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远见
今年在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三个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调要“加大西延、西十、西康、延榆高铁项目推进力度”。
网络歌曲《一票难求》,是网友根据陈百强的经典老歌《一生何求》改编而成的,歌词内容写实、戳心,道尽了无数异乡客春节回家买票难的无奈。作为曾经的“春运一族”,每当听到这首以吐槽春运抢票为题材的网络神曲,仿佛又回到了春运抢票大战的年代。
2019年春节前夕,我因有事需回陕南老家紫阳县办理,一同前往的还有回家陪父母过年的妻舅。短短两天时间,除了越来越浓的年味外,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家乡人民出行和回家过年的方式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2月2日,正是农历腊月二十八,往年这个时候西安城南客运站可以说是人山人海,购票大军一排就是好几百米长,候车室里大家蜂拥在一起,场面那真是蔚为壮观。今年春节,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售票窗口排队买票的人员明显减少,候车室也没有以前那么拥挤,几位操着家乡口音的老乡在一旁聊得正欢: “现在网络太发达了,坐在家里用手机就能轻松买票了,而且想买哪天、哪个时段,还剩余多少座位,在網上一目了然。”一位年轻小伙子兴奋地说道: “是啊,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哟,我们算是赶上好时代了。”另一个年长的老乡随声附和着,其他在场的老乡脸上都漾起了幸福的笑容。我和妻舅拿着身份证在自动取票机上轻轻一扫,就打印好车票登上了开往老家的大巴汽车。
舒适的大巴车平稳地行驶在西康高速上,车内有说有笑,乡亲们互相谈论着这一年的收获和得失,窗外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小轿车不时地疾驰而过, “这都是开着私家车回家过年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买个小汽车开着回家过年,已不再是难事”,一位触景生情的老者喃喃地说道。不到4个小时,汽车就到达了紫阳县高速客运站,这里同样也没有往年人头攒动的景象。在出站口刚好遇见了在县城公交公司上班的大姐夫,作为整天往返汽车站至火车站的老司机,他每年都在关注着春运的变化,谈起这些,感受最深,他说: “过去大多数人都选择火车回家,但‘一票难求的抢票现状令很多人只能‘望票兴叹。改革开放40年来,家乡交通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节回家的乡亲除了选择飞机、高铁这些快速高效的运输工具外, ‘空铁联运、 ‘公铁联运和‘水陆联运已成为新的回家方式,而且站和站之间都有直达的公交车辆,今年有的乡村还设有镇村摆渡巴士,作为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角色出现。”
回到家的当天晚上,二表哥两口子盛情地邀请我到他家做客,满满一桌子家乡菜,让我提前体验了过年的味道。二表哥的儿子在广州一家郑远元足疗连锁店工作两年了,这几年家乡郑远元集团公司推出的足疗保健产业,带动了几万人就业。谈到这一年的收入,满足感全写在小伙子腼腆的脸上。他感触地说,年轻人只要吃得下苦、弯得下腰,踏实肯干,啥行业都能干出名堂,他说自己准备过完年又赴广州工作。我友情提醒他是不是耍提前到车站把票买好,他说不急不急,都啥年代了还用去车站买票,现在美团旅行、携程旅游、同程旅游等旅游在线预订机构纷纷在其APP上都推出了春运抢票功能,购票者除了能在12306上购买车票,还可以在上述旅游预订机构等第三方渠道抢购火车票,进行捡漏,我在手机上一点,到时候想走就走。坐一旁抽着烟、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的二表哥说道,去年村里把公路又进行了维修和拓宽,就等着政府进行路面硬化了,到那时啥车都能开到家门口了,真真正正实现了“户户通”。
时间过得真快,回家两天很快就到了,真想留在家乡过年,可是老母亲和妻子、孩子还等着我回家吃团年饭,我只好告别二表哥一家,与一同到女儿家过年的二舅踏上了返回西安的汽车。我二舅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军人出身的他身体还算是硬朗,走在人流中的二舅背着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的是给女儿带的自己种的青菜,走进检票口,他把身份证往闸机上一放,然后看看摄像头,不到3秒,就完成了进站检票。人年龄大了就容易回忆往事,1990年代,二舅和众多农民工兄弟一样,年初奔向南方打工,年底回家过年,在他的记忆里,春运就是人山人海的车站、购票窗口长长的队伍、拖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以及拥挤不堪的车厢。有一年回家,他和几位打工老乡带着铺盖,轮流排队才买到车票。因为没有座位,只能坐在过道上,在车上摇晃了30多个小时才到家。
“是啊,那时候,春运列车坐椅靠背上、过道里、厕所里,全是人,一个厕所就可以挤进七八个人。”我也想起了那时在车站见到的情景。今年,我离开家乡已经有20多年了,每次回家都会有变化,回家的路也“越来越近”,从过去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现在只要4个小时,从“哐当”作响的绿皮火车到空调车,家乡人民春节的回家路,不仅仅折射着家乡人民春运出行方式的变迁,更印证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今年在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三个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调要“加大两延、西十、西康、延榆高铁项目推进力度”。我坚信,未来家乡人民春节回家“贴地飞行”的高铁梦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