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秦岭核心保护区范围扩大到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
近日,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将原条例“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名称对应修改为“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并对各保护区范围重新作了划分,将核心保护区范围由海拔2600米以上,扩大到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据了解,陕西对秦岭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辅之以生态功能集中连片保护,有利于野生动物在集中连片保护范围内栖息繁衍。修订草案对制定、调整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及建设活动作了规定,并在核心保护区内禁止除居民原有房屋和生活设施维修外的任何建设活动,增加了在一般保护区禁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等规定。
甘肃
兰州立足生态与创新建设城市副中心
日前,甘肃省兰州市新确立了“一心两翼”的城市发展战略格局,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起步区域,建设城市副中心。榆中生态创新城的三个先期重点项目近日已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集中开工,其中,创新城周边绿化提质增效项目面积达11万亩;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达21.6万平方米,总投资11.8亿元。据介绍,榆中生态创新城位于榆中盆地,规划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包括榆中县夏官营镇、城关镇和原三角城乡三个片区,距兰州主城区40公里左右,交通便捷通畅,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开发优势。
宁夏
计划今年完成国土绿化面积130万亩
宁夏今年将以推动大规模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提高森林覆盖率为主线,统筹协调山水林田湖革综合治理,计划完成国土绿化面积130万亩。据了解,今年宁夏将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聚焦国土生态修复薄弱点,在继续实施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绿网提升、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区域造林绿化等工程的基础上,启动银川都市圈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沿贺兰山东麓、黄河两岸、典农河沿岸,打造3条百公里高标准生态廊道,形成“纵贯三市、东中西布局、林田水相依”的都市圈绿色生态屏障。
青海
将向文化旅游市场乱象“开刀”
青海省将向文化旅游市场乱象“开刀”,从4月10日起,只要省外游客进入青海省境内,就会收到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文明旅游温馨提示”。针对文化旅游市场中存在的乱象,全省各市、州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将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依法落实旅游市场监管责任,重点对“不合理低价游”“黑店”“黑社、黑导、黑车”加大打击力度。西宁市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旅游旺季服务保障指挥部职能,海南、海北、海西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将联动市场监督、公安、運管等部门,对属地旅游购物店进行全面排查,着力对“痛点”问题进行整治,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新疆
阿拉山口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产品深加工重要基地
万吨级麦仓排列成行、高端纺纱车间机声隆隆、大型进口活畜隔离屠宰项目抓紧实施……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新疆边境口岸城市阿拉山口依托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深挖我国与中亚国家供求互补的资源产业和协同发展潜力,积极引进面粉、油脂、纺纱、肉类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人驻,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产品深加工的重要基地。截至2018年底,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已经成功引进陕西爱菊、河北金沙河、中信建设、金牧科技等从事绿色有机农产品进口、加工、生产、销售的多家大型企业,全年完成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6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950万元。
重庆
八大示范区成转型升级“领头雁”
作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市,在该市8个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带动下,正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向国家先进制造业重镇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据了解,2017年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批复,重庆有8个区被纳入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其中4个是重庆三线建设主要布局地,4个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两年来,示范区瞄准转型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行业龙头精准发力,探索各具特色的转型路径。8大示范区转型升级逐渐取得实效。据统计,2018年,示范区8区GDP总量增长7.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均高于全市水平。
四川
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9000万亩以上
农业大省四川今年将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完成462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划定,新增高标准农田380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0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左右。在“藏粮于地”方面,四川将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在今年6月底前,四川要完成全省2423个土地整理项目补充耕地核查,守好耕地保护“红线”。在“藏粮于技”方面,四川今年将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四川将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今年要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
贵州
20万亩耕地“休息”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2019年贵州省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将在开阳等13个县(市、区)开展20万亩耕地休耕制度试点,试点耕地每亩补助500元,累计补助1亿元。据了解,按照巩固提升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等基本原则,贵州本次休耕试点区域重点在坡度15°以上、25°以下的石漠化地区实施,每县开展1万亩至4万亩休耕制度试点。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减少农事活动、休耕期间禁止施用化肥和农药等方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方案明确,补助资金含耕地收益和管护补助,全部补助到休耕的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在操作方式上,分为补现金、补实物、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实行。
云南
原材料工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去年以来,云南省原材料行业坚持“两型三化”发展方向,持续化解产能过剩,优化传统基础产业,创新培育新动能,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2018年全省原材料工业主要指标再创新高,重点产品产量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原材料企业实现主营收入6317亿元,在2017年基础上净增892亿元,增长16.4%,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7.8%。规模以上原材料企业实现增加值1214.5亿元,同比增长18.4%,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6.6个百分点,自2013年后再次成为全省工业发展龙头。与此同时,全省原材料工业整体效益持续向好。规模以上原材料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18亿元,在2017年基础上净增193亿元,增长45.4%。其中,上缴税金351亿元,增长89.7%;实现利润267亿元,增长11.3%。
西藏
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以下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三区三州”中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关怀、全国各地的援助下,西藏各族人民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5.2%下降到2018年底的6%以下。其中,产业扶贫成为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产业扶贫中,西藏注重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贫困群众不离乡、不离土或者离乡不离土就能融入产业发展、增收致富。另外,随着交通、物流条件的改善,一些起步于“小、散、粗”的扶贫产业,正在借助科技和电商平台发生可喜变化。
内蒙古
森林覆盖率增至22.1%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森林面积达3.92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1%。内蒙古在全国占有重要生态地位,内蒙古生态建设任务繁重,近年来每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000多万亩,占全国生态建设总任务的九分之一。据了解,经过多年生态治理,内蒙古实现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连续“双提高”,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双减少”,巴丹吉林沙漠等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呼伦贝尔沙地实现沙化面积缩减、沙化程度减轻的较大转变,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34.7%,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形成生物固沙带。
广西
注资6亿元支持一流学科建设
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9年廣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安排6.21亿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广西特色、国内同类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据悉,一流学科建设资金资助对象为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科技厅和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布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通知》所确定的34个广西一流学科和25个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其中,一流学科的资助标准为:理工农医类学科1 500万元/个、人文社科类学科900万元/个;一流学科(培育)的资助标准为:理工农医类学科700万元/个、人文社科类学科500万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