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文因素对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养生思想的影响

2019-09-09 09:25陶欣冉朱雅伦郑玮锋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私家园林造园古典

陶欣冉,朱雅伦,郑玮锋

(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倡导“天人合一”,园林中不仅有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的自然景观因素,常常以水石、建筑、植物等作为表现手法应用在造园中,这些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使人体经脉畅通,劳身健体;同时还包含了中国传统的佛道儒的历史人文哲学景观,比如道家风水学说和养生思想,它们则以精神和虚无的状态寄托在园林之中,抒发情感,怡情乐性。这些因素以物质形态或精神形态表现在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形成对人体有益的养生因素,为园林养生思想的形成提供环境。

1 天人合一——园林与养生的关系

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是对生命的科学探索过程,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然环境和养生文化逐渐融为一体,出现很多自然养生哲理。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即自然与人是相辅相生的,这种自然观影响着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1]。我国传统园林主张“天人谐和”的思想,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在造园时用各种元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力求打造一个具有综合性功能的空间环境,可以满足园主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我国传统养生思想讲究阴阳协调,要保持身体健康需要阴阳调和,这暗合了园林天人合一的哲学理。

园林环境和人为活动阴阳贯通且与四时相适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中体会四时运作,天地养生之气。园林内的小桥流水,假山叠石,游鱼飞鸟,领略动静相协的自然景观;“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燕子呢喃,杨柳堆烟,草色青青,使人耳聪目明;亭台楼阁高低错落,长廊曲栏蜿蜒悠长,步移景异,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意[2]。园林中阳光充足,屋宇中气流通畅,天光云影,鱼跃鸢飞,动静协和阴阳平衡,生生不息。在私家园林营造的绿色空间里,空气含氧量高,令人呼吸畅通,精神盎然,是颐养身心的绝佳场所。由此可见园林造园的目的之一即为养生,中国传统造园理念和养生息息相关。

2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空间布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园冶》论造园相地,认为“山林地”为第一,这说明园林选址对中国古代私家园林造园的重要性,传统的风水文化正是体现了人体健康和园林空间布局相互影响的关系[3]。好的园林布局可以形成一个环境适宜的小气候,对修养身心大有裨益。

图1 苏州耦园风水格局图Figure1 Suzhou Ouyuan pattern of feng shui map

2.1 风水格局

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受到风水理论的支配,如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即为典型的风水宝地,背靠万寿山,前有昆明湖,整体呈现山北水南的格局;清代的三山五园来脉悠远,蜿蜒万里,气势壮大富有生气,空气新鲜,朝向良好,土地肥沃,是帝王在繁忙朝政之余,回归自然放松身心,颐养天年之处。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大多为仕宦文人和富商所有,园林作为“可游可居”之地,在造园时他们首先考虑到的是园林基址的选取和及空间布局的形成。按照阴阳五行说,宅园应当因地制宜,与当地地质环境协调,“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河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受到“藏风得水”思想的影响,苏州古典私家园林选址原则一般为“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藏风聚气”,这种模式环境优美,挡风聚气,是最佳的人居环境空间格局[4]。苏州耦园左有流水,右为径路,前依河道,后靠楼宇,为山环水抱的理想居住环境,人居其中生气凝聚不散,自然体健寿昌。(图1)拙政园和沧浪亭的入口设置照壁,采用堆山置石,改变地形的方式避免视线直入,调节风水,防止“煞气”的入侵,保持园林的气韵通畅。

2.2 壶中天地

中国传统宇宙观为“天圆地方”说,这种结构一直以来影响着中国的建筑格局。园林相当于一个微型的宇宙,通过这个小型世界窥探到宇宙四时的变化,从中获得乐趣。这种“壶中天地”同时可以寄托一种情感,以泉石竹树为伴,借诗酒琴书怡性,心灵得以净化,为古代文人雅士所心驰神往的美好境界,可以说园林是一种高雅脱俗的艺术化养生。

