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色家庭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2019-09-09 01:01王少鹏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

王少鹏

[摘    要]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对其进行特色家庭农场发展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代表性。文章以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的特色家庭农场为例,探寻特色家庭农场在河南省内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困境,从土地流转、融资问题、技术人才和扶持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特色家庭农场在河南省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特色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5. 055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5- 0122- 03

1      引    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的农业经营制度由集体经济转变为农户承包经营。这项制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在40年后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这项制度却对新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历来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指导文件,在2015-2017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概念频繁出现。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

2017年周口市注册备案的家庭农场数量为1 084个,其中被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认定为示范性家庭农场数为286个,纳入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系统的家庭农场数为204个。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周口市地处豫东平原,家庭农场数量众多,选择周口市西华县作为调研对象对研究河南省特色家庭农场的现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本文通过选取河南省周口市三个特色家庭农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特色家庭农场在河南省内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在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具体案例为河南特色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在农业技术、政策扶持、土地流转和融资问题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2      西华县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分析

本文选取了在西华县特色家庭农场现状的调查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三个不同类型的特色家庭农场,着重从户主基本情况、土地流转情况、资金问题、农业技术问题和劳动力问题等方面,研究三种类型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结合案例分析河南特色家庭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其家庭农场经营状况调查如表1所示。

运河湾家庭农场位于周口市西华县黄桥乡宵横村,种植产业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种植有苗木,养殖业存栏牲畜有猪、鱼等,是较为典型的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

天一家庭农场魏宇周口市西华县红花集镇张庄村,以种植产业为主,有核桃、小麦、大豆等作物,户主为返乡创业大学生,现任该村村支书,在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种有100亩苗木。

月飞家庭农场位于周口市西华县李大庄乡李大庄村,现有农地390亩,全部种植粮食作物,春季种植小麦,秋冬种植玉米、花生和大豆,是当地规模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种粮型家庭农场。

通过对这三户较有代表性的特色家庭农场的经营情况调查来看,家庭农场普遍存在有土地流转、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及融资方面的问题。这四个问题也是目前特色家庭农场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下文将着重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三户家庭农场中只有一户享有政府补贴和贷款,其他两户未享受任何政府政策上的优待,仅有的一户也受限于贷款额度太小,更新农业生产机械的难度较大。

3      河南特色家庭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土地是农业生产经营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受制于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需要通过土地流转获取,为此需要支付一定的土地流转费用。现有的土地流转市场缺少一个政府平台,导致农户在土地流转交易中遇到许多困难,操作复杂,容易发生违约现象。土地流转的短期化特征,使得流转土地细碎化,家庭农场经营者想要长期稳定流转到集中连片的土地非常困难。同时,土地流转存在土地价格过高的问题,从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河南省的土地流转费用大致在700-800元/亩,对于种粮农户来说成本过高。以目前的粮食作物生产水平来看,每亩地的产量大概600千克,粮食售价普遍不高,再加上劳动力成本、农药化肥成本等,每亩地为农户带来的收益不高甚至会出现亏损现象,对农户生产粮食的积极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3.2   家庭农场融资困难

我国的家庭农场大多数是从传统的承包制农户发展而来,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家庭农场经营者中的绝大多数由于自身资金不足,同时没有有效的融资渠道,迫切需要金融扶持。本次调研数据显示,仅有 15% 的家庭农场取得了贷款。而在取得贷款的家庭农场中,仅有17%的家庭农场是从大型商业银行获得贷款, 80% 的家庭农场是通过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现阶段家庭农场的经营资金主要是农户自有资金,家庭农场对经营贷款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我国现行的金融政策强调金融机构要为家庭农场发放各类贷款,但是出于风险和成本的考虑,大多数的金融机构没有将政策落实到位,在对家庭农场放贷时限制较多、手续烦琐、额度较低,难以满足家庭农场对金融贷款需求。

