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全要素精细化品质化设计探讨
——以广州市临江大道东延线道路设计为例

2019-09-09 09:25蒋雨芬赖巧晖胡竞恺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行道城市道路精细化

蒋雨芬,赖巧晖,胡竞恺

(1.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30;2.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

城市道路属于公共产品,除承担交通功能外,还承担市政管廊、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绿化景观、防灾减灾等多种功能,人们不仅关注其出行需求,更多的需求还体现在美观、舒适和人性化[1]。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在此背景下,精细化、品质化已成为了近年城市建设的新要求。2016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时更是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点,对城市道路在设计阶段进行精细化、品质化把控,是未来城市道路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内多个大城市纷纷响应会议精神,展开了城市建设品质化提升。2016年5月,广州市启动了全要素品质化提升示范路建设工作,并于2017年8月底,正式对外发布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研究编制的 《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手册》。

我国目前对城市道路精细化品质化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路及交通设计方面,如李刚奇等[2]以广钢新城的开发为例,论述了精细化交通设计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阐明了精细化交通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以及精细化设计的内容。雷馥鸣[3]以大兴区兴华街-金星西路交叉口为例,在对道路交叉口现状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交叉口进行了精细化优化改造,并利用VISSIM构建交通微观仿真实验平台验证了精细化优化改造实施效果。史桂芳[4]围绕城市道路的交通设计,阐述了精细化道路交通设计的关键。针对城市道路多专业、全要素、精细化、品质化设计的相关研究内容还较少。

本文以广州市临江大道东延线项目为例,结合景观设计主题,对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电力照明工程、排水工程、园林工程6个专业进行整体品质提升。探讨如何通过全要素精细化品质化设计,实现核心提升理念与各专业的融合,城市公用基础服务设施的整体升级,城市自然生态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出了将精细化、品质化理念渗透到各专业的设计环节中,完善功能的同时提升格调的方法,以期为后人提供参考。

1 城市道路全要素精细化品质化设计实践

1.1 项目背景

根据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5],未来广州的城市空间布局将构建以珠江为纽带的一江两岸三带,把沿岸的优势资源、创新要素串珠成链,构筑两岸经济带、创新带和景观带。突出历史文化传承、现代都市品质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从西向东重点建设30km精品珠江。而临江大道东延线正好位于“一江两岸三带”中现代到未来的过渡段。

1.2 项目概况

广州市临江大道东延线起于车陂路;向东延伸至鱼珠东路,长约4.6km。沿线串联珠江新城、第二中央商务区 (广州国际金融城-黄埔临港经济区)及增城区新塘镇。广州2035城市总体规划将建设景观一号公路,从金融城起至龙穴岛尖,向世界展现广州的最美之路。在建的临江大道东延线是景观一号公路进入城市的门户段落,适宜首先展示城市的整体风貌。

1.3 精细化品质化设计

结合全要素设计指引、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经验,临江大道东延线精细化、品质化设计包含: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电力照明工程、排水工程、景观工程6个专业的30项内容。

临江大道东延线的设计主题是:城市之光。以“一江两岸三带(近代、现代、未来各 10km)”概念为设计灵感,将广州城建精品加以抽象提炼,融入到各景观单体之中,体现"魅力珠江、幸福珠江、和谐珠江"。综合运用节奏、韵律、质感等多种表现手法,展现广州的城市风光、灯光及光影,诠释“一江两岸,花城之光”。

1.3.1 道路工程

方案对非机动车道设置进行了全面梳理,北侧与人行道并行,节约空间;南侧与人行道分离,独立运行,后期可与滨江景观带绿道合并使用。对道路边坡进行优化设计,路基尽量采用缓坡,与现状地形结合更为柔和。在公交站附近,结合人行道绿化带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构建小型换乘枢纽,提高换乘效率,提供人、自行车、公交车的快速转换方案,有效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结合道路附属绿地,在路侧设计行人无障碍休憩点,布置景观廊架,为行人提供短暂停留的空间。

对过街通道进行了优化,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独立的过街通道进行分流,提高安全通行能力。在非机动车通道与人行通道交叉口设置慢行标示,确保行人安全通过,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斑马线的图案具有导向性,更利于引导行人有序通行。止车石增加反光带,增强夜间对机动车、行人的警示、提示作用。

铺装的设计,不仅影响使用,更能展示城市意向。该设计以城市之光为主题,将珠江两岸城际线抽象、提炼融入铺装中,其图案韵律更具张力(图1)。铺装规格则以 80厚 600mm×300mm及 80厚600mm×200mm为模块,组合铺设。这两种规格铺装组合,基本可以涵盖广州各类型人行道的宽度。为避免盲道因各种原因被打断,在该项目中,盲道的布置全线贯通;并对重点位置进行精细化设计,盲道接驳口位放大处理,提高辨识度。将过街通道范围内的侧石标高降低到与道路齐平,提高行走、推行的舒适度,达到无缝接驳的目的。与此同时,对侧石平石规格、铺砌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在道路转弯位、调头位铺装需根据弧度定制切割;采用工缝式铺砌,受力更均衡、效果更美观。