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私家园林的规模就趋向小型化,追求精致高雅的园林格局,小而全面的体现大自然的山水景观,“壶中天地”一方面是指道家推崇的清净无为的生活,另一方面比喻人们心中所构想的世外桃源。同时,文人隐逸思想的形成,将“壶中”园林赋予特殊的精神寄托色彩。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即是在小空间中构造出大世界,拙政园的“见山楼”、“秫香馆”,留园的“小桃坞”、“缘溪行”、怡园的“锄月轩”,逸园的“心远亭”皆是根据陶渊明理想家园的精神指导和隐逸思想命名建造的[5]。苏舜钦描写沧浪亭“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亭中一隅,便让人有恬淡自适,不必外求之感;王心一曾在苏州建“归田园居”,以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心境营造一方“小桃源”。在这种诗情画意下的园居生活,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心态加上清幽静谧的隐居环境,自然心旷神怡,延年益寿。

3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园林山水促进心理健康

中国的园林艺术离不开山水,“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山水是园林的骨架和灵魂,是一种自然哲理,代表了中国人的“山水”精神。仁者可与山比德,智者可与水比智,“水以山为面,山得水而媚”山水密不可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掇山理水构架起了园林的空间[6]。山有形,水含情,园林中山清水秀,空气湿润,阴阳平衡,五脏得到滋养,从而达到养生效果。

3.1 山石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时因无法将自然界中的崇山峻岭移到园中,因此采用堆山叠石的方法,制造微型景观,将心中的青山绿水模拟缩移到私园中。因此私家园林的山石常寄托着园主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情感。山石为静,且性偏阴寒,可用于夏日消暑,即可观其形态,又可作停憩之处。古人常配玉石,且比喻君子“温润如玉”,玉石也可以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曹雪芹《红楼梦》中亦有湘云醉酒含醒酒石以除酒意。

图2 (清)陈夔龙《水流云在图》--《狮林拜石》Figure2 (Qing)Chen Kuilong“water clouds map” - “the Stone Lion Forest”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山石,除了用作园林的空间调整外,也可满足平日的“坐卧”,园主闲散之余坐于石凳石椅,静观园中花开花落,品茶下棋,陶然自得,颇有仙人之乐。苏州古典私家园林造景讲究“意境”,同样叠山置石也离不开境象的营造。首先讲究石材的的质地形态,苏州洞庭湖盛产的太湖石,质地坚硬,形态多样,呈现“皱、漏、瘦、透”的特征,是苏州古典私家园林掇山的上等材料[5]。苏州狮子林的假山“桃源十八景”以其变化莫测的空间构成,神秘莫测的意象空间,带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丰富体验;(图2)留园中的冠云峰,是江南园林中的湖石极品,既有具象之美,由富有抽象之意,阴阳虚实相交接近于道,引人哲思万千,有虚空、闲静之感,提供了“境生于象外”的养生环境。

3.2 池水

水是万物之源,生命的起点。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不仅滋润万物,且可以培养德行,明志修善,因此古人常以水来比喻崇高的品格。水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园林中的水既可以灌溉植物,又兼备养生功能。(图3)袁中道《游桃源记》曾记载“倦极,五内皆热,忽闻泉泻澄潭,心脾顿开,烦火遂降,乃知泉石之能疗病也。”说明园林之水有使人体降火静心、去燥醒脾的疗养功效。水亦可养耳明目,郭熙《林泉高致》中说:“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夺目。”颐和园有题“山色因心远,泉声入目凉。”都写出了水光山色可使人耳目清明。

图3 植物、水与人体的循环作用图Figure3 Cycling diagram of plants,water and human body

苏州自古以来是著名的水乡,范成大在《吴郡志》中描写“水田之美,无过于苏州”,马可波罗称赞苏州为“东方威尼斯”,明末诗人钟惺曾把苏州看作一个大型园林“予游三吴,无日不行园中”可见苏州园林与水的关系即“无水不成园”。苏州古典私家园林许多园名皆因水而命,如 “沧浪亭”、“网师园”、“水壶园”等水与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苏州古典私家园林造园多引活水,或从园外引入,或就平地开挖,水皆澄净流通,永无干涸。活动的水流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气候,为人体健康和自然之气脉的贯通提供了保障,可以说以水为养是园林养生的重要环节[7]。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园林建筑与“劳逸”

