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打造媒体新生态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融合发展的新探索

2019-09-05 15:22葛素表
传媒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新华社生产

文/葛素表

创新确实是一个很令人激动的词汇,但实际上,创新是件不容易的事。在现实中,如何实现从亮点式创新向常态化创新的转化是一个难题。为此,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成立了专门从事创新的团队,每个编辑记者都要跟踪移动互联网最新探索,由此组合成创新兴趣小组。

两年前,笔者参加了澎湃新闻三周年的活动。今年7月19日参加了澎湃新闻五周年举办的峰会,感觉非常亲切。两年来,新媒体的快节奏让我们的记忆是那么清晰,仿佛相聚就在昨日;两年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与澎湃新闻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携手并进,甘苦与共。

什么是好的融合产品?

首先,笔者与大家分享一个数字——30亿。

2017年10月26日,伴随着最后一条微信在朋友圈发出,新华社“点赞十九大 中国强起来”系列互动活动的参与人数定格:接力5.12亿人次,点赞1.2亿人次,页面浏览量30亿次。同时,该互动活动以2亿人次扫码创造扫码关注党代会纪录,以1.2亿点赞量创造党代会点赞量纪录。一项新的互联网纪录诞生了!

回顾一下这项纪录诞生的过程:2017年8月28日,新华社总编室召开年度创新培训会,经过头脑风暴,明确以音频为突破口,抓住十九大关键节点推出轻应用;9月25日,组织召开“十九大新媒体报道汇报会”,明确通过共享单车的使用场景推广音频报道;9月27日,召开产品设计汇报会,明确增加新华网与中国邮政合作设计的网上党代会首日封,丰富报道内容。

按照计划,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通过遍布街头巷尾的黄色单车、绿色邮筒和悦耳动听的音频、音乐,共同构成一张连接网上网下、打通虚拟与现实的崭新传播网络,为十九大的新媒体报道打开了新思路、创造了新空间。

这个活动也创造了多项第一次:第一次邀请党代表、公众人物和网友在线诵读党代会报告;第一次以“进入新时代”为主题组织网友互动活动;第一次用互联网技术推出党代会纪念首日封;第一次将重大报道与线下扫码活动有机结合产生重大影响;第一次大规模以音频为主打形态开展重大报道。

这次报道尝试,也为我们找到了融合报道好产品的参考标准,那就是:“可互动、可体验、可分享”的产品,才是媒体融合时代好的新闻作品。传统的“我说你听、我做你看”的单向传播已经成为过去时,如何让受众参与,让读者的心和我们一起“澎湃”,才是检验报道效果的试金石。那么,如何理解“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呢?

第一,“可互动”的关键不仅是互动什么,更要重视如何互动。社交媒体的互动规律,不是深度、多维、多元的“座谈式互动”,而是简洁、简练、简单的“广场式互动”。这个报道采取的“强议程、低门槛、广覆盖”的传播策略,为社交媒体“可互动”传播规律探索了有效路径。

可见,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受到政策和教育技术发展的双重影响。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又需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建设现状,预测新教材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新教材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第二,“可分享”的要义是构成传播闭环,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传播红利,让阅读者成为二次传播者,让新闻自动找到下一位读者。“点赞十九大 中国强起来”充分挖掘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各具特色的传播优势,先后邀请各界代表108位,录制音频200多段。广泛的代表性形成大大小小、交叉互联的传播圈,形成了正能量的“排浪式传播”。

第三,“可体验”的核心不仅要让受众“身临其境”,还要让观众“参与其中”。让先进技术为体验服务,让场景设计以人为本,把复杂变得简单,把笨重变得轻巧,把遥远变得亲近,把严肃变得亲切。

实现这“三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脑力、眼力、脚力、笔力缺一不可。只有坚持守正为本、融合为先、创新为要、践行“四力”,才能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系统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才能让融媒体报道有跨越式进展。

今年以来,新媒体中心制作生产的阅读量过亿的融媒体产品已有16个,其中有关于上海快递小哥的报道《这位快递小哥把自己寄到了人民大会堂》,阅读量超过2个亿。

新闻报道如何实现常态化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主旨演讲中说:“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

新闻报道同样如此。创新确实是一个很令人激动的词汇,但实际上,创新是件不容易的事。在现实中,如何实现从亮点式创新向常态化创新的转化是一个难题。为此,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成立了专门从事创新的团队,每个编辑记者都要跟踪移动互联网最新探索,由此组合成创新兴趣小组。近年来,中心结合重大主题,推出了一些现象级产品,使创新成为常态。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社领导的带领下,中心创作了《真理的光芒》微政论片,创新叙事方式,梳理萃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达成刷屏之效,网民说:“凝聚力和引领力来自思想的魅力。”

创新要紧紧围绕大事、大局和社会热点,体现正能量,激浊扬清,才能在众说纷纭中一锤定音。网络空间信息庞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以协助编辑记者在海量数据中智能发现肉眼看不见的新闻。2018年,新媒体专线关于假协和医院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社会发反响。通过网上的数据搜索,发现网上的协和医院有1700多家,采访北京协和医院的领导,说他们也很苦恼这个问题,全国只有三家协和医院是正规的,市场上售卖的标有协和医院的所有商品都是假的,他们也没有办法处理这件事。我们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发现很多地方的性病、皮肤病医院多以某某协和医院名字招徕患者。在事实确凿、精心编辑的基础上,我们播发了《部分医院“傍名牌”调查:一搜协和医院,蹦出1700多家》一稿。稿子播发后,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超过300万,媒体采用超过300家。这条稿子就是传统采访和数据搜索结合的结果,是科技手段提升了记者的“眼力”,让记者看得更远、更深、更透。

