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林
医院发生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感染事件, 具有较高的危害性,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和痛苦, 也提高了患者病死风险。因此,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1]。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在于密切注意感染源、容易发生感染人群。加强护理工作质量管理, 坚决执行科学合理的护理规范,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对于控制医院感染事件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在降低医院感染率中的作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有无开展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5 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5 例, 女20 例;年龄18~71 岁, 平 均年龄(42.3±9.6)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24 例, 女性21 例;年龄17~72 岁, 平均年龄(42.5±9.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和流程, 在操作前后佩戴口罩、洗手, 每日给病房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流通并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①由 科室各级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根据本科室的护理重点, 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 对于可能出现的医院感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最大限度控制感染发生情况。②依照《消毒技术规范》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建立健全相关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护理管理制度, 完善重点科室与病室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制定与管理制度相配套的护理质量评分考核标准,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及量化评分, 落实与岗位职责挂钩的经济奖惩制度, 对于未能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操作, 感染率未能达标的个人及科室予以相应的经济处罚。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和防范医院感染的技能, 定期开展专业知识研讨会, 促进护理人员对于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重要性的认知程度, 全面提升自身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意识以及技能操作水平。④利用医院内部的网络系统收集和处理每个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根据分析结果对各科室的医院感染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按照奖励与惩罚制度给予相应的奖惩。⑤定期对病室进行消毒和打扫, 确保空气流通、清新;定期对医用物品和器械进行消毒, 护理人员在使用前须严格检查核对物品包装及其有效期, 对于医疗废物进行集中销毁处理。⑥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准确了解本科室出现医院感染的特征, 充分掌握患者菌群失控导致抵抗力下降的相关情况。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 提高其防范医院感染的自觉意识和能力。⑦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手部卫生护理知识, 在洗手池旁张贴规范的洗手操作宣传图, 便于护理人员与患者采用正确方法洗手, 将触碰式水龙头更换为感应式水龙头, 减少接触和感染。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依照《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及“消毒隔离质控评分标准”评估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和医疗废弃物处理达标情况;月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消毒隔离质量越高)[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 P=0.026 <0.05)。见表1。
表1 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和医疗废弃物处理达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和医疗废弃物处理达标率分别为100.00%(45/45)和95.56%(43/4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27/45)和82.22%(37/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月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月消毒隔离质量评分为(98.34±0.19)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4± 0.6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率, 不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所承受的痛苦, 而且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4]。预防医院感染是所有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重点狠抓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5-8]。通过强化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最大限度地消除可能引起感染的不利因素,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可以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改善临床医疗工作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和医疗废弃物处理达标率分别为100.00%(45/45)和95.56%(43/4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27/45)和82.22%(37/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消毒隔离质量评分为(98.34±0.19)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4±0.6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充分证明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 通过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可有效提高消毒质量、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和医疗废弃物处理达标率, 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