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然
摘 要:校园文化是高校重要的精神财富,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校竞争力重要标志。滨州学院的实践证明,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弘扬学校光荣传统,符合学校定位,通过物质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等多方面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构建起特色鲜明校园文化。
关键词: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3-0016-04
Abstract: Campu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wealth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bear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Campus culture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The practice of Binzhou College prov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ampus culture must carry forward the glorious tradition of the school,conform to the positioning of the school,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campus culture education through material carrier, cultural carrier, activity carrier and other aspects, fully explore the regional resources to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build a distinctive campus culture.
Keywords: universities;distinctive campus culture;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習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场所,作为践行、承载和引领文化自信的大学校园更应该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一所高校闪亮的“名片”,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助推剂,更是涵养学生文化底蕴的主要渠道。因此,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建设水平是当下回答“立德树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些时代之问的有效途径。
滨州学院创立于1954年(前身是北镇师范学校),2006年,为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了飞行技术专业,成为全国第一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高校,填补了山东省民用航空类人才培养的空白。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学校航空学科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已经成为山东省高等教育的一张名片。学校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大学文化、社会服务等方面重视航空特色建设,倾力建设航空类学科专业,打造航空文化特色校园。[2]
一、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教育家梁漱溟曾概括:“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3]”,即生活的抽象、概括就是文化。那么,校园文化就是在特定区域(高校)由特定的人员(高校师生)在一段时间内经过工作、学习、生活等过程慢慢积累、提炼而形成的特定的文化形态,是高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涵育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4]
特色校园文化是近年来各大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所各自寻求的发展方向,着力突出办学“特色”,不走“千校一面”的寻常路,结合院校自身实际和发展愿景,挖掘自身文化资源,积极构建和打造“独特风格”的校园风景线。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集时代特点、大学自身特色的优质校园文化,包括特色制度文化、特色物质文化和特色精神文化建设,三者彼此和谐统一,交响协奏,体现学校文化水平,自足的文化语境。有效的特色文化建设能够达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并将强力引导和凝聚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高校应当精心培育和大力宣传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资源,积极构建有品位、有活力的特色校园文化。
二、滨州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滨州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发展目标是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应用型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变革,滨州学院适应社会和地方发展提出了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并列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和谐治校“五大战略”,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显著,“航空”特色日益鲜明,人文精神浓厚。
(一)滨州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1. 航空发展思路清晰
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描绘了学校未来发展蓝图。学校更名山东航空学院已列入山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
2. 航空特色专业突出
学校建有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机场学院、乘务学院4个航空类学院,航空类专业(方向)达到22个。建成波音737-300飞机教学科研平台,获批中国民用航空局CCAR-147维修培训机构资质,航空类专业实验室达到26个,仪器设备总值近8000万元。共13家“订单式”联合培养单位,与9家国外航校签署学员飞行训练协议,已成功培养航空类人才2400余人。
3. 校园环境彰显航空特色
校园环境得到了整体优化,教学用的波音737客机、运-5运输机、阅报栏、宣传橱窗、板报等设施以及图书馆特色书库-航空文献资源库等都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航空”特色文化氛围。
4. 学校精神塑造共同价值
“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深深铭刻在每一名滨院人心中,学校制定实施《服务航空业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与青岛国际机场、济南机场等多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航空报国”的热情。
(二)滨州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本文从校园文化的直接受益者学生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归纳与概括出当前滨州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本次问卷以滨州学院在校本专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达到预期目标。对所得数据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198名大学生中,男生人数为91人,占总人数的46%。女生人数为107人,占总人数的54%,基本持平(图1)。理工科背景的学生89人,文科背景的学生109人,理工科与文科占比为1:1.22(表1)。受访学生涵盖了各个年级,大一至大四各年级比为2.19:1.59:1.41:1。
1. 航空文化建设的认可度较高,但仍需提升层次
