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教学融合研究

2019-09-09 01:13陈积信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学应用融合课堂教学

陈积信

摘要:在我国,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给中学数学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计算机辅助软件CAI已经被广大教师接受,普遍受到欢迎。本文通过笔者在教学中的不断总结,介绍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广大的数学教师交流与探讨。

关键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数学应用;课堂教学;融合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主要标志是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这又常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积极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感观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七年级中讲射线这一节时,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支手电筒在黑暗中照射出来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到射线的基本性质,同时让学生在生动、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理清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占相当大的比例,而数学概念又比较抽象,中学生对抽象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根据中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这项任务。例如,在七年级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很抽象的,单用语言的描述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就可变抽象为形象,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把生活中的对称美图形引到数学中来,接下来再问学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适当选择如蝴蝶蜜蜂等动物制作成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三、動态的演示,帮助学生解释与交流

传统教学只能向学生提供静态的图形、图像,使原本相互联系的知识割裂开来,失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离散性的知识,容易导致学生只注意事物的局部而忽视整体,或者难以找到内在的本质规律,或者感觉抽象而出现理解困难。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就能够克服这一缺陷,它可以利用动画功能,揭示图形完整的运动过程,在运动的过程中揭示事物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对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从而把学生的学习从记忆或操作阶段,提高到理解性、探索性学习阶段。让学生在网络教室上课,直接动手,在操作中学数学,亲身经历并进入数学的生成发展过程,就可以达到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概括和抽象的目的。

四、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观察到用割补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步骤,我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电脑动画演示,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在平行四边形一侧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把剪下的这个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平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侧,拼成一个长方形。这里交互媒体的运用克服了传统媒体演示的不足(如以前用抽拉式幻灯片抽拉不容易拼齐),让平移转化的过程得以准确、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使教师从繁琐的操作中解放出来。接着动画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比较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得出拼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以动画演示,色彩闪烁,让学生通过感知、建立表象,得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从而水到渠成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电脑显示),并介绍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感知才能形成表象,然后才能获得知识。

五、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融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及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而再大的书库也只是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地找,一页一页地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每个教师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效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是提高我们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真正找到信息技术与我们课堂教学的“交集”,如果信息技术有如粉笔一样被老师们应用自如,才能算是与课堂教学的真正融合,而现在的各种教学软件更新速度又过于迅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积极学习、主动探索,特别在将它引入课堂教学之前更是要做大量的准备和研究的前提工作。

六、巧用智能平台,催化学生探索尝试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创造能力的实践园地,甚至可以让他们有机会自己设计问题,对一些“异想天开”设想的几何图形,实施动态的观察和分析研究。而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下,由于测量的烦琐、计算的繁杂,学生的很多猜想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证实或否定,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而掩灭了创造的火花。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很多方面实现了传统教育所不能做到的,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现创新 。

七、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融合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追求实用性、有效性

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而非复制书本。如果我们只为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将课本内容简单地复制到屏幕上,机械地点击、讲解,那我们与放映员和解说员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在制作课件之前要精心设计,使其能辅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不能违背教学原则

我们要看到,先进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从根本上是不能取代教师地位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特点采用恰当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教学锦上添花,千万不能违背教学原则。另外,我们在积极推广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反对那些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当成摆设以及将教学过程复杂化的情况。

(三)网络电子教室会成为教学的理想场所

在人手一机的网络教室,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研究问题,在网络中查找数学资料,形成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把学习数学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直接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有助于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反思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一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使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突出教学的核心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唐孝强. 浅谈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5).

[2]兰卓贤.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 考试周刊, 2017(97).

猜你喜欢
数学应用融合课堂教学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浅谈初中数学应用教学的教学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用水粉画装饰幼儿的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