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芝
所谓探究,是指探究主体从未知到已知,探求事物真相、性质、规律的过程,是有计划的智力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历险过程。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
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就是主动性,所以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人。学生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作为教师应尽可能改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式,不断的保持和提高学生对探究学习兴趣和质量。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以以介绍写作背景、表情朗读、巧妙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如我在教授《春雨的色彩》时借用多媒体来引入课文。
上课伊始我引导孩子们可以闭着眼睛,也可以看着老师准备的大屏幕,静静地欣赏一首儿歌《小雨沙沙》。这样不但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美丽、安静的雨天氛围,同时也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这个生动的童话世界。
当然,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一则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甚至一片随风而落的秋叶……,都能成为语文教师引入新课的道具。
2.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忽视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要求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深刻思考的时间,没有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的剖析,这样的回答就是机械的。在教学中若能紧贴课文给出学生一个具有探究性的话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去剖析,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提升思维的层次。
在教授《春雨的色彩》時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春雨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从文中哪里发现的?
我认为认识一种事物,应该从最基本的外型上入手,孩子们会很快找到“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有的孩子可能会加入自己的感觉,比如细细的、凉凉的,看上去像帘子一样……这也是对文本很好的补充。接着我引发孩子们展开想象,想象下雨的场景,模仿春雨的声音,来丰富孩子们的经验世界。
二、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还以《春雨的色彩》为例,2-5自然段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它用三个小动物对话的形式来展示春雨丰富的色彩。这一部分看似很简单却蕴涵着丰富的信息,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被忽略掉,所以在此要充分打开孩子的思路。我主要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情中读,境中悟。就拿小燕子为例,很简单春雨在小燕子眼中是绿色的。可为什么小燕子要说是绿色的呢?孩子们就会充分展开想象,体会到小燕子的感受。为了增加孩子们课上的参与度,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读,加深孩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巧拨妙引,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方法。
1.捕捉“空白”点延伸
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
在《春雨的色彩》一课中,引导学生读和演之后,我引导孩子们更深层次的想象:在这场可爱的春雨中,还有没有其他小动物在躲雨呢?他们又会如何讨论春雨呢?孩子们的思路再一次被完全打开了,他们会化身为更多的小动物,去观察更多春雨后的景色。
2.扣住情境点换位
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关角色,或充当某些角色,去换位思考,学生便会主动、积极地学习、研究课文。
例如,在学生充分的想象了春雨的色彩之后,我提出:如果此时你是春雨,听到了大家的争论,你会怎么样呢?引导孩子们变化角色站在春雨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3.抓住模糊点探究
课文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抓住文中的模糊点、交代不明处大胆地去探究,去探索,直陈己见。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那些模糊点进行讨论,甚至进行辩论,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意识。
《春雨的色彩》一课课后有这样的问题:春雨沙沙沙,沙沙沙地下着,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春雨呢!春雨春雨,请问你愿意洒落到什么地方?春雨春雨,你为什么总也下不大?
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汇报交流,对于“总也下不大”的科学问题,在课上解决不了,就留作刻下作业,去查资料,去研究,去探索。
总之,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方式的探究学习,都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要有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意识。在探究中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观点,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