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疼痛的疗效观察研究

2019-09-09 06:32汤家燕陈燕敏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患肢病房下肢

汤家燕,陈燕敏

(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33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是因下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后斑块形成,下肢动脉因此出现狭窄和闭塞的情况,导致肢体发生慢性缺血的情况而引起相应的症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研究表明其可能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存在关联。本研究对综合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疼痛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4岁-87岁,平均(68.59±5.26)岁。试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6岁-87岁,平均(68.72±5.14)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介入治疗,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前列地尔进行静脉注射,并使用血栓通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指导患者及时戒烟戒酒,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 环境护理 患者治疗过程中为其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以患者的意见为基础对病房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同时,护理人员应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维护,确保病房内卫生良好。另外,定时为患者更换日常生活用品,并保持床单被褥干燥。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处理,并合理调节病房内的温度、湿度和采光等。

1.2.2 患肢护理 患者治疗期间做好对其患肢的保暖护理,避免患肢温度过低而导致其疼痛加剧。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患肢摆放进行有效护理,指导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将下肢下垂,以此缓解其疼痛程度,并且要定时指导其进行体位的变化,以此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而影响血液循环。另外,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积极开展下肢运动锻炼,以简单的关节屈伸为主,患者情况允许时可让其通过行走完成锻炼。

1.2.3 针对性疼痛护理 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可指导其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和宣泄情绪等方式缓解其疼痛程度,实际护理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的患侧肢体进行按摩以帮助其减轻疼痛。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先让其采用深呼吸等方式进行缓解,未取得明显效果时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处理,以此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1.3 评价指标 用VAS量表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0分-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行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表1数据分析,两组干预前的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组间对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疼痛评分(Mean±SD,分)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患者在发病后下肢正常供血受到影响,导致其出现疼痛等临床症状,对其正常活动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临床实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发病后的致残率较高,并且发生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1]。目前临床上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动脉旁路术、动脉内膜剥脱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等手术的处理,通常能让患者的下肢供血得到有效改善。但根据临床实践,患者在发病后容易因疼痛较为严重而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受到影响,在其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时将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2]。综合护理是临床护理模式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其强调护理服务的全面性和整体性,通过对患者各个方面的干预达到相应的目的,从而促使其治疗效果提升。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其疼痛症状主要是因为下肢的血液运行受阻所致,在未得到改善时还可导致患者发生溃疡和坏死的情况,因此需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疼痛护理,帮助其缓解疼痛程度并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3]。

本研究对综合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疼痛的影响进行分析,两组干预后评分组间对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其疼痛缓解,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患肢病房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