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情况研究

2019-09-09 02:22乔振华张涛翟爱琴
决策探索 2019年16期
关键词:代际子女养老

乔振华 张涛 翟爱琴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日渐突出的社会性问题,农村养老资源相对匮乏,加之城市化、现代化和工业化引起的新旧养老制度交替等原因,农村在养老问题上面临更大的挑战。目前居住在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数是至少有一个子女外出的留守老人,他们面临自身身体素质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养老方式转型等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其生活和养老情况,笔者对河南中部某县的留守老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

笔者抽取该县农村住户抽样点的8个村委会和街道办事处的2个村委会,通过偶遇抽样的方法对101名留守老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样本结构如下:性别比基本持平,男性占48.5%,女性占51.5%;低龄老人占多数,60~69岁占56.4%,70~79岁占33.7%,80岁以上占9.9%;平均养育2个儿子2个女儿;婚姻状况是75.2%有配偶,24.8%丧偶;总体文化程度偏低,有46.5%的老人未上过学,26.7%上过小学,20.8%读过初中,5%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由于村里能偶遇到的大多是女性老人和年龄段较大的老人,所以与全县老人的总体比例略有差别,但整体相差不大。

一、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情况

(一)物质水平与收支状况

1.居住与家用电器拥有情况。69.3%的留守老人居住在砖混结构的平房或楼房里,27.7%住瓦房,3%居住条件为“其他”,即老人独自搬出来在村头盖的简易房居住。由于两代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思想观念不同,分开住是普遍现象和趋势。家用电器普及率很高,老人拥有电视、风扇等家电达90%以上,洗衣机、摩托车或电动车达到80%以上;不少老人舍不得用电、气,电饭锅、电磁炉、液化灶等厨房用品相对少一些。总体来看,大部分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有保证,但也有极少数留守老人生活水平低下。

2.收支水平与收支结构。第一,收支水平。如表1、表2所示,留守老人群体的月平均收支分布呈金字塔型:月均收支500元以下的最多;收支在1001元以上的留守老人最少;随着年龄增长,低收入者逐渐增多。

第二,收支结构。总体来看,留守老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自己参加的农业劳动,其次来源于政府养老金、低保五保等政府提供的收入,外出儿子供给大于1/5,女儿在赡养父母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见表3)。

支出消费中,大部分花费在吃穿用度等生活方面,花费在看病吃药上的钱约占月平均支出的1/4,另外在人情随礼的开支也不少,每年平均需要2000元左右,占10.7%(见表4)。

(二)健康情况与疾病医护

1.健康情况。近90%的留守老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近90%的老人至少患1种疾病,其中患1种疾病的占46.7%,2种疾病的占34.4%,3种以上疾病的占18.9%。患病类型以心脑血管、骨科、胃肠道疾病和高血压为主。最严重的疾病集中在心脑血管和骨科方面。

2.疾病医护。如患大病,72.3%的老人会“及时去一般的医院,医生要求住院就住院”,“简单看一下,不住院”的比例达到了15.8%,有极少(1.0%)的老人会拖着不看。如生小病,到村卫生室看村医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仍有11.9%的留守老人选择自己吃点药,5.0%的老人忍着不看。看病最主要的困难是医疗费用贵,解决方法是找儿女要、向亲戚朋友邻居借。虽大部分老人加入了新农合,但除非住院,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对于患长期慢性病的老人来说,吃药是维持身体正常机能的必须手段,有的老人虽办有慢性病就诊本,但因取药较麻烦、限制性较强,一些药医院买不到,还是自己买药吃。留守老人日常生活大多是自我照顾、老伴照顾。得了大病,提供照顾的主体是老伴,达到59%。得到女儿照顾的比例(26%)高于未外出儿子儿媳照顾的比例(20%)和外出儿子归来照顾的比例(24%),女儿在贴补老人日常生活和大病照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代际关系

1.代际关系的内涵变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农村家庭规模正逐渐变小,家庭形式由主干家庭为主向核心家庭为主转变。传统代际关系对于双方的角色规范在逐渐发生变化,新的代际关系规范尚未形成。有的留守老人认为:父辈应将子辈抚养成人、操办婚嫁事宜,子辈应在父辈年老时照料其物质生活和健康,操办丧葬。但目前父辈对子辈的反哺期待却在降低,有极少的留守老人对子女只存有最低的期待,即操办丧葬。有67.3%的留守老人相信儿女会为自己养老,答案不确定的老人,大多数不准备采取任何措施,也有部分愿意找人调解,还有部分准备投靠女儿或其他亲人。