有半数受访学生表示了解我校航空文化建设(表2),并对我校航空文化建设表示满意(表3),近九成的同学表示在自己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会参与到校园航空文化建设中来(图2)。说明我校航空文化在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关注。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航空文化建设的水平不高,需要提升水平和质量。
在理解校园航空文化建设的意义方面,有72.7%的受访学生的选择“全面辅助教学教研活动,有助于建设应用型大学”(表4)。这与我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學的目标不谋而合,说明我校的办学定位已深入学生。
2. 航空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多样,但内涵缺失
在航空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虽然36.4%的受访者承认学生社团发展良好,但仅有21.2%的受访者认为活动丰富多样,另7.1%的人认为没有什么有意义的活动(表5)。如何调动这同学的积极性,提升航空文化活动的内涵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重点。
3. 航空文化学术氛围良好,但仍需努力营造
有24.7%的学生觉得学校航空文化学术氛围很好,有知名学者来校交流,但仍有34.3%的学生认为学术氛围一般,还有少部分学生觉得很差,看不到学术活动的文化底蕴(表6)。
4. 航空文化传播途径多样,但学生选择倾向于网络渠道
在如何更有效的促进航空文化宣传方面,受访者的选择还是集中于“网络平台”(表7)。这说明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更新率高等特点,在学生当中具有较强的接受度,这对我们以后继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
表7 促进航空文化宣传的方式
三、滨州学院航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对策
通过以上调研、分析,航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短板和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确目标,真抓实干,依托“三个结合”、完善“六个机制”、通过“四条途径”,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突破”,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打造校园航空文化特色品牌。
(一)依托“三个结合”,增强校园航空文化建设的向心凝聚力
一是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将航空文化建设与学校全面推进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战略相结合。学校发展战略是对未来的深入思考,是塑造学校优势、培育特色校园文化的风向标。二是结合航空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完善教学内容,提升航空类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经过到多家航空公司的调研和访谈,对接行业需求,遵循“文化素养+ 职业技能”的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是结合网络文化建设,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航空文化氛围。建立校园网络文化领导小组,从设备到技术,建立适合学生需求并突出航空特色的校园网站,为校园网络文化传播创造条件。积极开发能彰显航空内涵、学生喜闻乐见的软件,同时,严格防止网络上各种有害信息的传播,确保网络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5]。
(二)完善“六个机制”,确保校园航空文化建设有效运行
一是完善教育引导机制。构建航空类专业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完善课内外教育引导机制。二是完善心理认同机制。建立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解读机制,让广大师生理解、接受、认同校园航空文化的内容。三是完善典型示范机制。加大教师的教育力度,使其成为宣传航空特色校园文化的模范;注重树立广大师生身边的榜样,使其发挥“正能量”的牵引作用;围绕航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举办评优选先活动。四是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密切合作的工作局面,做好协同推进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五是完善舆论营造机制。整合学校广播、报刊、网站等媒体阵地,搭建多方位、多维度的宣传平台;积极探索手机媒体的宣传功能,在校园景观中融入航空元素,使广大师生感受到航空文化的浸染。六是完善实践推动机制。深入开展航空文化研究,形成与航空业的良性互动,建立长期的实践和服务基地,宣传航空文化,反哺校园文化建设。
(三)通过“四种途径”,从不同层面落实校园航空文化建设
一是在学校精神文化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融入航空文化,彰显航空特色。“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与“航空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同时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助力实现校园精神的积极认同。二是在学校制度文化上,推进依法治校,实施民主治校中融入航空文化特色品牌;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夯实航空品牌建设的基础。三是在学校物质文化上,打造校园文化景观中系统布局,突出航空文化特色;在完善学校宣传文化设施中统筹规划,建设好航空文化宣传阵地。四是在学校行为文化上,积极开展航空文化为主题的学术活动、宣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建设航空文化风景线。在学校网站主页、二级学院主页、微信公众号等均体现航空文化特色;完善网络引导管理监控机制,确保传播航空文化的正能量。
(四)实现“三个突破”,打造校园航空文化特色品牌
一是突破保守的治校理念,加强校际之间、学校与行业之间和国际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以“开放大学”的形象,打造具有社会化、社区化、多元化、行业化的开放性特点,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三者之间迅速融合和渗透。
二是突破校园文化活动层次较低的现状,为学生搭建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将学生活动更多与高端前沿学术活动、高层次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有更多的获得感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是突破碎片化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构建航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品牌。从航空特色育人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思考与系统的规划,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独特作用,真正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推动我校航空特色文化不断转化为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一个长期的大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在新时代,特色校园文化的培育对提升教育内涵建设、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滨州学院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对于省属地方院校的长远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349.
[2]丁彦,周清明.内涵、困境与实现途径:地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3(10):32-35.
[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80.
[4]郑予捷.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10):234-236.
[5]董伟.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