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科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分析

2019-09-05 09:34:54阮静莹陈志祥王琦珠徐芸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2期
关键词:精神科关怀医护人员

阮静莹 陈志祥 王琦珠 徐芸

650224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云南 昆明

近些年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障碍疾病就诊个体逐渐增多,精神障碍患者可出现自伤、自残等行为改变,同时伴有焦虑、躁动、自卑等心理活动异常[1]。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精神科疾病患者68 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联合人文关怀管理患者,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精神科疾病患者68例,分为两组各34例。试验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20~65岁,平均(35.12±1.22)岁;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12 例,狂躁症7 例,抑郁10例,精神发育迟滞5 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 例,年龄21~66 岁,平均(35.15±1.21)岁;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12例,狂躁症8例,抑郁8例,精神发育迟滞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排标准:⑴病例选择标准:本研究经本院、患者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入院后,医师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相关检查,确定患者均符合相关精神科疾病临床诊断标准。⑵排除标准:①排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②排除语言理解功能障碍患者。③排除合并交流障碍患者。

方法: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态度亲和,进行自我介绍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并循医给予患者用药指导,患者用药后检查患者口腔,避免患者藏药;根据患者营养指征变化情况给予患者饮食指导,保证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各项营养指征平稳。⑵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文关怀护理。①精神科医护人员小组学习“人文关怀”相关内容:列举临床典型案例,促使精神科医护人员认识到人文关怀对精神科疾病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从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②环境人文化关怀管理:请专业清洁人员定期对病房地面、床上用品进行清洁和消毒,从而为患者提供洁净的病房环境,避免病房内有尖锐物品,从而防止患者出现自杀、伤人的意外事件。于精神科走廊、病房内放置疾病宣传栏、绿色植物,每日清晨、夜间临睡前播放节奏和缓的音乐,为患者创建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在实施临床护理操作前向患者介绍护理计划,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实施相关护理操作。每日查房,与患者沟通,及时解答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担忧,列举临床治疗有效案例,给予患者安慰与信心,促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尊重与理解;对于抗拒治疗、甚至出现自杀、伤人倾向患者,精神科医护人员在自护的前提下应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在确保患者、医护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家庭社会支持护理。④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组织患者进行集体学习,纠正患者认知错误,提升患者负面刺激事件处理能力,并鼓励、引导患者以积极的、乐观的态度面对自身疾病。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24 h 后、1 周后、2 周后不同时间段症状自评(SCL-90)量表得分情况,SCL-90 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应激反应对诊疗护理影响越大。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1周后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越高。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不同时间段SCL-90 量表得分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SCL-90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同期SCL-90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不同时间段SCL-90量表得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干预不同时间段SCL-90量表得分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干预前 干预24 h后 干预1周后 干预2周后对照组 34 3.11±0.22 2.45±0.15 1.85±0.11 1.43±0.08试验组 34 3.12±0.21 2.12±0.12 1.45±0.08 0.98±0.04 t 13.452 12.231 11.815 10.126 P>0.05 <0.05 <0.05 <0.05

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护理干预1 周后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6.56±1.32)分,对照组为(61.34±1.04)分,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56,P<0.05)。

讨 论

精神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给予人文关怀,即要求护理人员在实施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即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落实相关护理操作,同时关注患者住院期间生理、心理变化,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和心理特征,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使患者入院后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尊重[2]。医护人员在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过程中应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精神科疾病患者往往在疾病因素的影响下,担忧自身疾病,且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负面心理情绪又反作用于患者机体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从而降低患者机体耐受能力和临床诊疗依从性[3-4]。精神科人文关怀的实施对提高医护人员赢得患者信任,建立友好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同期SCL-90 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在精神科患者护理管理中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精神科关怀医护人员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01-22 13:50:58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声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28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