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增青,郭玉广,马 冬,赵永军,范根成
(1.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32;
2. 尉氏县永军兽药技术服务部,河南尉氏 475500)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如牛出血性败血症、羊出血性肺炎、禽霍乱、猪萎缩性鼻炎、兔传染性鼻炎等[1]。2018 年9 月,河南省某大型蛋鸭场发生疑似巴氏杆菌病。鸭群整体精神、采食正常,但产蛋率下降至90%以下。巴氏杆菌病多呈慢性感染,急性败血型死亡少见,鸭感染后常表现缩头垂翅,头颈无力,最后瘫痪并死亡,死亡率约0.5%。剖检该蛋鸭场病鸭,可见巴氏杆菌病典型病变,如心冠脂肪、心包有出血点,肝脏肿大、质脆,有出血点,胰腺边缘、脾脏、卵巢坏死,卵泡呈“煮熟样”坏死,肠道出血、黏膜脱落,有脓性带血的内容物。对病鸭肝脏进行细菌分离,获得一株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经对其进行一系列鉴定,证实其为1: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病料:来源于河南省尉氏县某蛋鸭场;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含5%小牛血清的TSA/TSB 培养基:均由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药敏纸片: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昆明小鼠:体质量25 g 左右,购自济南山大实验动物中心;Premix Ex Taq、DL 2 000 核酸Marker:均购自大连宝生物(TaKaRa)有限公司;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其他仪器、试剂,均由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取病死鸭肝脏,无菌操作,接种于含5%小牛血清的TSA 琼脂平板,置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
2.2.1 形态观察 挑取疑似菌落,经革兰氏和瑞氏染色后镜检,观察其形态。
2.2.2 培养特性鉴定 挑取疑似菌落分别接种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含5%小牛血清的TSA 琼脂及含5%小牛血清的TSB 培养基,置37 ℃培养24 h,观察其生长特性。
2.2.3 生化特性鉴定 麦芽糖、甘露醇、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甘露糖、果糖、乳糖、蔗糖、脲酶试验、硫化氢试验、MR 试验、接触酶试验和吲哚试验生化鉴定,均参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2.2.4 PCR 鉴定及分型 挑取疑似菌落,用100 μL 纯水重悬后,煮沸5 min,以此作为模板,利用引物进行PCR 鉴定及分型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引物参考Townsend 等[3]方法合成,用于扩增多杀性巴氏杆菌kmt 基因,扩增片段长度为457 bp;荚膜分型引物同样参考Townsend 等[3]方法合成,用于扩增多杀性巴氏杆菌A、B、D、E、F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hyaD-hyaC、bcbD、dcbF、ecbJ、fcbD,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1 044、760、657、511、851 bp;脂多糖分型引物参考Harper 等[4]方法合成,用于扩增多杀性巴氏杆菌LPS1~8 型外核编码簇上不同的基因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1 307、810、474、120、1 175、668、931、255 bp。以上PCR 反应体系均为:Premix Ex Taq 12.5 μL,引物F 0.5 μL,引物R 0.5 μL,模板2 μL,无离子水9.5 μL。反应程序均为:95 ℃ 3 min;94 ℃ 15 s,54 ℃ 15 s,72 ℃ 65 s,30 个循环;72 ℃ 5 min;16 ℃ ∞。
挑取典型菌落,接种于含5%小牛血清的TSB培养基,37 ℃振摇培养16 h,用生理盐水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10-7稀释度菌液涂布含5%小牛血清的TSA 琼脂平板并进行活菌计数,0.1 mL/板,涂2 板;取10-6、10-7、10-8、10-9稀释度菌液,分别按0.2 mL/只剂量,腹腔注射体质量25 g 左右昆明小鼠4 只,观察小鼠死亡情况。
挑取典型菌落,密集划线接种于含5%小牛血清的TSA 培养基,贴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强力霉素、丁胺卡那、氟苯尼考、林可霉素等药敏纸片,置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然后测量不同药敏片抑菌圈直径大小,确定药物敏感性。按照不同抗菌药标准,对比抑菌圈直径大小,结果评定为高敏、中敏和不敏感。
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多单在,部分菌体两端浓染。在营养琼脂上生长贫瘠,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在含5% 小牛血清TSA 琼脂上生长良好,37 ℃培养24 h,能形成圆形、边缘整齐光滑、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菌落直径为2~3 mm;接种含5%小牛血清TSB 中培养24 h 后,发现呈均匀一致浑浊,管底有少量沉淀,无菌膜。
分离菌不能发酵鼠李糖、乳糖,能发酵麦芽糖、甘露醇、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果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脲酶试验、MR 试验结果为阴性,接触酶试验结果为阳性,硫化氢试验、吲哚试验结果为阳性。
分离菌用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鉴定引物能扩增到547 bp 的目的基因片段(图1),用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型和LPS 型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发现荚膜A 型引物和LPS1 型引物能分别扩增到1 044、1 307 bp 的基因片段,其余引物均未能扩增到预期大小的基因片段(图2)。
M. DL 2 000 bp DNA Marker;1. 分离菌;2. 阴性对照。图1 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鉴定引物扩增结果
M. DL 2 000 bp DNA Marker;1. Pm-LPS1;2. Pm-LPS2;3. Pm-LPS3;4. Pm-LPS4;5. Pm-LPS5;6. Pm-LPS6;7. Pm-LPS7;8. Pm-LPS8;9. Pm-A;10. Pm-B;11. Pm-D;12. Pm-E;13. Pm-F。图2 分离菌荚膜型和LPS 型鉴定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抑菌环直径分别为25、25、22 mm;对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丁胺卡那中度敏感,抑菌环直径分别为20、18、16、16 mm;对氟苯尼考、林可霉素不敏感,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3、10 mm。结果详见图3。
图3 分离菌药敏试验结果
活菌计数结果显示,攻毒菌液原液的活菌含量 为1.85×109CFU/mL,10-6、10-7、10-8、10-9稀释度菌液攻毒组的攻毒菌量分别为370、37、3.7、0.37 CFU/(0.2 mL/只)。毒力试验结果显示,所有10-6、10-7、10-8稀释度菌液攻毒组小鼠均于攻毒后24 h 内全部死亡,10-9稀释度菌液攻毒组小鼠于攻毒后7 d 内全部健活。结果详见表3。
表3 分离株对小鼠的毒力试验结果
经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征鉴定,初步确定该分离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文献[3-4]方法,用PCR 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鉴定、荚膜型及菌体型(LPS 型)鉴定,证明该分离株为1:A 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与国内学者研究得出的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为1:A 型的结论一致[5]。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荚膜型和菌体型鉴定,PCR 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的优点,尤其是对于难以获得标准鉴定血清的研究。国内也有多位学者应用PCR 分型的方法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了分型研究[5-6]。
目前国内学者对鸡源巴氏杆菌的研究报告较多,但对鸭源的研究报告较少。本次病例中,鸭群整体精神、采食正常,产蛋率下降不明显,死亡率也不高,但呈现持续的慢性感染和死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分离菌被确诊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头孢噻肟拌料,饲喂3 d 后,死亡现象停止。
虽然本次病例没有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但分离的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小鼠具有较高的毒力,3.7 CFU 即能致死全部攻毒小鼠。这是否说明多杀性巴氏杆菌对鸡、鸭、鼠等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易感性,还有待于对以上几种动物进行毒力对比试验来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