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2019-09-04 06:26赵俊果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学科

赵俊果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2017年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必须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面对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面对数学课程目标,面对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教师应采取哪些策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

一、教师理念最优化策略

课程的任何改革举措都由教师落实,所以教师的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素养。教师要想提升素养,必须转变观念,苦练内功。首先,为了转变观念,教师必须改造自我,接受新观念。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师生合作,学生积极参与、生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过程,教师的一言堂或学生一言堂的做法都是要改变的。其次,教师要苦练内功。“干到老、学到老”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教师要开展以学习《课程标准》、研究课本、研讨教学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通过网络和外出学习培训,教师能不断获得新知识,更新教学理念,在理论上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提问精准化策略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开始。”从思维的角度来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激发思维的开始与通道,可以提示思考的起点和探索的方向;问题也是思维的载体,教学知识、信息经常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等充斥课堂,这些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研究课堂提问,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有启发性、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程标准》指出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四基”的继承和发展。为了设计出精准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准确评估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和认知水平,准确把握所授知识的逻辑脉络。在教学中,如何设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呢?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了论述:

1.起点问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直击知识主题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脱离生活实际谈数学,那么数学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枯燥、抽象的。因此,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就要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选择学生关心的话题精心设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家里相对于学校的大概位置,让学生体会“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在实际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是数学的一个模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问题要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给学生观察、归纳的机会

很多高中数学知识因为高度抽象性使得学生难以真正理解,还有一些概念用简练枯燥的语言描述,学生易读但不易懂,使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不愿身在此山中”。要想揭开这层面纱,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遵循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线》时,教师可以设问:“①请画出函数y=2x的图像,设想如何使各点函数值直观化?(向x轴引垂线);②在单位圆中,你如何使正弦值直观化?你能用线段长表示吗?将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引出有向线段);③类比问题2的解决方案,自行定义余弦线。”总而言之,问题的设置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原则,便于学生参与。

3.系列问题要体现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走向,符合量力性原则

数学课程目标特别强调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点。如在引入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后,教师可以设问:①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量吗?②数学中有这样的量吗?③这些量有什么共同特征?数学概念、定理、模型和应用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设问①和②是具体的问题且有一定开放性,不同的学生根据已有相关知识可以给出不同答案,设问③给了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总结的机会。这一系列问题反映出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走向。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巧妙设计问题,水到渠成形成新概念,达到课堂的高效。

三、重视过程体验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学习未来发展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四基”的继承和发展。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有亲身经历,在实际操作中磨炼,才能获得经验、知识、思想和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设置学生阅读理解、动眼观察、动手操作、预测结果、探究成因,筛选优化、研究与猜想等环节。而过程的教学不仅仅是指在授课时讲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呈现方式,还指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思考过程、反思过程。因此,在组织学习活动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课堂的高效。

从“双基”教学的产生,到三维目标的提出,再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理念的研究,教育目标的实施变得更加具体、明确、可操作。为了达成教育目标,教师必须加快研究和实施构建高效课堂策略。

参考文献:

[1]谭淑萍.试论核心素养视觉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8).

[2]李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四种策[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6).

(作者單位: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核心学科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