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雯静,姚书兰,甘弘利,杨春,秦佳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术中患者体温变化是影响手术安全及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报道显示[1],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约为50%-70%,体温在34oC-36oC时,被称为轻度低体温。术中患者体温过低时,可引发机体应激反应,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中给予患者体温护理干预,做好低体温预防工作,能过显著减少低体温发生。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低体温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80例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纳入标准:均自愿参与;无精神疾病史或认知感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中途退出者。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2岁-60岁,平均(45.31±1.23)岁;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0岁-60岁,平均(45.33±1.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做好抢救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叮嘱注意事项,配合医师完成手术。
观察组:实施术中全程加温干预,具体为:(1)心理疏导:术前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患者情况,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通过术前访视,面对面交流,缓解陌生感,降低心理压力,从而减轻精神因素导致的冷刺激阈值下降。(2)温度控制:调整手术室温湿度,减少机体散热,温度控制在22oC-24oC,湿度控制在50%-60%。将输注液体及血制品适当加温,输血温度应在32oC-36oC。(3)减少体表热度流失:加热消毒液至38oC,减少热度散发;采用手术薄膜粘贴手术切口裸露部位,减少术中无菌单刺激皮肤;手术时间较长且体腔暴露时间长的患者,给予38oC盐水纱布进行擦拭,冲洗液也需加温至38oC。患者身下铺设循环水变温毯,保持体温恒定,给予患者四肢充气式保温毯覆盖,提高皮肤温度,隔离体表温度向周围环境扩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体温情况,时间节点为:麻醉诱导后、术中切除病灶、手术完毕、复苏完毕,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术中各时间点体温比较(Mean±SD)
观察组麻醉诱导后体温、术中切除病灶时体温、手术完毕时体温及复苏完毕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外科手术中,受手术时间及麻醉等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出现异常,导致低体温发生。报道显示[2],轻度低体温可对免疫功能造成直接影响,增加伤口感染几率,减弱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物质活性,抑制凝血功能,增加术中出血量。在本次研究中,对部分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但经过医护人员针对处理,未发生严重后果。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体温护理,是降低低体温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常规护理中,对体温护理较为常规,针对性不强,且未关注患者心理因素对体温的影响,导致护理效果不满意[3]。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观察组全程加温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诱导后体温、术中切除病灶时体温、手术完毕时体温及复苏完毕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术中全程加温,能够有效保持患者体温稳定,降低低体温发生。通过调节室内温湿度,放置循环水变温毯,覆盖充气式保温毯,有效减少体表温度发散,维持体温,同时对术中输注液体进行加热,避免对患者造成冷刺激,进一步有效控制体温,从而减少低体温发生。
综上所述,术中实施合理的低体温预防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确保患者体温维持较为平衡状态,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