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军扣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化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阐述了培养高中生科学素养的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科学素养 培养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越发紧密,所以学校教育应该将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重点。简单地说,科学素养是现今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科学素养是一个较为广泛的知识范围,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站在科学的立场,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与学习的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高中化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在有一定化学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深入学习,而科学素养可以在学生学习之初就为他们建立一个以科学态度学习化学知识的坚实信念,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能夠实事求是,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化学实验;另一方面,科学素养在化学学习中的渗入,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与化学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能力。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1.以趣味性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是高中教育中较重要的一门学科,高中化学的学习与初中化学的学习不同,它需要学生结合化学实验与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在准备课件时,教师应该基于科学素养,整理与分析资料,提高化学课程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学习方法与正确的价值观。
如在教学“固态金属钠与水的化学反应”时,教师应该综合地详细讲解钠及其他活泼金属的属性,巩固学生之前学习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才能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自我思考、举一反三,准确判断钠的化学反应。
2.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学生对电脑或手机等通信设备较为熟悉,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此激发学生对课堂与课外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盐类水解”时,教师可以使用课堂展示与课下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手机或学校的电脑,搜索关于盐类水解的知识点,如“水解平衡”的基础知识等。通过提前预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大致了解教学内容,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3.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
知识不仅可以从书本中得到,还可以从实践中得到,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要在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
如在教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研究,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组,之后将三组学生分别派往食堂、学生宿舍、配电室,食堂与学生宿舍由正副班长带领,配电室由教师带领,让学生寻找这三个地方有哪些金属材料,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课外研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为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帮助其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的教学技术帮助学生学习化学,激发他们化学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逐步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白天英.关于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式[J].学周刊,2017,(23).
[2]赵凌云.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6).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