2.代际关系距离。代际关系距离趋远,但这并未影响老人对与子女关系的积极判断。与子女同住的比例是59.4%,60~69岁的留守老人與子女同住的比例最高。53.5%的外出子女一年回家一趟,18.8%一年回家两趟,80岁以上老人的外出子女回家频率最高。34.7%的外出子女每周打一次电话,每半月、每月联系一次的占36.7%,一季度至半年联系一次的占20.4%。联系的最主要内容是老人的身体健康,其次是子女在外的生活和工作、孙辈的生活学习,也有一些谈论彼此心事、农业劳动情况、自己(和老伴)的安全等。在与子女的关系中,77.2%的老人认为与儿女关系“亲”“子女孝顺”,认为一般孝顺的占15.8%,有的孝顺、有的不孝顺的占5.9%,有1%的老人认为子女不孝顺。在调查过程中,无论与儿女联系频繁与否、儿女给钱多少,在谈到儿女孝顺不孝顺的问题时,不少老人都回答“孝顺”,并理解子女成家立业后的难处。

(四)承担劳动:生产性劳动、抚育孙辈

1.生产性劳动。近60%的留守老人从事农业,10.9%同时还从事其他职业,兼业者集中在60~69岁年龄段,主要从事建筑业、农活雇佣等。从事其他劳动的人收入相对更高一些,比如建筑小工,有活的情况下每月一般可收入1500元。随着年龄增长,留守老人承受的劳动量越来越轻,逐渐退出农业劳作,只做家务或什么都不做。该县耕地多数平整,地块整齐,绝大多数农地都是机器耕作,但仍有搬运、打药、浇水等较繁重的劳作。从事农业劳动的留守老人,53%认为能负担得了,47%认为不能负担,最主要的困难是 “体力不足”“人手不够”。解决方式主要是“慢慢熬着干”“强撑着干”,也有部分花钱找人帮忙干,或者向子女求助、找邻居朋友帮忙,但种收季节人们多面临同等农务,能互相提供的帮助有限。

2.抚育孙辈,为大家庭付出。儿女外出打工,是出于大家庭经济建设所需的理性决定,但由此抚育孩子的任务就转移到了老人身上,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并成了新的显性规则,被子女和老人双向认可。48.5%的留守老人抚养、照看孙辈。抚养1个孙辈的留守老人占9.9%,抚养2个的占27.6%,抚养3~5个的占11%。随着老人年龄增长,照顾的孙辈数量越来越少,样本中80岁以上老人不再抚育孙辈。照看费用完全来源于孩子父母的占53%,部分自己承担的占32.7%,完全自己承担的占14.3%,随着老人年纪增长,承担经济费用的比例也越来越少。最大的困难是“担心孩子安全”,其次是“经济负担太重”“管不住孩子”。老人都认为照看孙辈是自己应做的事,但由于照看孩子任务繁重,有30.6%的留守老人希望孩子的父母回来一个或者把孩子接走。

(五)社交娱乐

笔者调查了经过的村庄,除了离城稍近的一个村里还有些中青年人,其余大多都是老年人和小孩,甚至有的村庄,要找足够的样本都要走不近的路程。放眼望去,很多村庄盖的二三层小楼比比皆是,但人却少见,人群聚集处坐的几乎都是留守老人。老人的社交圈多是老人——邻居、朋友,还有未外出的子女、其他家庭成员。坐在一块聊天就是他们日常的社交和娱乐。多年相熟形成的圈子感情较深,生活上还能互帮互助。大多数留守老人平常心情愉快,但也有不少老人有低落、烦躁、压抑的情绪,还有11.9%的留守老人时常感觉到孤独。农村老人多乐知天命,容易满足,因为体验过艰苦,认为现在只要身体没病、有吃有穿,生活中没大波折(如儿女意外伤亡、老伴去世、与儿女关系特别不好),大多数时候都算愉快,当然个人的性格也是一部分原因。

二、问题及原因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和养老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收支水平及结构方面

