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于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应用

2019-09-09 06:36:44孙选峰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

孙选峰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400)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股骨头坏死主要是一个病理演变的过程,主要临床症状是患者股骨头结构发生变化,并且出现关节炎症导致股骨头功能障碍[1]。多数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剧烈,使得行走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患者多数出现残疾,致残率较高,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3]。早期临床以传统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为主,但是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此方法对患者创伤性较大,康复时间长[4-5]。而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最有效的方法.其置换方式操作较为简单,术中切口较小,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在患者恢复健康方面发挥着较大作用。基于此优势,我连续对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采用股骨头置换术及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方法,目的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51.4±3.8)岁,致病原因:创伤性坏死14例,激素性坏死20例,酒精性坏死11例,骨折分型:合并股骨头骨折5例,颈中型骨折8例,头下型骨折32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2.5±4.2)岁,致病原因:创伤性坏死12例,激素性坏死21例,酒精性坏死12例,骨折分型:合并股骨头骨折6例,颈中型骨折9例,头下型骨折30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经影像学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无手术禁忌症;年龄均<80岁;具有手术耐受性;积极配合本研究治疗。排除标准:处于哺乳期以及妊娠期的妇女;合并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及免疫系统障碍;近三个月内有髋关节手术治疗史;合并有其他骨关节疾病。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均>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将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在患者髋关节外侧切一T字形切口,将股骨颈底部关节囊及附近的股骨颈和基底区域充分暴露手术视野范围内,采用截骨法切除患者股骨头,其次将假体植入到患者体内,用骨水泥进行最终的固定,手术完成后进行消毒缝合。

研究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将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取患者健侧卧位,固定骨盆,采用微创切口将病灶部位充分暴露,测量股骨颈高度,用削骨器清除多余股骨头,锯掉股骨头外围骨质,安装合适罩杯,找到最佳支撑点,与颈肩平台相吻合。用克氏针套入,稳定罩杯,植入颗粒骨,调整到适当位置,以生物固定法嵌紧,进行止血、冲洗、负压引流,最后进行缝合。

图1 患者,男,48岁,左侧股股头酒精性坏死

1.3观察指标 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分为差、尚可、较好以及优良,其中差:评分<70;尚可:70~79分;较好:80~89分;优良:>90分。运动功能评分标准:分为严重障碍、明显障碍、中度障碍、轻度障碍以及无障碍,其中严重障碍:<50分;明显障碍:50~84分;中度障碍:85~95分;轻度障碍:96~99分;无障碍: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和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χ2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对比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在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82.35±13.41) VS (72.02±13.54),(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86.28±12.55) VS (72.13±12.81),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对比

3 讨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6],诱发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因素是酒精摄入过量以及激素摄入造成的患者机体脂类代谢紊乱、血液循坏障碍以及骨内高压等问题。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股骨头坏死患者数量呈直线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早期临床采用的股骨头置换术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大,预后效果差[7-8]。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措施,根据相关资料显示[9],此方法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小,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操作方便,降低了手术对患者带来的伤害[10]。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在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后期回访发现,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产生的并发症较少,早期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后患者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关节脱位、假体下沉、关节周围水肿、假体松动以及关节僵硬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后期康复,延缓患者康复时间[11-12]。在本项研究中我院仍然存在样本量少,研究不透彻等问题,为此,我院会继续进行大样本分析,进一步为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

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坏死中应用的注意事项:①髋臼的清理与整修成合格的、够深够大、方向准确的人工臼帽床,对臼帽安放后的稳定性极为重要。软骨面必须全部切除,露出软骨下骨质。但又不能将臼修得过深过大,更不能将髋臼外上缘切除太多,以致臼帽固定不牢,易发生松动。也不能将臼底穿透。如有穿透应加补金属网及骨片,以防骨水泥进入盆腔;②骨水泥应在聚合得恰当时候粘固臼帽,最佳阶段是骨水泥表面稍发皱而不粘手套时,其中心仍未干,可以充分压入松质骨间隙中,起到牢靠的固定作用,轻轻鎚击臼帽有利于达到目的。但臼床必须干燥、无血、无软组织而又洁净。臼帽必须维持均匀适当压力,固定于正确方位,直至骨水泥固化为止;但又不能压之过重使臼底无骨水泥连续;臼床如有突起,也会影响骨水泥的充分填充;③由于骨髓泥对很多老年人都有毒性反应,现在的器械公司都做了生物型器械。免去了骨髓泥的毒性反应。

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坏死中应用适应证为:①髋臼破坏重或有明显退变,疼痛重,关节活动受限明显,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②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关节强直,病变稳定,但膝关节活动良好者;③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并严重变形,塌陷和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④股骨头置换术、全髋置换术、髋关节融合术失败者。禁忌证:①髋关节和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活动性感染:② 神经性疾病:③ 髋关节外展肌肌力不足4级;④体质弱或因全身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研究可知,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运动功能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采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 00:56:02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1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3:48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