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研究的预设和途径及新观点

2019-09-04 11:23
安全 2019年8期
关键词:预设途径事故

吴 超

(1.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中南大学 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3)

0 引言

多年来,针对安全问题存在纠缠不清的状态,许多安全研究者和工作者寄希望制定一些安全标准、安全词条、安全定义等[1-3],来规范人们对安全问题认识不一致的现状,但实际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首先,安全问题客观上是复杂多样的;其次,不管是专业或非专业的人群,每个人不可能去系统学习和理解并记住那些由专业人士写出来的长文;再次,安全队伍不断扩大,新人不断接替老人,他们对安全都有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主观上都认为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还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对安全的研究及其得出的理论都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本文讨论的预设。

安全涉及到时空、主体、物资、环境、知识、管理、信息等要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高维度问题,依据上述7个方面进一步构建其维度,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人们在从事各种安全活动、研究及讨论各种安全问题时,如果没有一定的预设(如时空界定、主客体分组等),大家站在不同的时空、层次等来研讨同一个问题,将不可能有统一的结果。

表1 安全的多维度特征Tab.1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s of safety & security

如果人们对安全复杂性和高维度有了基本的了解,就会认识到安全研究要想得到一致或统一的结果,必须具有相同的预设,同时,就会理解并允许安全研究和安全理论的不统一,就会科学地看待安全研究和认识的局限性及其适用条件。

下面依据安全实践经验,运用理论研究、科学分类和逻辑思辨等方法[4],提出安全问题研讨的几个预设,接着归纳安全研究的3条主要途径,最后枚举近年国际上安全研究的3种代表性新思想。

1 安全研究的几条预设

由表1及其分析可知,由于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研究和讨论具体的安全问题时,必须先预设研讨的前提,即研讨安全具体问题需要有相同的语境。通过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反复,作者归纳出以下几条基本预设:

(1)安全研究的时间界定预设。安全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未来永恒的问题,因此安全有巨大的时间尺度。如果讨论的安全问题不是在同一个时间段范围内,则很难把问题放在一起做比较,也很难得出相对统一的结论。比如,一百多年前的手工生产模式及其安全管理方式,与当今现代机械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及其安全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有一致性和通用性,其安全管理方法也不能错位应用。

(2)安全研究的空间界定预设。具体安全问题的空间可大可小,不同空间尺度的安全复杂性和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方法等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一个简单的手工方式作业车间,其安全管理就非常简单,主要是防止人有不安全的动作和物存在不安全的状态,并使人与物分开,就基本可以确保不发生伤害事故。但对于一个非常复杂的现代化物流配送车间,甚至是更复杂的航天航空系统,其安全关键问题及其需要应用的安全管理方法,显然与上述的手工作业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没有可比性。

(3)安全研究的出发点和应用范畴的预设。安全是一个高维复杂问题,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出发点,都可以提出相应的安全定义、理论和方法等,因此需要对安全研究的出发点和应用范畴进行说明。比如安全的定义,如果适合所有安全问题的定义,则一定是站在最高的层面,如哲学层面提出来的或是从最基础的层面提出来的;如果是从某一领域提出的安全定义,则只能适合于所在领域。仍以安全定义为例,有的安全定义是从关键问题出发(如事故、风险等)提出来,进而再来关联相关的一切事物;有的安全定义是由系统出发,有的安全定义由主体出发,有的安全定义由结果出发,有的安全定义由目的出发,等等,之后再由该定义关联出更多的要素,并形成系统和安全知识体系。综上所述,安全定义、理论和方法等,具有多样性特征。

(4)安全主体(人群)的界定预设。不同的人群主体,他们的安全责任和权力是不一样的,讨论安全工作需要对安全人群主体加以界定,否则就会出现人员错位现象。比如,对于广大的群众,他们的主要安全责任和义务是接受安全教育、遵守安全规章等,实现安全预防为主等。政府部门要对大众开展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法规,并建设必须的安全工程等;对于职业安全人,他们除了有普通大众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之外,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开展日常安全事物性工作,辨识危险和预测风险,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并尽量做到既安全又经济,对下服务于广大的人民大众,对上为领导提供安全决策咨询服务等;对于企业领导和监管部门,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开展科学安全决策和监管等。如果上述几方面的主体职责和义务发生错位,则整个社会就会出现混乱,安全就不可能得到保障。许多安全理论的适用主体和对象也是不一样的,这里就不一一加以说明了。

