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生活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影响。这种新媒体语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要求。对于民族地区艺术类高校而言,要在新媒体语境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交流空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地区;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圖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7-0128-03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改变催生了人们交流方式的快捷化、网络化。人们俨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媒体时代。这种新媒体语境使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手段也随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人们喝茶、聊天、看报纸的常态不见了,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的热闹景象淡化了,纸质阅读越来越少了,随之而来的是网上冲浪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新常态。这种新常态从社会和家庭必然蔓延到高校的各个角落。这进一步促成了高校的年轻学子与世界和自己的对话方式逐渐网络化,与家长、老师的沟通手段和方式也随之新媒体化。“在新媒体创造的虚拟环境中,人们的思维悬浮在虚拟空间中,摆脱了各种束缚,沉浸在充满数字情感的虚拟世界里。”[1]如今,不论是微博、微信,还是QQ、手机App,高校大学生们都用得是得心应手,新媒体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种语境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我们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的当下,依然沿用以前的方式方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做出调整,要因时而新和推陈出新。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艺术类高校而言更是如此。因为,民族地区艺术类高校的学生还有一个兼顾民族地域文化与专业特点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要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就必须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交流空间和服务体系的综合创新和互通互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新媒体语境下,更好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思想引领工作走向全面发展,做好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充分准备。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外在的环境因素,都要通过引起个体的主观反应才会实现教育目的。因此,要使教育富有实效性,就一定要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当前,我们的教育对象已经不仅仅是依靠书籍和课堂来接受和获取信息。新媒体语境下,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富有吸引力却又良莠不齐。面对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多元和互联网化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被看作是某种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他只需传授知识即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了集体知识的合作伙伴,他应果断地站在变革的前列,对这种知识加以重组”[3]。同时,有必要实时参与到学生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整个过程中去,与时俱进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工作。
首先,要积极创新校园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人员应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为此,我们首先要建设好校园网络并准确定位校园网络建设目标。对于民族地区艺术类高校而言,考虑高校大学生共有特点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艺术生的个性发挥。校园网络在设计时要充分研究相关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前期定位。这个定位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保证校园网络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此基础上,要通过校园网络的辐射力,引导学生不断地优化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当然,这个辐射力是与网站的流量密不可分的。它取决于网站内容的可读性、丰富性、专业性和特有性。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不断地浏览、阅读、关注该网站,如此才会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面和辐射度。当然,我们还要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设计互动栏目和板块。这个栏目和板块在彼此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过程中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深入。这个过程需要网站的编辑做好把关工作,保证互动的平等性、私密性、教育性、健康性,切实提高网站的凝聚力。同时,还要体现对大学生的尊重,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让一部分学生干部和团员青年参与到网站的运行与管理,才会提升网站的亲和力和可读性。
第二,要积极创新手机App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载体。如今,智能手机普及,移动网络即将实现从4G到5G的跨越,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逐步加强。我们必须有效地利用好手机App的作用,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不留盲点。让手机App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载体已然是大势所趋。手机App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满足学生精神需要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必须在手机App的栏目设置上下功夫。这些栏目应综合考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并保证栏目的参与性、互动性、系统性,充分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这便要求我们根据民族地区和艺术类高校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设置新闻、图书、作品展示、互动专区等相关模块。新闻栏目是思想引领的主场,是学校建设发展和学术活动的总方向和总指针。该栏目要综合学校要闻、学术动态,还要不失时机地转载和链接与本学校特色相匹配的新闻时事,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思想觉悟;图书栏目中,要综合表演类、美术设计类、文化产业类等不同专业的需求,放置励志、成长、成功、成才方面的电子图书,积极引导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在作品展示专区中,也要综合各专业特点和新媒体语境,设置视频类、图片类、文字类模块,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论播放大量可以印证、解释理论的生动个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与现实针对性,用感性的案例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在互动专区,设置可以发表评论的模块,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并与同学、老师积极交流沟通,在互动中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利用手机App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综合慕课视频、课堂讲授、专题讨论、观摩路演等方式方法,将其作用和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第三,要积极创新网络文化内容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载体。