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命运的咽喉

2019-09-10 07:22纸月
艺术启蒙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调小调奏鸣曲

纸月

黑暗中的一道光

贝多芬出身于德国波恩的一个问题家庭。母亲疾病缠身,父亲约翰是当时的宫廷歌手,却有着酗酒的恶习。约翰死后,他的老雇主曾开玩笑说,约翰的死能直接导致国家酒税下降。

然而这个酒鬼父亲在临死前做了件“好事”,就是逼迫贝多芬学习音乐。

莫扎特是当时欧洲年轻有为的“天才”音乐家,而此时的贝多芬也和莫扎特一样有音乐天赋,他四岁时便能熟练演奏羽管键琴。神童在手,父亲约翰可不会错过这名利双收的好机会。 “成为下一个莫扎特”,贝多芬童年时候便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

十二岁时,贝多芬辍学,进入波恩剧院乐队,给管风琴师、指挥家聂费当助理。

苦练多年钢琴、小提琴的贝多芬,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师。

聂费是位极富才能的音乐教育家,他如一道光让贝多芬的音乐之路更加明朗。他让贝多芬聆听了许多优秀的德国古典音乐,也让贝多芬明白,音乐并不是炫耀或讨好别人的工具。音乐是一种语言,美好而崇高。

与偶像的一面之缘

聂费老师还做了一件让贝多芬十分感动的事,那就是把十七岁的贝多芬引荐给他的偶像——莫扎特。

1787年,三十一岁的莫扎特在维也纳听了贝多芬的演奏后,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成为一个轰动世界的名字。可惜贝多芬还没来得及成为莫扎特的学生,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直到1792年父亲去世后,贝多芬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已不在人世了。

莫扎特的早逝让贝多芬非常痛心、遗憾,但这次贝多芬没有带着悲伤返回德国,而是选择留在了维也纳。在此之前,贝多芬为赚钱养家而作的曲子,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型钢琴曲,而定居维也纳的他,像步入了富丽的音乐殿堂一般,有机会结识更多音乐导师,比如“交响乐之父”海顿和“奥地利宫廷音乐总监”安东尼奥·萨列里。

在这里,贝多芬第一次听说“对位法”,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作曲知识,创作出《月光奏鸣曲》等钢琴奏鸣曲,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一切开始变得美好而顺利。然而,命运并没有饶过这个天才小子。

打击迎面扑来

这首开头温柔、悲伤、沉静,甚至有些阴气森森的奏鸣曲,是贝多芬为纪念自己曾经的恋人而创作的。

作家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录了贝多芬的这段经历:伯爵的女儿朱丽叶塔·圭查蒂是贝多芬的初恋,但两人因门第的鸿沟,无法如愿成为眷属,贝多芬由此创作了孤独而伤感的《月光》。

但比起失恋,更令贝多芬慌张、恐惧的是他的耳朵出了问题。从1796年开始,他就有耳聋、耳鸣的症状,有点儿像现在的人在现场连续听几个小时重金属摇滚之后的感觉。贝多芬曾竭力治疗,还搬到维也纳乡下去疗养了两年,但都无济于事。

病魔一朝进驻他的身体就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间,耳聋成为贝多芬无法躲避的灾难。

伟大而浪漫的受难者

按照励志故事的套路,贝多芬面临失聪的打击,应该依然能笑对人生。可惜,贝多芬并不是神,而是一个以音乐为信仰的人,他患上了终生未愈的抑郁症。不过他并没有停止过音乐创作,很多惊艳世界的作品,都是在他陷入痛苦,又自我振奋的过程中创作的。我们来看看这段时间他都创作了哪些作品吧!

1799年《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

1802年《D大调第二交响曲》

1804年《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1807年《C小调第五交响曲》

1808年《F大调第六交响曲》

1822年《D小调第九交响曲》

天哪,感觉一首都没听过!别急,这些作品的别名或其中的篇章名你一定不陌生——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

(又名《悲怆奏鸣曲》)

正值青春年华、事业蒸蒸日上的贝多芬亲自把这首钢琴曲命名为“悲怆”,他内心的挣扎与煎熬不言而喻。

有人从《悲怆奏鸣曲》中听出了贝多芬对苦难的隐忍,也有人听出了他对现实的超越。贝多芬曾试图放弃生命,却从未想过放弃音乐,他尝试在音乐中慢慢拯救自己。

《D大调第二交响曲》

(又名《第二交响曲》)

1802年,贝多芬在创作完《第二交响曲》之后,便紧锣密鼓地着手于首演和出版事务。这一年,三十一岁的贝多芬已经彻底听不见声音了,但《第二交响曲》的曲风却出人意料地欢快爽朗。接受了现实的贝多芬,似乎在用这样的旋律鼓舞自己。

贝多芬立志在佘生专心从事音乐创作,他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

献给英雄的交响乐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貝多芬所处的年代正值法国大革命时期,在贝多芬心中,拿破仑·波拿巴是崇高的英雄,贝多芬为他创作了《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命名为《英雄交响曲》,并在总谱封面写下了“献给波拿巴”。

得知拿破仑登上皇位成为独裁者后,贝多芬愤怒了。要知道,这首交响曲寄寓了贝多芬的反抗意志,而拿破仑的做法彻底击碎了他的希望。

《C小调第五交响曲》

《C小调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被称为“交响曲之冠”。贝多芬曾将它的经典开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它主导了第一乐章,并在整个交响曲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生活中有苦难、失败和不幸,也有欢乐、成功和希望,这就是所谓的命运。但是,人不能听天由命,而应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且随时准备与厄运抗衡。贝多芬在音乐中不加掩饰地表达他的这种意志。在无数人心中,《命运交响曲》才是属于贝多芬的真正的“英雄交响曲”。

心灵的耳朵

一个彻底失聪的人该如何作曲呢?贝多芬明确给出了答案:用心灵的耳朵。

《F大调第六交响曲》

贝多芬在维也纳生活了三十五年,在这里,至今还有一条“贝多芬小路”,不仅因为贝多芬当年常常在此散步,还因为他在这条路上产生了很多音乐灵感。琴弦声流转于乡间小道,小号声轻抚玉米田地,最受人欢迎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由此诞生。

双耳失聪常常使贝多芬狂躁不安,眼前的大自然安逸美好,虽无助于缓解身体痛苦,却是他的安神良药。

《D小调第九交响曲》

1824年《D小调第九交响曲》首演,贝多芬作为指挥背对观众,有人示意他转身时,他才看到所有观众正向他起立致敬。贝多芬听不见任何声响,却用心灵的耳朵感受到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首交响曲被专业人士称为“贝多芬音乐生涯的高峰”,其中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你一定听过,它的名字叫《欢乐颂》,是以德国诗人席勒的同名诗篇为词谱曲的。可以说,席勒的《欢乐颂》就是通过贝多芬的音乐才传播到了全世界。

有人说,贝多芬最大的不幸,就是后半生创作的伟大作品他自己却听不到。但也许贝多芬并不那么觉得,他的脑海里满溢着音符,已无须听觉的加持。而正因为贝多芬的内心如此澎湃,才能熬过那些非常人所能理解的艰辛。贝多芬的一生还经历了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坎坷呢?我们下期再讲。

猜你喜欢
大调小调奏鸣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和声小调音阶
月光奏鸣曲
G大调随想曲
“跑调”了怎么办
Colorful you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饥饿奏鸣曲
呼噜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