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
(抚宁区中医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300)
失眠是指在睡眠的开始时和维持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导致睡眠被中断或者减少,睡眠质量较差。长时间失眠对身体的危害极大,会引发头晕、头疼、乏力、健忘等症状[1,2]。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将腕踝针治疗失眠与腕踝针联合子午流注治疗仪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作以效果评价,得出腕踝针联合子午流注仪治疗失眠更有效。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纳入的患者均来自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经过睡眠门诊就诊,且接受对失眠症治疗的患者。其中,治疗组的40例患者,采取腕踝针联合子午流注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腕踝针,就一般状况而言,二组之间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将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定义为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
1.3 纳入标准 ①患者患病时间>1个月,且符合我国制定的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②PSQI评分>7分;③年龄在40岁以上,性别不受限制;④患者身体素质尚可;⑤患者自愿参加,并签字为证。
1.4 排除标准 ①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72分;②在研究前,服用过精神药物者;③严重脏器病变者;④其他精神活性物质致病,或者具有神经衰弱等症状;⑤对药物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的重度睡眠障碍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①取穴:选择区域采取上1区和下1区的部位施针,选取适当的进针角度及部位,使用碘伏消毒,使用0.25 mm粗细,华佗牌针灸毫针进行治疗,其中左手手指固定患者皮肤,右手食指和中指在针柄之上,无名指在针柄之下,三指固定针柄,持针柄,快速刺入,平刺,使得针下有松软感为宜,患者留针时间长度为1 h,10次为1个疗程,每2天治疗一次,每个疗程之间间隔3 d。使用腕踝针的同时,给予子午流注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在气血最充足的时间内,先开五腧穴,再配以申脉穴、内关穴、神门穴、照海穴,治疗频率以患者耐受度为宜。治疗时间为30 min,10 d为1个疗程。
1.5.2 对照组 对照组单纯使用腕踝针治疗失眠,针刺方法与治疗组相同,留针时间长度为1 h,10次为1个疗程,每2天治疗一次,每个疗程之间间隔3 d。
1.6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回访,同时根据患者的睡眠状况症状和睡眠质量反馈,使用PSQI评分记录,其中评分标准为以下:①睡眠总分在8分以上时,患者睡眠较差,处于毫无规律的状况。
1.7 临床疗效 询问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和睡眠时间,继而通过公式的计算对患者进行判定,实际睡眠时间/床上时间=睡眠率。无效:睡眠障碍并没有改善。显效:睡眠时间增长2 h,不再需要使用其他助睡眠的药物。有效:失眠状况缓解睡眠时间增长<1.5 h,需要药辅助治疗。痊愈:患者睡眠时间充足,且睡后精力充沛。
1.8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为平均数±标准差,对治疗前后,两组之间的数值做相关对比,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并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期前后对比,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Mean±SD,分)
子午流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流传千年。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顺应四时规律的子午流注方法,按照经气的开合,气血的运行进行取穴,使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开穴,打开气血的开关,同时根据腕踝针进行失眠症的治疗。本次临床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因此使用子午流注方法联合腕踝针进行临床治疗,优于单纯使用腕踝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