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新方向

2019-09-09 14:38迟煦刘婷婷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融媒体

迟煦 刘婷婷

摘要:本文以沈阳师范大学201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脱口秀的掌握以及运用能力,力求为大学生就业开启新的方向。

关键词:融媒体,就业方向,脱口秀

融媒体时代发展得越来越迅速,当下电视节目与网络节目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纵观近两年的各大节目,渐渐地开始呈现去主持人化的现象。当前在中国的高校中,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但真正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的就业岗位反而在逐步减少。加之当下大学生普遍对就业要求较高,从而导致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业方向变窄,能够选择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少。而一些常见的电视或网络节目,对主持人自身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除应变能力外,还需要主持人自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对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业效率的提高对社会整体自信率有较大的影响力,也使未来选择从事此行业,或选择学习传媒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就业产生自信力。世界传媒热也让传媒专业就业面渐渐广阔,融媒体开始尝试新鲜的节目形式和年轻的节目人员构成。而国内新型的脱口秀节目正处于上升态势,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各大高校为新起脱口秀节目以及新媒体输送大量新型人才,使节目年轻化,也为广大热爱传媒的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选择方向。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也渐渐从《实话实说》这种一个主持人对几个嘉宾的访谈类脱口秀节目逐渐演变到现在《今晚80后脱口秀》《吐槽大会》等这种一个人或一群人讨论热点话题的脱口秀节目。无论是单人还是多人的脱口秀,都离不开自身的文化积淀以及对热点话题的反应能力。当下脱口秀类型节目正处于积极发展的态势,需要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鉴于此,在大学中开设口语表达类型的课程,可增强学生们对脱口秀的热爱以及熟练反应能力,为脱口秀类型节目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在课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们的独特风格,让同学们自行发挥,展示自我最真实的一面,形成个性鲜明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使观众记得住表达的内容和观点。其次,要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使自己有独到的想法。再次,要培养对象感,在语言表达有说服力的同时也要有对象感,使得不管是否在现场的观众都有在随主持人说话的感觉,以增强主持人的说服力。最后,要锻炼镜头前镇定自若的神态,侃侃而谈,需要改变自身的心态,不会因此影响脱口秀的效果。这是一个优秀的脱口秀表演者必须具备的几项要求。

除此之外,对于脱口秀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流畅的废话”的阶段,只说一些干巴巴的日常话语,显得苍白无力。有内容的脱口秀永远是精彩的,有温度的话语是最能进入人心的,这就需要丰富学生自身的文化和生活经历。在课堂上锻炼学生口头写生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并且能够增强对语流、语速的控制能力,会使即兴变成底气,从容应对舞台的各种变化。

就业是大学生一大难题,而脱口秀的出现则为热爱传媒的学子们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融媒体时代发展迅猛,电视节目、网络节目、自媒体短视频都需要大量人才。脱口秀节目不仅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使观看的人在无形之中对时事热点产生思考,更提高了脱口秀的内涵和社会影响力,促进融媒体时代下新型媒体人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现今的脱口秀节目实行线上线下相互捆绑模式,并已经开始尝试美式制作过程,从线下挖掘素人到线上,让热爱语言、热爱传媒、热爱脱口秀的大学生们有足够的机会使之成为生存的本领。信息的快速更新和受众需求的时时变化,更是对学生们一种强有力的考验,这也符合传媒类专业的学习要求。融媒体时代的爆炸式信息增长,对新闻热点的敏感度和不同情况下的反应能力正是大学生们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为毕业后走上脱口秀方向的就业道路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和便利。

如此看来,融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们就业还是有很广阔的前景和平台。自身不断锻炼和提高,才会有足够的底气面对新鲜的事物和新的竞争压力,作为在校生更是应该多多锻炼,提高“说话”水平,丰富视野,让未来的就业压力减小。我國脱口秀事业才刚刚发展起步,一起都处于探索着发展的过程,台前幕后都需要大量有深度的专业或非专业的青年人才,与之共同进步与发展,这也正是当下融媒体时代的新要求。让更多热爱传媒的青年人通过脱口秀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自然就减轻了热爱传媒学子的就业压力。

可见,“脱口秀”不失为一个在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方向的良好选择。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新方向——脱口秀研究》【项目编号:W(B)2018161】研究成果。(辽宁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110034)

(迟煦,1981年生,男,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传媒艺术系 主任,讲师。刘婷婷,1998年生,女,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传媒艺术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猜你喜欢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县级台公众号的运作发展
融媒时代广播评论发展问题研究
重塑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传播新优势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