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斌
【摘要】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党始终保持活力的重要标志。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关键在人,关键在能够培养选拔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
【关键词】干部选拔 德才兼备 忠诚干净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在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但必须看到,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目前,我们还需要堅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和解决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中面临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使更多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关键岗位发挥更大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要下大气力抓好培养工作。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当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客观看待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理性透视当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认真研究解决之道,对症下药,不断提升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剖析当前基层年轻干部培养选拔面临的困境,既有培养选拔制度不完善的掣肘,也有社会合力未竟的困扰,还有年轻干部综合素质欠缺的影响。具体来说,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对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性、标准和方式把握不到位的问题。在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单位在以下三个方面把握不到位。一是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和体悟不够。没有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出发,没有从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新要求出发,来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往往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又左顾右盼,不愿、不敢有大作为、大手笔。二是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标准理解还不够全面。一些人将德与才分离开来认识这一问题,一些人将破格提拔与成长规律对立起来把握这一问题,还有些人没有从实际出发,简单照搬照套文件规定。所有这些,都反映出我们的一些干部和部门在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标准的把握还不全面、不准确。二是论资排辈的惯性依然存在。一些单位的领导出于不得罪人原则、甚至出于私心,往往搞一些平衡。使得一些资历老、与领导关系好,但在现有的岗位上很平庸的人在级别、待遇上被优先考虑,而一些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因没有位置而难以实现抱负。在一些部门领导的眼中,年轻干部尚不成熟,办事不可靠,不如老同志稳重。等等。所有这些,都暴露出我们在选人用人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来源和整体把握上还需进一步拓展。选拔任用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一直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我们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问题上,一些同志视野比较单一、渠道比较狭隘,如过于注重学历、过于注重党政机关部门、过于注重本部门的垂直关系。或者过于注重干部某一方面的能力素质,忽略干部的整体素质,没有动态地历史地看待问题,这就可能使得一些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因有些指标不过关,或者“出身”不够好,使得他们失去走向新台阶的机会,这当然也会造成我们人才的浪费。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结构把握上还不够精准。这其中有两方面的问题:对于选拔年轻干部,一些部门和领导还缺乏整体结构性考虑。这包括目前领导班子总体结构如何,未来应当如何优化本部门的结构。当然,有些领导在这方面也有所考虑,但仅仅停留在男女性别和年龄阶梯分布上,没有对本部门的内在功能特别是未来改革发展中所要承担的任务进行深入思考,结果可能是昨天培养选拔的干部,今天上岗时并不能胜任新的职责要求。在干部人员结构安排时,一些单位出于按时完成任务的需要,对于后备干部的考察缺乏深度,有些干部本身素质不够,难以胜任未来某岗位的干部,因种种原因,被“强行”培养选拔,既给党的事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对被选者本人的人生职业道路也会带来负能量。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质量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最终标准,一切方式和举措,都是为质量服务的。但在培养选拔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些部门和领导,或是过于注重形式的创新,对最终质量聚焦不够;或是将数量与质量对立开来,一会在数量上大做文章,忽略质量导向,一会又说要强调质量,完全不顾数量基础,没有将质量与数量统一起来考虑,其实,没有数量的质量,是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质量的;还有的片面强调外在指标的华美,将博士、年龄、姓别等作为绝对性指标,完成按指标找人,是难以保证培养选拔质量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培养接班人有比较完备的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
强化政治考察,将对党忠诚作为第一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确实,无论是中国革命、建设异常艰苦的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充满诱惑的新时期,我们党始终将政治坚定作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首要标准,常抓不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加大从严治党的力度,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最终倒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政治上不过关,对党缺乏忠诚。对于当下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政治标准作为核心要求纳入考察考核的全过程。在这其中,要解决政治把关上走过场的问题,不能把政治考核简单地归结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几句空泛的结论上。必须从党员干部工作的全流程出发,特别是在重大的政治选择、人生选择、工作选择、生活选择上,观察其政治立场,全方位看待其对党的忠诚度。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政治素质作为一般性的考核权重,而是必须作为首要和贯彻干部成长始终的考评要素。