3.3   农业技术人才短缺

在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中,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性更为显著,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更能体现出农业技术带来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目前,家庭农场普遍存在对生产技术的重视不足,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培训。家庭农场经营者普遍未接受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在雇工中也没有引入技术型人才,一方面是因为农业技术培训体系不完善,导致农场经营者对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有学历,愿意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才转移到了大城市,不愿意回乡进行农业生产。

3.4   家庭农场扶持体系不完善

农业产业相对于第二第三产业是弱势产业,具有生产周期长、自然和市场风险大、投资收益率低等特点;农业又具有公共产品性,在为国家粮食提供保障的同时,还是工业原材料的重要来源。因此,农业生产对政府的补贴和扶持具有很高的依赖度,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也影响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从案例中可以看到,仅有一户农户享受到国家的粮食补贴,补贴政策的覆盖率过低。相比较而言,我国上海市松江区、湖北省武汉市等地政府也出台了对家庭农场的补贴制度,在保持原有的补贴政策的同时,为家庭农场设立了专项的土地流转费用补贴、农机补贴、农业保险补贴、融资补贴和其他项目扶持、贴息贷款扶持等优惠政策,河南省目前在这一方面还处于落后的状态。

4      政策性建议

4.1   健全土地流转制度

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需要有机制健全的农资交易平台,以政府为主导,利用市场来调节推进交易平台的发展。首先是要完善农地流转与承包转租相应的法规,通过法律来保障土地流转转租者的土地承包权益,为转租者提供土地承包权证,改变目前土地流转市场中承包权属模糊的现状,搭建信息化农资交易平台,推动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调节市场机制,推动农业生产要素转向家庭农场,帮助家庭农场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目前,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是一个普遍现象,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了城市,但是土地的承包权还依然没有放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也导致很多闲置土地荒芜。这部分闲置土地大多通过土地流转转租给了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是转租的价格较高,给农业生产者造成了极大地成本压力。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回收闲置土地的承包权,以更合理的价格转租给进行农业生产的经营者,降低目前土地流转的价格,减轻农户的生产负担。

4.2   完善家庭农场融资政策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高对家庭农场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使家庭农场金融市场维持良好的竞争秩序。加强对发展家庭农场金融项目的金融机构提供财政补贴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更积极主动地发展家庭农场金融市场,在家庭农场经营者融资过程中充当担保者的角色,帮助经营者完成融资。同时,着力于融资平台的建设,优先向诚信度良好、经营有序、发展潜力高的家庭农场提供担保,帮助他们取得低息贷款,降低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增强农业保险的创新,加强风险规避意识,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多元化、产品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

4.3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对家庭农场的从业者要加强教育、培训,增强经营者的管理能力,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要全方位提高家庭农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坚定国家推行的以家庭为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模式。另一方面,调整家庭农场产业的外部人员结构,鼓励更多的年轻大学生进入城市和非农人力资本部门,在农业领域吸引更多人才就业,提升农业从业者的知识水平。

4.4   构建完善的家庭农场扶持体系

推动落实财政补贴、融资担保、农业生产保险、涉农设施项目建设等相关政策,从政策方面帮助家庭农场经营者解决在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设。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服务主体,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生产前期的农资供应和市场化信息服务,生产中期为家庭农场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机协作服务,生产后期提供仓储、营销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服务,为家庭农场的全方位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强化家庭农场间的合作,引导相同产业的家庭农场组共同建产销联合会,强化聚集效应,帮助家庭农场提高销售收入

主要參考文献

[1]王征兵.中国特色家庭农场发展研究[J].理论探索,2017(3):26-31.

[2]张伟,孙建军,景丽,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探讨[J].农业经济,2018(5):57-59.

[3]郭庆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成长的制度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2013(4):4-11.

[4]雷云云.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8(6):22-23.

[5]关付新.促进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精准支持问题研究[J].农业农村农民,2017(5B):54-56.

猜你喜欢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
深化农业改革,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
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巴彦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问题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维发展探究
农地三权分置视域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要求和培育途径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