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平
9月6日收盘,因回购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的17未名债,全天出现零成交!主要原因是,买方的最高报价再回到回购前的75元,而卖方的最低报价为82元,在公司回购价80元以上!
这意味着,市场对该品种的判断出现较大分歧:在未名医药出手定向回购自家债券后,这一债券反而流动性大跌;这戏剧性的一幕,令人思考债券回购中利益相关方的监管问题。
8月27日,未名医药发布一份《关于购买债券暨对外投资的公告》。这份公告称,未名医药拟以不超过1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不超过100万张(含)“17未名债”债券,购买价格为80元/张。
两年前,公司表示资金紧张要用钱,申请发行为期5年、总额8亿元的债券,结果经历了2018年的业绩亏损,为何又可以拿出1亿的资金回购自家债券?
從财务数据来看,2017年底,即公司发行上述债券后,其货币金额高达18.2亿元,2018年底,货币金额继续高达15.5亿元,2019年上半年,也有11.65亿元。
当然,近期苹果公司也出现手握重金同时还发行债券的情况:现在美国的发债成本非常低,而苹果公司的盈利能力非常强,所以在发债成本很低时吸纳更多的资金,可以赚更多的钱。而2017年未名医药发债之际,金融市场正在去杠杆,且医药行业正面临带量采购等众多不确定因素:即市场利率不低、经营前景不明。且大家相信苹果公司发的债,一定会用于苹果公司的业务。未名医药大股东持有的股权,根据2017年三季报,质押率已高达99.81%!两者显然不具可比性!
从上市公司诸多案例可知,上市公司货币余额居高不下却仍在不停融资的企业,通常资金都被大股东挪作它用,所谓的货币资金,都是在财务报表的节点上亮个相,审计一过就跑去为大股东服务了。
其实,未名医药这件事相当于先斩后奏,令投资者猝不及防。而且,公司回购并不是通过二级市场面向所有愿意卖出的客户,而是通过大宗交易定向接了某机构的持仓。这样做显然有失公平。毕竟在债券市场流动性极差的情况下,很多债券持有人第一希望的就是能保持一定的流动性。
8月27日,即17未名债还在停牌期间,当天就出现两笔大宗交易,分别按80元的价格成交了4000万元,总共成交金额达到8000万元。这笔大宗交易根据《证券时报》的确认,就是公司自己作为买方成交的,而卖出方,则为某一线机构的基金产品。
从程序来看,因为当天董事会开过了,按公告说法,董事会批准公告就即刻生效。但是普通投资者,却是在27号晚上才看到公司的上述公告!而看见公告之时,交易已经完成了。如果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愿意按75元卖出的话,那么未名医药就涉嫌用广大股东的钱,对特定机构实行利益输送!反过来,如果市场上在获知此消息后,没有投资者愿意按80元的价格卖出的话,那么某基金则涉嫌牺牲持有人的利益,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
这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示监管部门,为防范可能出现的利益输送问题,上市公司的回购应当在公告发布之后进行,同时必须在二级市场上,通过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
事实上,上市公司在债券价格跌破发行价之际,用公司资金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入式回购,有两处明显不妥。
如果未名医药不是动用1个亿,而是动用6.4亿元,将该债券全部按80元的价格回购,就难逃恶意逃废债的嫌疑。如果大量上市公司效仿,那么上市公司就可以靠这样的发债手段来赚钱了。比如发8个亿的债,然后散布或真或假的利空消息,等债券大幅下跌,再用6.4亿元全部买回,企业就可以净赚1.6亿元!
如果公司经营情况出现恶化,或是预计未来几年后需要兑付本金时经营情况恶化,那么每年拿出一点钱来回购,令局外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追入,并令发行时的认购者得以高位套现,最后留给广大中小投资者就是打破刚兑的一地鸡毛!
事实上,境外成熟市场上,如果上市公司真是经营情况改善了,不需要承担这么多债务的话,完全可以提前赎回,但为了保障持有人的利益,这些回购的债券一是注销,并不由公司持有,赚取二级市场的差价;二是回购方式为提前还本付息,即在还本同时,加上到期日的实际利息,回购注销债券;三是向所有债券持有人开放回购;四是要在公告后才予以执行,给投资者应对这一消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