一是中低水平的收支占大多数,整体物质生活有基本保障,但是水平不高。二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低收入者增加。三是收入不稳定:老人参加的农业劳动收入较低;社会保障、保险意识薄弱,大多数老人仅能得到政府基础养老金;子女供给主要由文化传统、代际感情保证,标准由父母空缺需求、子女收入水平和子女意愿决定,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虽然我国法律有子女赡养老人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未履行义务的行为难以追责。四是在支出结构中,医药和人情占据的份额(分别是25%和10.7%)较大,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健康医护方面

农村老人一生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健康观念和卫生观念不强,进入老年阶段,身体机能更差,患病率高。治疗开销大是最大的难题,生病照料者主要是同样年老的老伴。另外,虽然现在村、乡、县卫生机构都较健全,但由于农村老人没有体检习惯,对于某些有早期症状但不适感不强烈的疾病有拖着不看的习惯,有时会延误治疗时机。

(三)代际关系方面

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下,传统父慈子孝的代际关系、养儿防老式的养老模式发生了改变,新的、更符合现代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的代际关系尚未形成普遍稳定的规范。代际关系中承载的内涵因素趋少,代际关系趋疏远,但老人对双方感情的判断大多仍是积极的。另外,随着留守妇女也进城打工,留守老人已经成为农村主要的劳动力,担负着不小的生产性劳动和抚养孙辈负担。村内人群同质,娱乐单一,社交都是在一个小圈子里,较为封闭。

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尚未完成,留守老人群体是这个转型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其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是社会性和阶段性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城市化、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人力和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大多并未在城市落户。该县是人口输出大县,劳动力大量流出的同时在农村形成了大量的留守老人群体。二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养老体系不健全,各项养老资源有限。该县农村仍然是以农业为主,收益较低,其他产业在农村尚未发展起来。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不健全,保障水平较低。由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都较为落后,能够用于养老的各项资源都很有限。三是传统养老方式正在瓦解,新型养老方式尚未形成。传统的 “养儿防老”体系,是一个“给予-回馈”的循环,承载着经济、权力、文化、技术和情感的循环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传统养老方式中权力、技术因素已基本式微,经济流动、慈孝文化、代际情感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正逐渐削弱,现代社会养老方式——社会化和社区养老在农村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三、解决方案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是社会发展、社会结构转型中的问题,不同地区的农村因其经济、制度和文化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既要看到问题的表象,又要关注其实质。另外,农村留守老人也要加强应对能动性。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一)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

针对农村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一要继续根据财力情况合理、分年龄阶段提高基础养老金额度,二要继续在准老人和年轻一代中推行养老保险制度,为今后社会化养老打下基础。宣传新農合医保制度,提高其在农村的理解和接受度,从实际出发,扩大农村老人住院报销范围、比例。扩大常患易患的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提高取药方便性,解决留守老人看病吃药的问题。同时向老年人宣传健康、卫生知识,帮助他们按照科学方法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养成按时体检、有病及时医治的习惯。

(二)社会化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相结合

家庭的情感、照料、经济支持功能是农村养老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财富。家庭无法承担的功能,应发挥社会化养老、社区养老的作用。一是发挥农村现存的养老院作用,提高其在农村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二是市场化养老组织应适当介入;三是发挥农村社区的作用: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在村庄各项工作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可引导成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养老互助组织,细化养老需求,为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差异化服务,形成良好的敬老、爱老文化,普及赡养老人的法律法规。

(三)改变思想观念,发挥主动性

首先,留守老人要认识到,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养儿防老”不可能完全再现往日的情形,而家庭、社区和社会结合的新型养老方式更灵活,不仅更符合现实的客观情况,也更能满足老人的各项实际需求。因此改变养老观念,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接受社区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的可能性,为自己做出打算和规划,将依靠子女养老变为靠自己、子女、社区和社会养老。其次,留守老人承担的抚育孙辈任务,最费心的是安全和教育问题,这不仅是加重留守老人负担的问题,更是孩子父母、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留守儿童问题。最后,应引导优秀健康的娱乐、文化活动,使农村不仅是人情浓郁的共同体,也是农村居民精神上逐渐丰富的家园。

(作者单位:河南省上蔡县统计局)

猜你喜欢
代际子女养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