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洁 李春梅 马红茹
摘要:文章試通过对“30s单摇交替跳速度频率的技巧分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科学的理论训练依据,使其运动训练过程更加前沿化、最佳化、合理化。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测试法,对运动员完成30s单摇交替跳动作频率进行主导因素和外部因素分析,得出影响30秒交替跳速度频率的主要因素为:身体素质、身体姿势、摇跳频率、摇跳连贯性、绳具选择、训练策略与方法以及运动员的情感体验,从而为提高30s单摇交替跳速度频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30s单摇跳速度频率影响因素
近年来,跳绳运动在各国发展迅速,已由普通的大众娱乐健身项目发展成为了世界性的体育竞技项目,其比赛级别可分为世锦赛、亚锦赛及各国家跳绳锦标赛,与此同时我国跳绳水平也突飞猛进,在速度赛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例中国“无影脚”岑小林,2018年7月打破了自己保持的30秒单摇跳226(单脚113)的世界纪录,。本文将从速度赛中影响30秒单摇交替速度跳技术的外部因素和主导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主要从运动姿态、绳具选择、摇跳配合、身体素质、策略方法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研究。
1 研究目的
试通过对“30s单摇交替跳速度频率的技巧分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训练依据。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试验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3 结果分析
3.1 影响30s单摇交替跳速度频率的外部因素分析
3.1.1“优化30s单摇交替跳速度频率”的正确姿势分析
“单摇交替跳”是速度类跳绳的一种跳法,在跳绳过程中除了需要良好的力量、速度、动作频率、身体协调性等基础,还须掌握科学的“单摇交替跳”动作技术,即跳绳者目视前下方,两臂自然下垂至身体的两侧,大臂贴体,小臂自然端起,手腕带动小臂外旋,虎口向外挑起。跳绳时以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转动摇绳。此时身体稍前倾,缩短跳绳,使双手处于身体的重心偏下,跳绳过头不要超过4厘米为最佳。髋、膝、踝关节压紧,最大限度的降低关节的伸展程度。双腿适当靠拢,两脚尖向内靠,膝关节微屈。落地时的脚趾点地,并与地面的距离压低,恰好能通过摇绳。根据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F心=MV2/R=M∞2R=M(2π/T)从而得出W=、/F/MR。知:合理的姿势,半径越短速度越快。根据W=、/F/MR公式得出颈胸曲的适宜曲度都为63°-90°之间左右最合理。
3.1.2“优化30s单摇交替跳速度频率”的场地及绳具
跳绳运动中除了自身主导因素,外部制约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比赛中场地及绳具的选择尤为重要。绳具包括绳体和手柄,绳体有PVC跳绳、裸钢丝绳、竹节绳、尼龙绳等,绳柄比赛规定用德育龙牌SBL-I或者QX-101Z型号。经研究2018-2019赛季30s交替跳各分站赛前三名得出结论,绳体的长短、绳体材质的选择都是制约其速度和频率的关键因素。现各级锦标赛一般都选择用PVC地板和裸钢丝绳进行比赛,优点在于:地面平滑、摩擦力小、材质轻巧,空气阻力小,耐磨有张力从而较少了失误的概率。
3.1.3“优化30s单摇交替跳速度频率”的策略及方法
在优化30s交替单摇跳的速度频率上方法与策略也非常重要,例如:热身状态、呼吸节奏、抬脚高低、手腕摇动幅度等,都对提高频率和速度具有积极地意义。充分的准备活动使机体体温升高,神经系统兴奋,提高肌肉伸展性、柔韧性、关节灵活性、降低肌肉粘滞性,提高肌肉的舒张和收缩速度,促进机体内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合成以释放更多氧气,增加肌肉中氧的运输及供应,预防运动损伤。 “30s交替单摇跳”在运动中为提高成绩减小绳体运动半径,要降低重心导需采用胸式呼吸形式来调整呼吸的节奏,之外交替单摇跳中抬脚的高低及手腕摇动幅度也是制约速度频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2018-2019赛季30s交替跳对照试验发现:在“30s交替单摇跳”中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交替跳时脚底离地面仅有8cm--15cm距离,且速度频率较快。得出导致成绩不好的很大原因取决于:热身状态不从充分,呼吸不均匀,导致摇绳不圆滑,身体不稳定,以及交替跳脚离地面过高,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导致频率下降。
3.2 影响30s单摇交替跳速度频率的主导因素分析
3.2.1“优化30s单摇交替跳速度频率”的机体供能系统分析
30秒交替跳是在保证身体稳定前提下,手腕快速转动绳柄,带动绳体同时左右脚快速交互蹬地的动作,由于是时间短、速度快、强度大的运动项目,依靠磷酸原系统即( ATP-CP)的供能和糖酵解系统共同供能,根据每个人跳绳水平不同,其供能系统时间段也不尽相同,ATP和CP都是贮存在肌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和物。ATP在磷酸原系统中,是肌肉活动的
直接来源,运动开始时即(肌肉收缩时)ATP在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释放的能量可供肌细胞做功,由于肌肉中贮量极少,所以必须边分解边合成才能使肌肉活动得以维持,CP能十分迅速的分解合成磷酸和肌酸,并释放出能量。优秀的30秒速跳运动员在15-20秒左右其由磷酸原系统供能转化为糖酵解系统功能,一般在这两种系统混合供能下便可结束30竞速秒交替跳,速度跳的训练就要尽量消耗ATP-CP尽力减少糖酵解参与供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在高强度下提高30秒交替跳运动成绩。
3.2.2“优化30s单摇交替跳速度频率”自身相关因素
根据对新疆师范大学部分热爱跳绳的同学、老师及访谈中国“跳绳王”胡平生老师得知:影响“30s单摇跳”的主导因素为:神经类型反应性、身体协调性、稳定性、力量(核心、腿部、手腕)。在平时的练习中,短时间速度跳和力量的训练是发展运动员腿部交换频率最快的常用方法。由于肌肉收缩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快速交替兴奋刺激引起的,协调性、灵活性在神经系统高度支配控制着运动身体的每一块肌肉。因此,进行最高跳绳速度训练时首先进行神经灵活反应的相关训练,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例如:可采用助力性的训练方法、多元化训练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