文化在育人上是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刻挖掘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是民族地区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挖掘该地区地域文化中的正面故事和典型案例。正能量是一个人完善自我和发展进步的基础和保障,在手机App的栏目内容中正能量的文化内容应首先加以保证。在地域文化中,《昭君出塞》《阿尼帕·阿力马洪的故事》《文成公主》等正能量的故事不胜枚举。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在各个模块内容中积极挖掘这些典型案例,引导同学们在意识形态、文艺作品创作和欣赏、交流及互动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积极践行传统文化精神,做新时代有为青年。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必将使民族地区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们还应从满足学生精神需求的实际出发,有机整合校园电台、校刊与校园广播这些传统校园媒体,使之与校园网络、手机App等新媒体彼此呼应、形成合力,让校园文化变得既有层次又富有感染力,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形式,让学生做校园文化的主人,实现“文化育人”。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空间
“交流”是彼此通过沟通把已有的提供给对方的过程。“交流空间”就是为这个过程提供必要的场所和平台。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学生的交流渠道变得多元。如何更好地搭建交流空间,畅通交流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新情况,也是必须解决的新问题。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是解决该问题的当然方法。建立新媒体语境下的交流空间,以双向交流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新媒体语境下的交流空间和平台的搭建,选择渠道众多。我们要综合考虑校园网、手机App、微博、微信、QQ、BBS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地构建交流渠道,打造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平台。以微博为例,现在的微博大多通过手机登录进行实际的操作,很多学生不仅经常关注微博,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利用微博发布消息、图片或视频。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微博当作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在沟通中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
第一,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专门创建该校的相关微博,随时浏览与学生喜好和成长进步相关的优质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转载到学校的相关微博上,引导大家一起分析、交流与讨论。在学生评论、交流时,教师要认真阅读,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积极参与评论,以互动的方式灵活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建立并维护好微博好友圈,可以根据情况建立整个学校的好友圈、年级好友圈、专业好友圈。在这些好友圈里,学生往往更容易找到归属感,也更愿意在其中积极参与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这个互动过程必将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理想效果。
第三,教师要合理利用微博的传输功能,适时把国内外的热点、焦点问题传递到微博中,引导大家共同探讨。学生们也可以把自己成长中的困惑、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有价值的资料传到学校微博上,寻求同学的帮助与教师的解答。在该平台上实现交流互动,达到思想引领的良好效果。
新媒体语境下,我们要综合考虑校园网、手机App、微博、微信、QQ、BBS等网站和平台的综合利用。全面地建立与学生的交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线上实践的关键。
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体系
新媒体语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的辐射性极强,这客观上造成学生所接触信息的多元与庞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服务育人”的高度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管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
服务体系的建立是校园网、手机App、微博、微信、QQ、BBS等网站和平台综合利用、文化交流空间塑造的落脚点。在平台搭建和交流互动中,收集整理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基本需求,这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时处于主动地位的关键。有了这个关键,我们便要马上建立专门档案,把搜集到的相关信息逐一汇总并及时加以解决。解决的过程也要线上线下综合施策,逐一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综合利用各种网站和平台与学生们积极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所需所想并做好正面的思想引领工作。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在线下通过团干部、辅导员、学生组织、心理辅导教师等有针对性地与相关同学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确认学生到底是在思想、创作、生活等哪一方面需要我们协调与配合并为此采取积极行动,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整个过程的实现使我们充分地调动起了被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且充分发挥了教育教学中内因这个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不断地强化了学生的自学意识、自律意识和自我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实现了管理、文化、服务“三育人”的理想和初衷。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这是我们的最终追求,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艺术类高校的学生才能在思想层面上更加积极向上,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艺术类学子才能创作出对人民和大众“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的优秀文艺作品。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把新媒体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当作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沿着优质高效的轨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66.
〔2〕党建-人民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2.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 377.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Being exposed to the discourse of new media,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inevitably influenced by all the information that come alone. Such discourse of new media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to innovate. For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regions, to innov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 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carrier, the communication space and the service systems.
Keywords: New Media; Ethnic Regions; Art Academ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