexperts)和外行(outsider)看来,其需要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Long,2005)。本文调查的任务项目中有些是工作场合使用汉语的情况,但工作又分许多不同场合,调查对象如果是在公司工作,他不一定熟悉在移民局或旅行社等机构工作使用汉语的情况。
一项任务对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往往有特定的要求。如,同样是“用汉语请假”,口头请假和书面请假有所不同。在“在旅游公司、票务公司工作用汉语”任务中,向客人介绍旅游景点、住宿行程安排需要“说”,而询问客人的需要、出发地和目的地则既要“说”(“问”)又要“听”。所以在确定一项目标任务时还应该明确这项任务对不同方面技能的需求情况。
由于使用汉语的任务存在上述多层次性和多面性,所以在调查分析汉语使用目标任务需求情况时应该多渠道多方面收集数据和材料并相互印证(triangulation,validation)(Long,2005),这样才能使调查结果逼近特定学习者群体的真实需求。
4.结语
一个学习者人群学习汉语通常是受某种需求驱动的,比如,为日常交际便利,为获得求学、求职资格等等。了解学习者的真实需求是汉语课程建设和组织实施教学的前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必须明确学生需要什么,因此学习者目标任务分析对有效教学和师资培训都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对博茨瓦纳一定规模的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标任务的调查,了解了当地学习者对许多较为具体的任务项目的需要程度,进而将这些任务项目归结为“日常交际”“工作”“求学或求职”等方面。明确这些任务项目的需要程度和重要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明确适应当地学习者需求的教学任务,编写适应当地需要的教材和其他学习材料D,进行有效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标任务的多层次性和多面性,要对目标任务的各层次和各方面进行准确描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对这些任务项目的次级任务以及相应的功能、话题、语言项目等进行描述,是十分繁杂的工作,但这些又是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
博茨瓦纳的汉语教学在南部非洲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该地区其他国家的汉语教学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如果能对该地区更多国家的汉语学习者进行调查,所获结果对该地区开展符合学习者需求的汉语教学一定大有助益。
[参考文献]
陈平2013政治、经济、社会与海外汉语教学——以澳大利亚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3).
陈志禄,张民选2015中国和博茨瓦纳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内容、特点及政策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1).
段沫2010基于需求分析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方绪军2014非洲博茨瓦纳汉语教学印象[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4).
高彦德,李国强,郭旭1993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