不断完善培养选拔方式。要从党和国家的干部培养选拔战略出发,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年轻干部的选拔要求,通过完善和优化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方式,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这包括一是要动态考察干部,避免将后备干部固化。后备干部是我们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一种形式,但绝不能将其绝对化和固化。事实上,英雄需在战场上见分晓。对于选拔年轻干部的标准来说,后备与非后备应当一视同仁。二是要分类考察、全方位、多角度进行选拔。在选拔年轻干部的过程中,既要有标准统一的尺度,更要切忌刻舟求剑、固步自封。要充分考虑本岗位的实际需求,要从实践需要出发,特别是从年轻干部处理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其工作作风和能力。考察干部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听其工作圈中的反映,还要观其生活圈、朋友圈的表现,既要听其领导的评价,也要了解其在群眾中的口碑。比如,青岛市李沧区实行全程“听、查、访、谈”,使干部考察与重点工作推进同步展开,力求制度化、常态化地把考察触角更多地向基层一线延伸。三是要不断完善干部考察方式。不能简单地凭得票、凭专项谈话来得出结论,要更多地从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来综合性地考察评价干部。即可以多搞一些主题性调研,跳出一般性考察程序进行开放性调研,从而深入了解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四是要根据干部培养选拔的种类和特殊性,综合使用各种方式。这包括可以通过考试加面试的方式,可以通过推荐制、聘任制、试用制的方式等等。要通过组合式考评,特别是要以工作岗位目标为基准,真正将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的年轻干部挑选出来。五是要完善干部评价体系。从制度上建立能上能下、庸者下能者上的干部选拔导向。不以所谓的资历、帽子、GDP、学历来论英雄,必须看其在实践中的作为,看其是否在工作中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看其是否有一种主动作为的精神并有效改变现状,看其是否看淡个人名利、一心扑在工作上,等等。比如,吉林省对达到一定年龄的乡镇党政正职人员实行留级不留职制度,确保优秀年轻干部有上岗锻炼的机会。
强化对年轻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现实变化异常迅速。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角度来说,要使他们不断提升坚定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真本领,就必须强化对其的培训和教育。这包括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统领,加强组织青年干部进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干部头脑,让他们在学习培训中,理论知识有新提升、思想政治有新升华。二是强化青年干部对科技、文化前沿知识的把握。青年干部思维敏捷,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我们要从不断完善青年知识结构出发,将更多的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知识、新动态介绍给青年干部,让他们开阔视野,把握全局。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要通过实践性教育、案例性教学,激活青年干部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能动性。要通过举一反三,让他们积累更多的实战能力。
拓展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渠道。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不能搞小圈圈,必须要扩大视野,拓展渠道,让更多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我们的培养和选拔视野。这包括一是要打通行业壁垒。要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交叉培养选拔机制。这包括既有干部从科研院校、企业单位到党政机关,也有干部从党政机关到企业,企业到高校,高校到企业。打通类似的弹簧门,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有广阔的用武之地,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二是要打通区域界限。要真正让年轻干部在多部门、多岗位历炼,就必须让我们在不同的区域接受锻炼。比如,可以到社会矛盾多的地方提升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或者可以去相对贫困的地方提升干部脱贫致富的能力。总之,每个区域有不同的区情,吃透区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使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三是面向世界选人用人。中国的发展成就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离不开中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在世界治理体系所呈现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在选人用人时更应具有国际视野,要从世界知名学府、一流企业、著名研究机构,选拔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回国再加上对国情的把握,一定会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深化对培养选拔青年干部人才规律的把握。把握培养选拔青年干部成长规律,是我们可持续高质量地开展此项工作的基础。具体来说,需要在把握以下几个关系上着力:一是德与才的关系。必须把德放在优先地位,不能将德的考察抽象化、虚化,同时也要高度关注才的内涵,始终将德与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二是优点与缺点的关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年轻干部的优点和缺点要进行具体分析,既要从他们正在或即将从事的岗位目标来考察,更要对优点和缺点的性质进行分析,特别是要辩证看待年轻干部的缺点,哪些是属于本质性的、原则性的问题,哪些是属于在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或者说一些性格上的特点等。对于前者,我们要本着对事业负责的态度,绝不放过;对于后者,我们要本着从事业和个人的长远发展角度,帮助本人分析原因,不断改进。三是阶梯与破格的关系。对于大部分年轻干部而言,我们应当将其纳入到干部培养全过程来进行使用和考察,但这绝不意味要将其作为不可触动的原则,对于一些理想信念坚定、具有特殊才华且在重大实践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年轻干部来说,我们就要大胆地破格提拔。当然,无论是破格还是阶梯,严字当头仍然是第一位的,这不过是参照系有所不同。四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必须有一定数量规模,因为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但最关键的还是质量。一方面,没有数量,就难以保证质量;另一方面,有一定数量,但未必能保证质量。提及这一点,就是需要我们辩证把握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任何时侯都不允许干部滥竽充数。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