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延伸的途径

2019-09-04 06:26陈小珍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整本名著课外

陈小珍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外阅读已逐渐被语文教师重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充足的阅读量和良好的阅读能力,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实现这些目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思考课外阅读延伸的有效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要让学生将目光延伸到课外书籍上,扩大阅读量,然后在量变不断增加之下达到质变的效果,从而为语文学习服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采用有效的指导方法,实现课外阅读的延伸。

一、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当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课外阅读伴随着较强的功利性。大多数家长和教师认为课外阅读不属于学习中的“正业”,所以严加禁止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即便有些家长和教师认识到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及综合素质,也依旧认为这不是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所以更多的是将时间放在应对中考上。其次,即便教师推荐了课外名著书目,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学生很少,也很少有学生能读懂其中的含义,还有的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时间,于是慢慢放弃了课外阅读。最后,初中生喜欢选择娱乐小说作为课外阅读书籍,而非名著文学作品,导致学生没有感受传统名著的文化魅力,阻碍了学生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延伸的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正确地理解与运用汉语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

1.以节选类文章促使学生阅读整本书

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延伸课外阅读是非常有效的途径。而为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节选类文章,为学生推荐整本的名著。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欲望,使他们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整本名著,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时,可以产生阅读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在驱动力。

如在教学《水浒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使学生从中感受独特的意境,让不同層次的学生产生阅读整部名著的欲望。如阅读能力低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去了解水浒英雄流落天涯和落草为寇的原因,阅读能力中等的学生可以认识鲁智深行侠仗义的本质,阅读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阅读更多的名著,比如《东溪村聚义》《智取生辰纲》等,从而更多地了解古典文学作品。

2.以任务型阅读促使学生拓展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解析某个重要人物的性格。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就会走进整本名著,走进更深层次的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有效提高接受课外知识的能力。

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项链》这本书,让学生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任务:第一,复述这一故事,简单概括女主人公的性格;第二,阅读文章后,你对主人公有哪些看法?通过这些阅读任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要,也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自主选择合适的任务内容,自主展开阅读。

3.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拓展课外阅读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该篇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先了解这一作家的背景知识、写作风格、写作思路等,然后学习教材中的课文。

如在教学《春》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如《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等。教师可让学生复述其中一部作品,然后分析朱自清的写作思路,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春》的写作思路和风格。而在《春》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类似的作品。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阅读素养与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可以积极自主地扩大阅读量,从而在丰富的课外书籍中汲取知识的营养。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中学初中部)

猜你喜欢
整本名著课外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整本英语小说整进整出教学实践
化“整本”为“群文”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整本书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试题命制探究——以2016-2018年为例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