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党媒微视频《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的叙事策略

2019-09-05 04:57朱婧敏
新闻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党媒受众北京

朱婧敏

【关键词】党媒微视频;中国一分钟·地方篇;叙事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讲话中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建立现代传播体系。传统媒体高度重视媒介融合发展,党媒微视频就是在融媒体背景下发展成为传播党和政府新闻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追求“时、度、效”的特点为党媒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契机。

从2018年10月1日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合作,联动各地推出《中国一分钟·地方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中国一分钟》项目负责人张意轩表示,选择“一分钟”的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日新月异的成就,来自每一分钟;中国人与日俱增的获得感,体现在每一分钟。[1]可见,以一分钟这一相对较短的时间长度来衡量中国各地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具体可感且有特殊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微视频《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的叙事策略,探究其创作理念,以期为党媒微视频的策划制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党媒微视频《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的播出效果

《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系列微视频以一分钟为时间维度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繁荣景象,每个微视频都是一个地方杂志,展现了各地文化的独特风韵。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每集视频在推出后不到半小时,阅读量就达到“10万+”;在微博平台,截至10月29日,#中国一分钟#的话题阅读量已超过7.3亿;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网站及APP等纷纷转载,各卫视频道聚焦;同时,视频还在各地的户外大屏、机场大屏、地铁和公交系统屏幕等多处线下渠道循环播放,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

从播出方式来看,《中国一分钟·地方篇》以系列微视频的形式呈现,每次只推出一集,给受众留有悬念和期待感。在《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系列微视频播出之后,来自不同地区的受众纷纷给予反馈,对这系列微视频给予高度评价。例如四川的网友普遍认为,《四川一分钟》从各个角度描述了成都,事例很有代表性和感染力。来自河北的网友则认为家乡遇到很多发展新机遇,希望她能早日崛起。即时互动和实时参与增加了传受双方之间的联系,对作品即时的评价也有利于传播主体对内容的调整与完善。

二、党媒微视频《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的叙事策略

《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系列微视频以一分钟作为量化标准,介绍了中国各地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发生的变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俗等方方面面。本文以该系列的部分微视频为例进行叙事策略分析,探讨其在创作和策划过程中的创新之处。

(一)叙事主题:多元特色,个性鲜明

主题是拍摄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吸引人的主题是微视频成功的关键。因为相异的主题影响着拍摄角度与摄制手法,从而影响着观众的情感共鸣。选定了作品的主题,就确定了系列微视频的基调和方向,并且好的主题有利于整部微视频的创作,其创作亮点和制作细节均源于所设定的主题。《中国一分钟·地方篇》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短视频,均以宣传地方特色、展现地方形象为目的,体现不同地区个性鲜明的特点。

《北京一分钟》以北京在一分钟内发生的变化为中心展开叙事,该微视频由点到面全方位展现城市风貌,突出“京典传承”这一主题,表达了京韵源远流长的美好,从古韵和现代相结合的角度塑造城市形象。

内蒙古的少数民族地域风情让祖国变得多姿多彩。《内蒙古一分钟》中,微视频主要展现的是草原风景、特殊地理环境所带来的社会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守望相助”这一主题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对内蒙古人民的肯定与期待,也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互帮互助。

由此可见,《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的主题依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而确定,个性独特,系列微视频运用具体细微的案例增强了受众的记忆。

(二)叙事结构:并联为主,元素整合

《中国一分钟·地方篇》主要运用并联式叙事结构来展现作品主题。并联式叙事结构强调微视频的内容之间没有前后连贯的必然联系,不存在时间的发展顺序,也没有特定的人物贯穿始终,其是对不同的资料信息内容进行整合,继而从不同的角度对微视频的主题加以呈现。

《北京一分钟》时长为1分49秒,虽然时长远短于纪录片,但其内容是角度多元、简洁丰富的。视频内容体现在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社会保障、经济发展、风土人情五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特色元素,将这些元素衔接在一起,强化了受众的视觉感受和对北京的印象。

《西藏一分钟》与《北京一分钟》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向,板块的划分也和其他地区略有不同,其主要介绍的是西藏与外界的联系,受众可以清楚地了解西藏的民族风情和特产。此外,藏羚羊全速奔跑的场景,为这一微视频增添了活力气息;唐卡画师一分钟勾勒一两笔的严谨与享受,展现了西藏缓慢的节奏;锅庄舞者潇洒起舞,也传达出西藏不可多得的浪漫情怀。

可见,叙事结构虽为并联式结构,但是每一个微视频依然会根据地区特点采用不同的依据划分板块,从而更加确切地描绘出地域景象。

(三)叙事语言:精准细微,具体可感

微视频的叙事语言一般包括画面、音乐音响和有声文字等语言形式。

《北京一分钟》省略图片或视频的解说词,采用整体统一的字幕加以标注,在画面偏下位置配以“一分钟”开头的简洁描述,清晰明了。字幕中的多数描述都包含数字,将北京各领域的成就量化为一分钟内发生的细节,使受众对北京的快速发展获得真实、具体的感受。在字幕语言中,创作者还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形式上整齐划一。

從听觉角度而言,《北京一分钟》根据内容节奏配乐。视频开头使用京味音乐,带领受众走进北京;第二部分介绍北京各领域的发展变化时,选择了节奏感强、明快、高亢的音乐,给受众心潮澎湃的感受;第三部分介绍倾听鸽哨、跟随匆匆步履、触摸千年风韵、续写崭新约定时,音乐变得舒缓悠长,给人流连忘返之感。

猜你喜欢
党媒受众北京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浅谈互联网“党媒”新闻队伍建设和创新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