当人们要讨论安全科学理论问题及其应用时,只有在共同的时空、共同的主体、共同的出发点和范畴的基础上,来谈安全定义、安全科学理论、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安全科学研究方法、安全实践问题,等等,才有了共同的语境和说法,否则就会争论不休,也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如果是开展创新研究,那就不必完全按照已有的安全理论体系而行,甚至可以完全抛弃原有的理论体系,另起一套新的。

当专家和同行评价安全科学理论的价值时,也需要先把上述问题界定清楚,思想才能统一,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才不容易给出误判或相反的结论。

2 安全研究的3条途径

2014年,作者在撰写《安全科学原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标书时,通过对过去安全研究的大量事实和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首次把安全研究的主要途径概括为从事故预防、从风险管理和从本源安全出发的研究[5]。

第一条研究途径,以事故预防为主线,从事故致因等研究安全,这种研究思路可以简称为“逆向研究”,即从事故来研究安全,先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再从中获得安全规律。应该指出,事故致因理论并不等于安全科学,事故致因理论只是安全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走第一条研究途径的历史较为悠久,有近百年。

第二条研究途径,以风险控制为主线,从风险管理理论等研究安全,这种研究的思路可以简称为“中间研究”,如从尚未形成事故的隐患出发来研究安全。走第二条研究途径的研究通常也需要考虑隐患会导致什么样的事故,其历史沿革比第一条研究途径短暂。

第三条研究途径,以系统安全为主线,从本源安全开始研究安全,这种研究思想可以简称“正向研究”,即一开始就从安全出发开展研究。走第三条研究途径的研究通常需要有第一条和第二条研究途径的思想为基础,从本源安全开始研究安全的方法经常需要用“逆向研究”和“中间研究”的方法开展安全评估。走第三条途径的研究历史最为短暂。

由于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不管是从事故预防、风险管理或本源安全哪条途径出发,研究过程所涉及的因素最终都会关联到一起,只是侧重点不同和出现的先后顺序等不同而已。而且,3条途径相互关联、相互支撑,有殊途同归的效果,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安全。

安全研究的3条主要路径的特征比较见表2。3条安全研究途径的范畴及其相互包含关系,如下图。

表2 安全研究的3条主要路径的特征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main paths of safety & security research

图 3条安全研究途径的安全工作范畴及其相互包含关系Fig. Safety work category of three safety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their mutual inclusion relationship

2.1 从事故致因研究安全的问题分析

事故预防研究仅仅是安全科学的一部分。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分析中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某类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等,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依据。现有的事故致因理论主要着重于从人的特性与机器性能和环境状态之间是否匹配和协调的观点出发,认为机械和环境的信息不断地通过人的感官反映到大脑,人若能正确地认识、理解、判断,做出正确决策并采取行动,就能避免事故和伤亡;反之则会发生事故和伤亡。现有事故致因理论对安全教育、安全文化等方面的致因研究很少。应用链式事故致因模型分析事故,得到的事故原因和逻辑均比较清楚,应用也比较简单,其不足是链式事故致因模型所包含的事故原因不全面,实际分析的安全问题不够宽广,其实,链式事故致因模型也同样构成了一个系统,还需要从系统的策略去开展研究。事故致因理论对于已经发生的已知事故是可以分析清楚的,但对于未发生的未知事故的具体原因人们仍然未知。

2.2 从风险出发研究安全的问题分析

现有风险管理基本是基于“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阶段的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目前主要用于经济安全领域,在事故灾难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有待于加强与拓展。现有风险辨识的主要方法大都与事故分析方法相同,没有太大的区别和发展。风险评价方法与安全评价方法也基本相同。风险控制方法主要有风险避免和减少法、风险分散化法、风险自留法、风险转移法、保险法等,其风险控制原理仍然处于就事论事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和系统的视角开展风险控制的方法研究仍然不足,风险管理研究未形成独特的方法论体系。

2.3 从本源安全出发研究安全的问题分析

从本源安全开展安全研究的思想,是在以事故和风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本源安全开展研究的思想消除了“安全科学不研究安全而研究事故和风险”的悖论,更具有先进性。从本源安全开展安全研究的基本思想为整体性安全思想,但目前整体性的安全研究方法尚待深入研究,急需找到整体性研究的切入点或突破口。如果仍然运用整体分解成子系统的研究思路,则会存在“安全系统学不从系统入手开展研究”的悖论。目前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是安全界比较认可和得到广泛应用的从本源安全开始的整体性研究方法。