图1 铺装、标识牌、电箱效果图

1.3.2 桥梁工程

设计对桥面非机动车专用通道进行优化,桥面非机动车道与道路非机动车道无缝接驳,与人行道划分清晰,提高通行效率。坡道增加防滑减速带,确保行进安全(图2)。在桥下净空满足行人逗留的区域内,设置休憩平台及坐凳,以供市民休憩。对桥台立面进行装饰,采用彩色马赛克拼贴出城市意向,美观的同时更易于管理。在桥梁景观方面,设计进行了整体的提升,桥面铺装与道路铺装统一设计,并结合夜景灯光布置,更好的体现城市之光。

图2 桥梁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布置示意图

1.3.3 交通工程

在交通工程方面,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标牌布置杂乱的问题,对各类标识牌进行重新整合,统一安置。对交通、电力等已经确定位置的箱体进行归并,统一安置。同时结合设计主题,对箱体外立面进行装饰(图1)。

根据相关规范,护栏采用钢材质,以3m为一个单元,采用百叶窗原理布置栏杆叶片,各叶片呈45°夹角。叶片表面喷刷氟碳漆,上层亚光面、下层磨砂面,通过多块叶片组合成图案。人行道一侧可延行进方向展示城市意向(图3);而机动车一侧,则会形成通透的视觉效果,保障行人安全。于人流密集区增设人行标识牌,标识牌采用镂空设计,色彩鲜明,提供方向、方位等信息。标牌采用反光涂料,提高夜间识别度,如有人行护栏,可结合设置。

1.3.4 电力照明工程

图3 护栏人行道侧效果图

路灯定模与绿化协调设置,确保路灯功能照明要求的同时,避免与道路绿化苗木位置上的冲突。同时,对人行道电力井位置优化,井口方向与人行道保持平行,井盖模数迁就铺装模数,形成整体的、高品质的路面效果(图4)。

图4 电力井布置示意图

1.3.5 排水工程

对边坡排水沟布置进行优化设计,保持流线统一,绿地划分更加完整,更有利于植物景观营造。采用卵石排水沟,与滨江风光带情调更为契合。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井盖是一种帮助行人识别其周边环境的独特方式。设计结合景观主题logo,采用定制铸铁主题井盖,体现城市风采。

1.3.6 园林工程

城市道路中的那一抹绿,为城市绿地空间提供了生命及活力。临江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和风景,决定着城市景观特点。该项目绿化设计采用自然式布置乔木并点缀灌木,搭配色叶或开花地被,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而南侧绿化带则以营造开敞疏朗的临江空间为主。在道路附属绿地内布置以自然为主题的情景雕塑,提升道路整体品质。结合地形条件,观赏视角增加雕塑小品,使之成为道路空间中的点睛之笔。在桥底绿化方面,结合乔、灌、地被组合,遮挡不利景观,有效的增加了桥底及周边空间的生命力。

考虑到该道路为景观型道路的实际需求,间距90m设置一组2个坐凳,根据人体工学原理,坐凳规格1.5m长、0.5m宽、0.45m高。采用石材、防腐木、钢化玻璃,坚固耐用、舒适性高。内设灯管,每当夜幕降临,光线通过玻璃投影于地面,如同在坐凳及地面展开了城市的画卷(图5)。垃圾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垃圾桶的设计在整体上与广州市通用垃圾桶保持一致,色调及外立面装饰与主题呼应,采用线性关系表达城市之光的主题(图6)。

图5 坐凳效果图

图6 垃圾桶效果图

2 结语

道路工程涉及道路、桥梁、交通、排水、电力照明、景观等多个专业,各专业之间的组织协调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是提高品质的保障。在大部分道路工程中,受专业较多、专业协调、技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每个专业都做到最优化的设计,但由于各专业间缺乏协调配合,整合后的设计方案,往往会产生很多局部性、隐性的问题。造成各专业在道路平面、立面空间上产生交叠、重合,冲突,导致无法按设计施工[6]。标准化、模块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共性问题,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运营成本及管理难度。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的生产模式,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然而,标准化、模块化设计虽能快速解决“共性问题”,却往往容易忽略“个性问题”。如在道路铺装施工过程中,由于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图纸往往只会提供标准铺装平面及做法大样,对特殊位置的施工方式并未清晰表达,施工方只能根据经验现场发挥,极易导致无法达到设计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一味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会导致设计无法体现地域、人文特点,无法体现地方传统特色文化。

在设计环节进行全要素精细化品质化把控,可以实现慢行交通及机动车的精细布局,降低交通隐患,解决“个性问题”,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道路的综合服务水平。城市空间的品质化建设和提升,需要从设计源头对建设项目的精细化、品质化进行把控。临江大道东延线项目以“城市之光”为设计主题,将点、线、面、光影、虚实、质感等多种要素进行编排和组合,凝炼了广州的城市发展、人居环境、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

猜你喜欢
人行道城市道路精细化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跟踪导练(一)
城市道路及设施的维修养护技术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