园林建筑在中国传统造园中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切,园林的首要条件就是满足人的可居、可游、可观、可行的需求。传统建筑的基址、朝向、屋檐、装饰等对人体健康皆息息相关,如堂为堂堂高显之义,而堂周围环境的开朗豁达对人的心理可以起到舒缓作用[7]。养生讲究动静相协,在园林活动中也是如此,在园中漫步行走为“劳形”,忙中偷闲在园中休息静养为“逸形”,蒲虔贯在《保生要录》中说:“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频行不已,然亦稍缓,即小劳之术也。”可见园林有着调节劳逸、涵养性灵的功能。

4.1 亭

计成《园冶》一书中记载“《释名》云:‘亭者,亭也。亦人所停集也’”。亭,即是停留之意,亭是园林之中用的最多的游赏建筑,具有休憩凭眺,遮风避雨的使用功能。亭是园林之中用的最多的游赏建筑,同时也是园林最具浪漫风情的一隅[8]。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离不开亭的点缀,江南的亭造型小巧玲珑,布局灵活,空间开放,便于人边赏景边休息。亭可供人小坐停憩,不让人久行久劳,是一种静养。养生首先要静心,“养静所以养阴,正为动时挥运之用……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

苏轼有诗曰:“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亭在园林中被赋予哲理,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哲学内涵,小中见大,寄托园主的情感[5]。网师园中的月到风来亭面水而设,亭影波光,虚实缥缈,带给人丰富的观赏体验;狮子林的湖心亭成为全园的点睛之笔,立于亭中恍若身处水面,四面来风,心旷神怡;沧浪亭位于山丘之上,在园林空间中有着控制全局的作用,是重心所在,在亭中静观天地,抒胸怀臆,感受万物生机;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待霜亭和雪香云蔚亭分别代表夏、秋、冬三个不同的季节,四时之景尽可收其园中,身处亭中,眼观八方,感受四季更迭,顺应四季阴阳变化、配合五脏寒温顺逆、吸取天地自然精华,达到外适内和、延年益寿[1]。

4.2 廊

廊在中国传统园林中起到串联建筑的作用,蜿蜒曲折的廊宛若长龙游曳于园林之中,丰富了园林空间,为园林艺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园冶》中写道:“随行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迹,通花渡壑,蜿蜒无尽”,说明廊的曲折形态随园林空间的变化而不同[3]。廊的基本功能是遮阳挡雨,供人游憩,在廊中漫步同时满足了“劳形”的养生之道。(图4)坐久则络脉滞,古人十分重视动静相宜的保健之术,提倡不能久坐,应适当增加园林活动,舒活筋骨,锻炼肢体,而园林中廊的设计恰好使人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是建立在审美劳形兼具的基础上。

图4 拙政园柳荫曲路Figure4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Willow shadow winding road

苏州古典园林之中的廊更加小巧灵动,拙政园的波形水廊跨水而建,将园林空间分隔开来,透过廊上花窗观景有朦胧虚空之美感,廊中景色交相掩映,半含半露,给人以水面开阔疏朗,绵延不断的感受;留园中的曲廊乃“回廊九曲”,三步一折,五步一曲,分割出数个小小的水面,于无景之中生景,不同的转折带给人不同的视角,在曲廊内时时缓步,盘旋数十匝,可使筋骸活动,人体血脉得以流通[9];沧浪亭的复廊,将园内外的空间通过漏窗联系起来,构思新颖奇特,在复廊的两侧行走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感受,整个廊的走向高低起伏,线形优美流畅,将建筑与美景巧妙融合起来,行走其中会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空间感受,一切烦恼忧愁便随着这长廊消失在这无限的园林意境之中,心灵得以疗愈。

5 花气袭人知骤暖——园林植物的养生功效

陆游有诗云:“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人们可以从园林花木的生长变化感受到四季时令的交替,《黄帝内经》中也表明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这是四时的养生之道。且许多植物的色彩、气味、药效等都能有治愈疾病,舒缓神经的保健功能。除了实用功能,植物也是园林精神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有限,常以植物来打破这种闭塞单调的氛围,高尚品格的植物配置对人道德有教化作用。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如意,可以洗涤净化人的心灵。嵇康的《养生论》中就有“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之说,说明古人已知园林植物可作调适精神之用[10]。

