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帆 刘泽民 刘建标
摘要:为解决定医院内外部存在的雷击隐患,依据GB50057-2016、GB50343-2012等规范,对医院外部运用竖接闪针、敷设接闪带、共用接地,内部运用屏蔽、等电位连接、装设接闪器等措施对大楼作出整体的防雷方案设计。减少雷电对楼内人员及设备的损害。
关键词:医院;雷电;方案设计;接闪器
医院是一个人员集中,设备多且精密的场所。发生雷电时,楼内的人员比较容易遭受雷击或因雷击产生的间接危害,比如因雷击引发的火灾,输氧设备、手术照明设备等的暂停工作,通讯的中断等等;尤其在住院部,有一些重症患者或行动不便的病人在产生危险时几乎没有逃生的能力 ;医院里微电子设备特别多,这些设备在感应雷、雷电波侵入的情况下会出现诸如系统故障、数据丢失、错误动作等一系列状况,这些故障引起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因此,务必做好防雷工作,确保整栋大楼处于一个
1 医院外部防雷设计
1.1 接闪器设计
医院通常利用屋面明敷设计敷设接闪帝,并形成闭合回路:明敷接闪带与棱顶暗数接闪网、暗数接闪网与楼顶压项板内钢筋焊接成电气通路,并与该建筑形成一个完整的接闪系统。
1.2引下线的设计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引下线。
1.3接地装置的设计
通常利用建筑物的垂直地桩作为自然接地装置,并将建筑的桩基础、承台,水平地梁内的
钢筋均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全闭合的环形地网,基础接地应预留相应的电梯预留接地接地装置应与电梯共用一接地系统,其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按50H2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确定,不应大于按人身安全所确定的接地电阻值。
2 电梯内部防雷设计
2.1 机房屏蔽
首先将机房中的结构钢筋在相交处采用电气连接,比如通过紧密接触或铁丝绑扎,让大多数点做到自然连接,并与金属门窗框焊接,初步构成一个屏蔽金属笼;然后为了达到更加好的屏蔽效果,在金属门窗上分别加装金属网并与门窗框进行电气连接,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笼。在机房内沿墙壁四周再做一圈保护接地环,沿该接地环每隔一定距离与屏蔽笼上的结构钢筋进行有效的电气连接。将各数字设备的外壳就近与接地环连接,交流电源的保护地线也要与接地环相连,对信号电缆加装屏蔽护套并让其连接闪地环和设备外壳。
2.2 等电位连接
在总配电房和机房内敷设等电位连接带,机柜、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外壳和机架、计算机直流地、防静电接地、金属屏蔽线的线外屏蔽层、交流地以及SPD接地端等都尽量近的连接到此连接带上且所有设施管线和电缆都从接地基准点附近进入到大楼信息系统,所以等电位连接网络采用S型星型结构。
2.3 电源系统
电源由市电引入,当雷击于电网附近或直击于电网时,能够在线路上产生过电压波,这种过电压波沿线路传播进入户内,通过交流电源系统侵入设备,造成设备的损坏;雷电过电压波也能从交流电源侧或通信线路传播到直流电源系统,危及直流电源及其负载电路的安全[10]。
2.3.1电源一级防护
在总配电房电源低压端的五组线路分别并联安装一级电源防雷器,要求具有状态指示功能,所以加装间隙型SPD。
2.3.2电源二级防护
在各楼层的配电箱分别安装二级电源防雷器,要求做到同流容量大、限制电压强、泄露电流少和响应时间快,同样要求具有状态指示功能并且无续流和插入损耗。
2.3.3电源三级防护
在微机机房、监控系统、收费系统等设备前安装SPD。
2.4 信息系统
信号线路是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号电路中电子设备的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容易遭到暂态过电压的危害,因此要对信号线路采取过电压防护措施[10]。
防止雷电流沿电话线进入设备;
对所有的信号防雷器通过电子开关进行接地处理,防止电压对信号产生的干扰。
SPD具体安装情况如下:
(1)在总配电柜入线处安装通流量大的阀型SPD作为一级防护;
(2)在各层配电箱处安装30kA浪涌保护器;计算情况如下:
取安全系数Ks=1.3,感应雷电流取最大电流
(3)LPZ1与LPZ2連接处安装压敏电阻SPD作为第三级防护。3 结语
医院是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人员聚集地,且内部包含许多重要的医疗及电子设备,所以,医院的防雷非常重要。本设计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对定医院住大楼进行了外部和内部的防雷设计,主要包括外部的接闪针架设、接闪带敷设、引下线及接地装置的设计,内部的机房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源和信号系统的防雷器安装等,通过整体的防雷设计初步达到对大楼的防雷保护要求。但是,防雷保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雷电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理论要联系实际,防雷设备安装后,可能仍有不少的漏洞,要结合使用情况进行不断的改进,使建筑的安全,设备的安全,人身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要定期检测防雷装置和接地电阻,加强对防雷知识的宣传,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陈渭民.雷电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51-153.
[2]李祥超,姜翠宏,赵学余.防雷工程设计与实践.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3]张义军,陶善昌,马明.雷电灾害.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4]GB50057-2010《建筑防雷设计规范》.2010.
[5]杨仲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基础.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6]刘兴顺.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梅卫群,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8]吴薛红,濮天伟,廖德利.防雷与接地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9]杜连书,杜丞香.接闪引下线的设计与施工[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
[10]张小青.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4: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