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神经科,江苏 南京 210015)
脑卒中通常被人们称为“中风”,是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在临床方面,脑卒中会引发患者脑功能出现弥散性或者局灶性的缺失,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癫痫[1]。对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患者需要紧急抢救治疗,因此,护理干预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患者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就综合护理模式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其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4年2月-2019年2月在我科治疗过的94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了干预组和常规组。94例患者均无家族癫痫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干预组47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在39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56.5±4.6)岁。常规组47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在41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57.5±3.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抢救治疗的同时,对常规组釆用一般护理。干预组予综合护理,主要包括:①观察护理:收治患者以后,将其及时转入监护室,加强呼吸、血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的检测,注意和记录指标的变化,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2]。②安全护理:注意患者体位的调整,头部偏侧,关节部位需要加以保护和固定,防止损伤。③呼吸道护理:由于患者发病以后,大量分泌物会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要对患者进行插管吸氧处理,避免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窒息等情况[3]。④心理护理:与家属进行及时沟通,询问患者的相关情况,并向家属介绍与该疾病相关的注意事项,减轻心理负担,顺利接受各项治疗,以改善预后。
1.3 观察指标 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标准对两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分析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对比(Mean±SD,分)
护理后,干预组生活能力评分(76.83±6.52)和运动能力评分(89.03±6.15)明显要优于常规组生活能力评分(51.97±1.89)和运动能力评分(64.91±6.27),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见表1。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14%,且多发于脑卒中急性期,少部分发病于脑卒中恢复期。当癫痫发作时因脑缺氧易引发脑水肿,对神经元造成损伤,肌肉的急速抽动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4]。本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后,干预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明显要优于常规组,两组具有差异性,P<0.05。对于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而言,一般护理可能有所疏漏,而综合护理模式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便于对患者及时实施抢救治疗;安全护理的应用,便于在患者发病时,对患者提供及时救助,避免造成身体损伤;心理护理的应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从而促进治疗的顺利实施。综上,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开展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综合护理,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