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中俄建交70周年。建国初期,我国实行向以苏联为首的国际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受到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的影响,诸多来自苏联的文学作品及其改编的戏剧、电影在50年代曾风靡一时,其中包括著名作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1901-1956)的代表作《青年近卫军》。这部小说取材于卫国战争时期的真实历史,塑造了奥列格·科舍伏伊等一批血肉丰满、形象鲜活的青年英雄形象。50年代初,这部小说在中国开始大范围地流传,并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关键词:《青年近卫军》;法捷耶夫;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中苏关系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1901年诞生在俄罗斯帝国特维尔省基姆雷城(苏联时期属加里宁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随继父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长大。1918年,法捷耶夫加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次年加入游击队,后又加入工农红军,参加了远东地区抗击日本干涉军和高尔察克白匪的战斗。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创作著名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毁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苏俄国内革命战争和抗击协约国武装干涉的斗争胜利后,法捷耶夫进入莫斯科矿业学院学习,期间著有小说《泛滥》。毕业后,法捷耶夫开始小说创作,并长期在苏联作家协会担任领导职务。
法捷耶夫早期最为著名的作品是《毁灭》。这部小说在1930年由鲁迅先生亲自翻译,并自费引进了中译本。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对《毁灭》和另一部同时代的苏联小说《铁流》做了如下评价:“这两部小说,虽然粗制,却并非滥造,铁的任务和血的战斗,实在够使描写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娇百媚的佳人的所谓‘美文,在者面前毫无踪影。”这种创作风格长期为法捷耶夫和同时代的苏联文学家们所坚持,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法捷耶夫作为《真理报》记者赴前线采访,曾发表过特写集《在封锁日子里的列宁格勒》,叙述了苏联军民在长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不屈的鲜血和顽强的灵魂。1945年,法捷耶夫发表了其最为著名的作品——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青年近卫军》取材于反法西斯战争期间的真实历史。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青年近卫军政治委员奥列格,以及总部委员万尼亚、谢廖沙、柳波卡、乌丽娅等人,均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的英雄人物。这部小说讲述了乌克兰顿巴斯矿区的克拉斯诺顿市在被德国法西斯占领期间,由当地青年人自发组成的,由奥列格、万尼亚等共青团员为骨干的抵抗组织“青年近卫军”与德军展开艰苦卓绝而英勇顽强的斗争的故事。1943年1月,在苏联红军即将收复克拉斯诺顿市前夕,由于叛徒的出卖,青年近卫军组织被德军破获,其成员大部被捕、牺牲。这部小说虽然以“青年近卫军”为题,但其情节并非单纯地围绕青年近卫军这一组织而展开。作者通过克拉斯诺顿地下区委、伏罗西洛夫州游击队和苏联红军的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书写下一首表现卫国战争情形的壮丽诗篇。法捷耶夫后来回忆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经过时说:“我写的不是历史,而是小说。”但是,艺术来源于现实,法捷耶夫笔下的奥列格、万尼亚等共青团员的形象尽管有虚构的成分,却是卫国战争时期苏联青年形象在艺术上的高度概括。
法捷耶夫的作品在中国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法捷耶夫的《毁灭》,只写了一支很小的游击队,它并没有想去投合旧世界读者的口味,但是却产生了全世界的影响,至少在中国,像大家所知道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时,世界正处于美苏两极格局的状态之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等敌对政策。为了捍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保卫国家不受侵略,借鉴苏联经验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其成为承载“无产阶级的胜利,民族与人类的解放”的使命的社会主义新人便被置于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下,《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开始大量传入中国,成为了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可贵的精神食粮。
《人民日报》在其刊登的一篇介绍电影《青年近卫军》的文章中,称这部电影“以艺术的力量,生动深刻地表现出这一群共青团员们的坚强的毅力,火炽的爱国热情,对胜利的信心,自我牺牲的精神,和伟大的英雄气概”;作家刘白羽回忆:“当我看到为苏联(也为全世界)英勇尽忠,最后被法西斯捕获的,以奥列格、刘巴、邬丽亚、邱列宁为首的青年近卫军同志们英勇、慷慨走向刑场时,我忍不住我的热泪,我难过吗?不,我庄严而欢快的看到世界上产生了这样真正优秀的人物,这是共产主义的胜利。”刘白羽说:
看了他们,你不觉得你生在这一时代光荣吗?你不想向这些人走去,跟上他们吗?你不想你的兄弟姊妹像他们一样吗?你会相信这样人一定会战胜世界上黑暗势力,你会因而爱所生他的社会与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坚决为它斗争。“青年近卫军”给现世界制造出一个人的标准、也就是光明与幸福的标准,它留下的不仅是战时做一个人的榜样,而是永远做一个人的标准。我希望中国青年记着奥列格、刘巴,我们学习他们爱国主义的英雄主义,学习他们成为一个光辉的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冷战”在东亚地区开始转入局部“热战”;10月19日,首批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入朝作战。这一时期,苏联开始向中国大量提供军事援助,特别是在朝鲜作战的志愿军部队所需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因此,这一时期的中苏友好宣传便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紧密结合了起来,包括《青年近卫军》在内的各种苏联文学作品也成为了前线官兵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1952年10月14日,“聯合国军”为破坏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反击作战,在金化地区突然发起极为猛烈的进攻,我军在金化以北的上甘岭一带展开阻击战。是役,我军先后投入第15军、第12军和部分炮兵、工兵部队,以坑道为骨干,与野战工事相结合,实施步兵、炮兵、工兵等诸兵种协同作战,先后击退敌军营以上规模的进攻25次、营以下规模的进攻650余次,并通过数十次的反击粉碎了敌军的企图。至11月25日,我军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各参战部队涌现出了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伍先华、胡修道等著名的战斗英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程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文物参考资料》杂志刊登了一封1952年上甘岭战役期间,坚守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班的九名战士在致苏联克拉斯诺顿青年近卫军博物馆的信。信中称,他们在行军和战斗中,读到了青年近卫军的故事。至此,奥列格和他的同志们的名字,便活在了自己的心中。青年近卫军的英雄形象,激励着他们在战斗中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敌军的进攻。战士们写到:
青年近卫军英雄们做到了他们当时所能做到的一切,他们处在那样艰难险恶的情况下,而毫无畏惧地斗争到底,把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祖国。我们的情况和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是全副武装的战士,有组织、有领导、有广大的战友并肩作战。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应该比奥列格他们做得更多。
此情此景,恰如那首《青年团员之歌》: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青年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再见吧,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我们自幼所心爱的一切,宁死也不能让给敌人!青年团员们,武装起来奔向战场,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再见吧,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参考文献:
[1]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2]陈大可.无畏的力量介绍“青年近卫军”[N].人民日报,1949.10.28
[3]刘白羽.看了电影“青年近卫军”以后[N].人民日报,1949.11.6
[4]中国人民解放軍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6卷):抗美援朝战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5]郑延.朝鲜前线战士渴望文化食粮,欢迎大家捐送书籍[N].人民日报,1951.2.26
[6]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团某连某班.上甘岭战役的战斗英雄给苏联青年近卫军博物馆的信[J].文物参考资料,1953-8
[7]韩万斋.燃烧的旋律—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李洋晓(1992--)男,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史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