建设智能编辑部的新探索

人工智能被誉为开启未来的神奇钥匙,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人工智能能帮助我们媒体人实现见所未见、能所未能,能帮助我们自动发现新闻线索,自动生产视频新闻,当然还要人来指挥和审核。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作为世界首个智能化编辑部的试点单位,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正加紧推进,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它的核心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新闻生产,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人机协作为特征、以大幅提高生产传播效率为重点,对新闻生产全环节、全流程进行系统化再造。这是新闻生产领域的一场工业革命。

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率先推出引发世界关注。在去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发布了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它实质上是一个栩栩如生的仿真数字播报员,背后是语音合成、唇语合成、表情合成和动作合成4项核心技术的强力支撑。只要输入文本,它就能24小时不眠不休地自动生产视频、播报新闻。目前AI合成主播播报新闻已实现量产,参加全国两会、世园会等重大报道,生产视频5000余条,日均30余条,自动生产模板不断丰富。AI合成主播能输入中文多语种播报,可以在外宣和地方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这个“主播”不仅具有深度学习的能力,还可以站立、打手势等,而且还有了个新搭档——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在声音和图像两大引擎上有了很大的优化和突破。

中国最大的短视频协作生产平台:从“现场新闻”到“现场云”。记者转型喊破嗓子,不如做一场现场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只要拿起一部手机就能发起一场全息直播。“现场新闻”运用“云加端”的理念,“云”就是随时可以调用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器,“端”就是我们的智能手机,“云+端”是对普通人的赋权赋能,把电视直播从专业机构的手中解放出来,淘汰了摄像机、转播车、演播室等环节,是对传统电视生产方式的颠覆,实现了“采集端无处不在、接收端如影随形、体验端身临其境”的效果。

“现场新闻”吸引主流媒体纷纷效仿,但面临缺人缺钱缺技术的困境,我们又将新华社客户端的“现场新闻”功能,单独封装了一个技术软件包——现场云,向全国媒体用户开放,只要开通一个账号,拿起一部手机就可以发起直播,让用户轻松拥有全息直播能力,一步跨入全息直播时代。目前现场云在中国境内有3300多家机构用户,每天发起500多场直播,可同时在用户自有终端和新华社客户端进行展示。

中国正在大踏步进入5G时代,风口在哪里?现在业界最大的共识是短视频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现场云正抢先布局5G时代,正在由中国最大的新闻直播协作平台转型为最大的短视频协作生产平台。

视频生产领域的革命:“媒体大脑”批量智能化生产。“媒体大脑”是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具有智能采集、智能语音、人脸识别、版权监测、MGC(机器生产内容)等功能,使新闻场景下的应用和服务更加智能化。其核心是智能化自动化地生产视频,其中包括自主发现线索、自动化混剪、自动化后期制作,当然创意和审发还是人机协作的。“媒体大脑”一发布,即生成了中国首条MGC(机器生产内容)新闻。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媒体大脑“Magic”大显神威,机器生产世界杯短视频新闻37581条,最快一条生产仅耗时16秒,在全网实现了1.16亿次播放。

今年两会期间,“媒体大脑”推出《一杯茶的功夫读完6年政府工作报告,AI看出了啥奥秘》《携号转网、便利店、同心圆,AI读了这些新词后“内心”有啥变化?》融合报道产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炼为6个关键字。采取“动图+短视频”的全媒形式,总结今年报告的新词汇,让受众各取所需,迅速了解报告精华,浏览量过亿。

时政动漫生产平台:像做PPT一样快速生产动漫短视频。动漫是重要的新媒体报道形态,但存在生产耗时耗力、技能门槛稿等局限。为此,我们研发了时政动漫生产平台。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包含智能手绘识别、语音合成等多项核心智能化技术,可以让编辑记者像做PPT一样,快速高效生产动漫短视频。原来我们做一条动漫视频至少要三五个工作日,现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通过它大概五六个小时就可以学会。

大型报道的便携式操作:5G手机、AR眼镜等成功应用。在今年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成功对记者会进行了5G手机全链条直播:由5G手机发起,5G网络传输,5G终端呈现。记者使用一部5G手机,借助5G网络实时传输,超高清画面在5G网络环境下即时呈现。用户在手机端便可观看,感受5G手机高清拍摄带来的实时传播新体验,亲身感受5G手机全链条直播现场新闻。另外,以AR直播眼镜直播两会也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戴上它,记者的眼睛就变成了摄像机。它还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能快速识别看到的人的身份。后台发出的指令,只有戴眼镜的人才能看见,如同科幻电影的场景,这款新产品已经应用于新闻采编实践中。

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的迭代无人能敌。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我们只有紧跟大局,把握大势,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猜你喜欢
新华社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阿宽的生产小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聚焦2016新华社年度照片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