5.1 象征意义

在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之中,植物常常被赋予特殊的精神品质和内涵,因受“君子比德”思想的影响,园林植物被拟人化,如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等都以人格化的形象出现在私家园林中。这些植物不仅带给人观赏的愉悦感受,更重要的是它们往往寄托着园主的精神品德和高尚人格的追求。

苏轼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叹,竹子象征着君子的虚心高洁,拙政园中的“梧竹幽居”、狮子林的“修竹阁”、沧浪亭的“翠玲珑”皆以竹子作为园林的主题,借此感悟虚静的哲理,竹林清静的环境使人心情宁静祥和,精神安定[11];梅花凌霜傲雪,品格孤高,姿态苍劲受到古今人士的青睐,是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常见的植物。梅花成簇盛放,暗香浮动,因此梅林素有“香雪海”之称。拙政园中的“雪香云蔚亭”,“雪香”即指梅花,暗指园主以梅花的高洁孤高自喻。狮子林的“暗香疏影楼”用疏疏几株梅点缀了园林之景,象征着生机和活力;菊花携一身归隐之意亦常在私家园林中登场,菊花以气节为胜,不与众花同,因此晋代陶渊明以独爱菊花,作为高洁隐士的代表人物影响了数代文人的观念。拙政园的“见山楼”正是取意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明了园主渴望免俗世之扰,远离朝政,寄身于园林中的养老归隐之情。

5.2 功能效果

园林里的许多植物可以从嗅觉和听觉上调节人的情绪,如荷花和水仙花的香味能使人感情温顺、缠绵;丁香可以安定情绪;银杏的挥发物对心肺疾病有天然疗效;樟树散发的芳香能帮助人们祛风湿;枇杷有安神明目的功效;桂花的香味可以驱寒暖胃;茉莉花香可以缓解鼻炎带来的症状;金银花的香味可以降低血压[10]。园林植物可以降低噪音,营造幽静安宁的养生环境,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述:“风之为声有三:有松涛声,有秋叶声,有波浪声。而雨之为声有二,有梧蕉荷叶上声,有承檐溜竹筒中声。”这些植物的声音更能衬托出园林静谧幽深的氛围,可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7]。

图5 (明)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听松风处》Figure5 (Ming)Wen Zhengming"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thirty-one Scenes"-"Listen to the sound of the wind Pines"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的功能有关,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内挂有“香远益清”的匾额,水池周围遍种荷花,风过处清香满堂,令人产生忘却世俗,淡泊名利之感;留园中的“闻木樨香”则以桂花为主,芳香高贵,象征着“蟾宫折桂”的美好心愿,花开时节暖香扑鼻,久凝不散,激发文人学子一展宏图的远大抱负。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苏沧浪亭中的清香馆、怡园的藕香榭皆是以桂花、荷花的香气为主题。声音同样也可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苏州古典私家园林有很多以植物创造出的声景。例如拙政园的留听阁,以雨水打在荷叶上的声音来渲染气氛,取“留得残荷听雨声”之义;听雨轩则是以园中 “雨打芭蕉”产生的声音来塑造意境的[12];“听松风处”是小沧浪东廊转角处的景亭,亭的侧面植有数株松树,松树象征长青不老的精神,每当清风拂过,松涛声阵阵,极有韵味,又临水而建,可观水赏月,自然使人精神抖擞,有返老还童之感。(图5)

6 总结与展望

6.1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内涵,其蕴含的养生智慧丰富多样,从园林空间格局的布置、叠山理水的方式、建筑亭廊的设计到植物花木的配置,都是以打造健康的居住环境为目的,将养生思想融入于造园设计中去。

6.2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从有形的生理,到无形的心理;从虚静到劳形;从感官到精神,处处给人提供休养生息的空间和环境。

6.3 研究现代养生园林的发展应该以先人园林养生的理论方法为基础,从苏州古典私家园林造园的各种自然人文要素为切入点,分析其包含的养生思想和精神哲理,探索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居住环境,建立起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现代养生园林模式。

猜你喜欢
私家园林造园古典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壹 造园·纳瑞集祥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怎样读古典诗词?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中国园林前世今生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