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学林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苏州 215000)
手术方法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症的常用手段,以往多选择应用开腹术式治疗,但因具有术后恢复慢、切口大等局限性,导致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1]。伴随近几年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腹腔镜技术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因其能有效克服开腹术式的局限性,所以深受患者青睐。故本文以我院接收的急性阑尾炎者92例为对象,经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现做分析归纳如下。
1.1 基线资料 病例研究时段取自2017年4月-2019年1月,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急性阑尾炎者92例的临床资料;排除伴凝血功能障碍、手术禁忌证者。在对比组46例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8-69(47.6±2.5)岁;2例坏疽性,27例化脓性,17例单纯性。在实验组46例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29-70(48.4±2.6)岁;4例坏疽性,26例化脓性,16例单纯性。对比被选对象的基线资料,组间可相比(P>0.05)。
1.2 方法 对比组行开腹术式治疗,于硬膜外麻醉后,在患者右下腹麦氏点做一切口,其长度为5 cm,对腹腔进行探查并将其阑尾根部找出,对动静脉结扎后在阑尾基底部5 cm位置把阑尾切断,予以常规电凝止血,然后用8字缝合法进行对残端处理,把阑尾取出后予以切口缝合,术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实验组,予以全面诱导,行脚高头低位,做一弧形切口于脐部上缘1 cm左右位置,并将其看作观察孔,行气腹针穿刺,构建人工CO2气腹,把腹腔镜置入。分别做切口于阑尾所在处(辅助操作孔)和耻骨连线中点(主操作孔)。行腹腔探查后,对病变位置进行明确,必要时对腹腔内分离粘连部位和渗液予以清除。应用抓钳将阑尾尖端系膜边缘夹住后把阑尾提起,对四周粘连组织分离,用超声刀对阑尾系膜钝性分离,然后用分离钳把阑尾根部夹住,在距阑尾根部0.5 cm处用圈套器套扎,将阑尾电凝离断,把阑尾置于标本袋内并从主操作孔取出,将气体排出,应用可吸收线对切口进行缝合,术毕。
1.3 观察指标 比较对比组与实验组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的处理可应用软件SPSS 23.0,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组间结果,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组间结果。P<0.05为统计学有差异。
对比组的术中出血量多于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实验组(P<0.05),见表1。在对比组中,有36.96%(17/46)者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腹腔脓肿和7例泌尿系感染、2例切口感染和5例肠梗阻。在实验组有6.25%(3/46)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泌尿系感染,1例肠梗阻。经比较,实验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比组(χ2=12.522,P=0.001<0.05)。
表1 对比手术情况(Mean±SD)(n=46)
在外科疾病中,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常见症,其发病机制和细菌感染、血供障碍与阑尾管腔狭窄等相关,临床表现包括呕吐恶心、右下腹痛等。手术方法是临床治疗此疾病常用手段。开腹术式疗法是以往临床常用手段,但因有术后恢复慢、手术创伤大等局限性,严重影响患者机体恢复和预后,导致治疗疗效不理想。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术式,其具有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恢复快等优势,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感,加快患者机体恢复[2]。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急性阑尾炎者92例为研究对象,从上述结果分析中得出,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用于对急性阑尾炎者的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改善患者病情,住院时间缩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之,对急性阑尾炎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能加快患者机体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