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现如今,我国是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我国城市人口的数量也不断增长,使得城市中污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多。生活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给城市的水资源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信息化的发展技术来创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通过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技术现状进行综述,具体描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城市的污水处理技术带来的变化和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城市化进程中水污染问题却层出不穷。江苏太湖蓝藻肆虐、云南滇池奇臭散发,给国人上了一次次生动的环保课。对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来说,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排污,污水处理的合理规划、设施的改造利用、效率与效果的提高,是每一位环境工作者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1生活污水特点
我国农村的生活污水主要由洗漱、做饭、洗衣等废水组成,污水的成分比较固定,而且污染物的变化不大,农村地区人均用水量相对于城市较少,所以排污量有限。农村地区的生活习惯决定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不均匀,农村生活污水的日排放系数变化较大,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有一定的规律,生活污水排放量时大时小,日变化系数通常围持在0.4左右,普遍的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特征,早中晚的排水量比平时变化大,有时会出现集体排放的情况,一些偏远地区的生活水来自于井水、山泉水等,洗衣做菜主要使用地表水。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排放管网较少,农村地区还没有统一和完善的污水收集与排放系统,农村无法将生活污水与地表水进行隔离,收集的地表污水也未能以有效的方式排放到水体中。加上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生活中随处可见垃圾,这也容易造成排水管网的堵塞,因此没能发挥排污的作用。
2信息技术对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
2.1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
社会的需求就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我们污水处理的面积很大,根据调查显示,只“十二五”期间就有高达五千亿的污水处理投资额。因此,我们要大力创新污水处理技术,不但要高效便捷,还要控制好成本,不要造成能源的过度损失。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所以在污水处理方面也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但是仍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污水处理厂设计水质和水量时主要依据设计规范和自己的经验以及其他的案例,没有客观的标准,所以在实际的处理情况中和自己设计的有所偏差,为了保证在最不利的条件下排放的水质也是合格达标的,一般都采取加大设备容量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会大大提高建设成本,造成能耗损失严重。对于一些正在运营的污水处理厂,为了保证水质也会采用加大容器容量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尝试着通过信息技术对污水处理进行一个控制,因为我国现在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都是通过传统的人工处理的方法进行控制而不是防治,而城市污水的性质是复杂多变的,很难保证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是安全平稳的,所以城市污水的工作人员急切的想找到一种高效的方法来完成污水处理工作。对于生活污水可以进行生物处理过程,在此环节中可以对进水水质溶解氧、降低污泥浓度,在出水水质中可以对总氮、总磷等各种指标进行信息数据的处理分析,根据自己所得到的信息监测和智能化诊断的结果与信息控制技术进行一个全程的优化和创新,从而保证不管是何种条件的干扰都会使排放的污水质量达标。比如说:把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检测值和流水量作为基本信息,而生物处理池中的温度、溶解氧的成分检测值、酸碱度、污泥的濃度范围等作为总体反馈信息,设定出最佳的溶氧值和曝光度,维持好现存的最好的生化反应状态以及该状态下所需要的最佳氧气供应量,这样不仅可以使运营的过程中降低能耗损失,而且还可以保证出水的水质质量达到持续稳定的排放。
2.2加强城市污水排放的监控
国务院于2014年1月1日实施了《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641号),住建部于2015年1月22日,重新修订了《城市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21号令),对城市污水排入污水管网有了严格的要求和强有力地法律保障。城市排水主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法律、法规,对排水用户进行监管。比如餐饮业除油,医疗业杀菌、消毒,需达到城市污水排放的1级B标准,才能排入污水管网;与环保部门联手对医疗、高、重、工业污染的排水用户建立重点排水用户档案,依法要求其对污水进行前期处理,并依法建立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实行“厂管”并举,对通过管网进入污水厂的重点排水用户的主要污染物进行管控,做到污染事故可追溯。通过从根源上控制进厂的污水水质,以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2.3生活污水的模式化治理策略
生活污水的治理应该有一个模式化的方式。所谓的“模式化”可以从四个层面上理解:一是从提升环保意识,减少污水的产生到对已产生生活污水的处理;二是从探索家庭生活污水到全组、全村家庭生活污水的集中治理的模式化;三是从治理方法自身的模式化;四是从管理到治理的模式化构建。“‘三分建、七分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成后能否长效运维管,切实改善区域、流域水环境质量,成为政府和群众重点关注的现实问题”,治理与管理是整合也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模式化构建。且这种模式更能彰显它是针对第一部分的分析,农村生活污水具有长期化的特点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需要模式化构建,但这里的模式化需要从广泛意义上进行多维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多维化思考的结果,即多重的模式化治理构建更是基于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平衡发展现状的一种客观思考。管理与治理整合的模式化适合于各地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而家庭与全组、全村整合的模式化处理方式更适合于生活污水治理刚起步的行政村落。
2.4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已经研发出了活性泥技术和生物接触的氧化法等。活性泥技术主要是采用活性污泥的方法将有机物去除,具体表现在将回流的活性污泥和所排放的污水同时放入曝气池中,之后打入空气使两者充分融合,等曝光池中的微生物全部沉淀之后再进行分离处理。最后再将水提纯出来,把分离出来的活性污泥重新放回曝光池中,另一部分可以从排水系统中排放。然而,这项技术还并不完善,在能效等方面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分析改进,所以就出现了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污水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与活性泥法有较大的区别,这种方法目前来说比较成熟,具有活性泥技术的主要优点,其原理是通过浸渍填料,设置一个固定的流动速度使得生物膜和氧化膜之前充分接触,通过污水的这种生物膜技术在微生物之间清除掉有机物,以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结语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逐步向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实现转移,相关的部门已经通过对信息的传输和监控把信息技术引进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工作当中,使污水的排放得到了质的变化。因此,在以后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创新思想,结合现代信息的发展技术实现污水处理技术的更新换代,在保证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的同时也要维持好城市现存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凯军,宫徽,金正宇.未来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的思考与探索[J].建设科技,2013(2):36-38+42.
[2]耿英杰,袁亚杰,邢美兰,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信息,2014(3):24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