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路径

2019-09-04 06:26郭雯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主观能动性

郭雯

摘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表现意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中学音乐   主观能动性   路径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效率不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点燃学生的激情,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音乐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兴趣越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巧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赛龙夺锦》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端午节的图片,让学生联系生活實际讨论端午节活动,触发情感共鸣。然后,笔者播放《赛龙夺锦》的音乐,让学生一边聆听曲子,感受音乐,一边说说歌曲的音色、音乐风格、表现的内容和情绪,感知歌曲演唱的方式。接着,笔者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模仿划船的动作。最后,笔者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根据音乐展开表演,模拟“赛龙夺锦”的情境。通过巧设情境,笔者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音乐学习的欲望。

二、注重实践,开展多样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离不开实践体验。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打造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展示音乐才能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踊跃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提升音乐素养。

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巧设专题性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围绕音乐专题独立思考,自由交流和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然后通过找一找、讲一讲、演一演等方式,让学生乐在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以“广东民歌”的教学为例,笔者先让学生欣赏《客从何处来》片段,聆听《迎宾曲》《步步高》,让学生感受广东民歌的艺术特点和魅力,点燃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对比分析这两首歌曲存在哪些相似的旋律,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最后让学生创编简易的律动,自由表演,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与理解作品。

第二,开展竞赛性音乐活动。如教师可以举行听音乐旋律猜歌名竞赛、“卡拉OK独唱”比赛、“每周一歌”学唱活动、乐器音色辨别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注重赏识,善于激励,调动主观能动性

任何一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肯定,对中学生而言,教师的赏识激励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还能搭建师生心灵的桥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充分尊重、信任、关爱、理解学生,对学生不吝啬赞美,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赏识教育,善于赏识和激励,以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进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于学习音乐、爱上音乐。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或进行音乐表演后,教师要挖掘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多用激励的言语表扬和鼓舞学生:“你回答得非常正确!多表现自己好吗?老师对你有信心哦!”“你唱得真棒,如果速度再慢些就更完美了。”

在每节声乐课上,笔者都会邀请学生上台演唱。有位女学生性格内向腼腆,一开始上台演唱时声音很小,眼睛不敢看其他同学,在她唱完后,笔者鼓掌并赞赏她:“你的音色真美,甜甜的小姑娘,放声地歌唱,纵情地表演,大胆地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吧!”随着同学的鼓舞、教师的不断激励和赞扬,她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了。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巧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注重赏识和激励,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才能。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主观能动性
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分层教学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探究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音乐课堂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论职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实现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性的分析与研究
打造高效思品课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