3 安全研究新观点

(1)吴超和杨冕提出的新观点:安全研究对象应该是各种安全现象(包括非安全现象和事故现象)[6]。安全研究对象是什么?在生产安全领域较早的典型说法是以事故为研究对象,其基本思想是事故是生产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果事故得到抑制,大家所处在的环境就安全了。因此,就得出安全科学是事故预防的科学。显然,这一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人们在实际开展事故预防工作中,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例如:

①预防事故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安全工作。比如,信息安全、安全文化、安全伦理、隐私保护等,日常很多工作用安全很容易囊括,但用事故预防就显得比较有局限性。

②未发生的事故是未知的,如果事前能够知道何时某一确切地点或人会发生事故,那预防事故就变得非常简单,也不太容易会发生事故,但现实中事故还是经常发生。由此可以反过来说,事故具有不确定和未知性,进而可以说,安全的研究对象为不确定的事故,而这正是风险研究的说法,即安全科学以事故为研究对象其实还是没有确定的研究对象。

③如果安全科学不研究安全而去研究事故,那安全科学就可以称为事故科学,因此,与安全科学是事故预防的科学本身存在悖论。

④事故预防还是不够的,当发生事故时,人们还需要有应急处置、事故恢复、事故处理、事故教训等工作,即使局限在事故预防科学领域,仅仅开展事故预防工作还是不够的。

⑤事故的范畴包括什么?这很难界定。比如,安全感、心理创伤、制度缺陷、落后的文化、错误的理念等;比如,战争、灾害、流行病、恐怖活动、信息泄露、职业卫生、可靠性等,人们不习惯将这些问题归类到事故预防之中。

⑥还有一个更明显的事实,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都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是从安全的人、人群、企业、公司、组织、社区、工程、装备系统等等中,去学习其中的安全经验、方法及原理或好的做法,在大量的非常安全的系统中,有很多规律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弘扬光大。这些大量的安全现象,我们过去还学习得很不够的。

在2012年,吴超和杨冕就提出安全科学要系统研究各种安全现象(包括事故现象)[6],由于安全科学是大交叉综合属性,这就决定了对安全科学的研究可以且需要从多视角切入,这正像地球,需要从多视角看待和研究它。并且首次提出安全多样性等安全原理,之后还专门对安全多样性等原理进行深入研究[7],认为安全多样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存在,包括安全物质多样性、隐患多样性、安全状态多样性、安全过程多样性、安全功能多样性、事故类型多样性等,这些多样性既有安全系统本身具有的多样性,又包括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多样性。各类安全多样性问题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普适性规律称为安全多样性原理。

(2)Hollnagel Erick的安全I到安全II的新观点[8-9]。2012年和2015年,南丹麦大学Hollnagel Erick教授发表了从安全I到安全II的研究报告,之后也发表的相关的论文。安全II是针对传统安全观的不足,提出了安全要系统全面分析看待问题,要发挥人的积极作用,要开发系统的正向安全涌现性。安全I和安全II的比较,见表3。

表3 南丹麦大学Hollnagel Erick:从安全Ⅰ到安全Ⅱ的比较Tab.3 Hollnagel Erick at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comparison from safety I to safety II

(3)澳大利亚菲斯大学Sidney Dekker提出的安全新观点。2019年元月,《Safety Science》挂出了一则关于“Safety Differently”的专刊征稿信息[10]。Safety Differently主要是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安全科学研究组的Sidney Dekker教授提出的,该课题组近年对Safety Differently已经做了一些初步研究[11]。

①Safety Differently新观点是为改变组织中如何重新定义安全、人员的角色和组织3个关键要素而开展工作的新名称,Safety Differently新观点主要是要改变我们看待组织、员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我们所能获得的潜在解决方案的方式。因此,“Safety Differently”首先是视角的改变,我们可以用新的不同方式和不同目标来做事情,当然Safety Differently并不否定以前有用的安全工作方式。

②Safety Differently是安全理论发展的一个未来范式,Safety Differently的本质与Safety-Ⅱ和韧性工程相似。Safety Differently新观点要求人的知识、洞察力和知行合一来改善安全绩效,而不是试图阻止事情出错,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事情进展顺利,并增强组织感知和应对他们所面临的不断变化的情况的能力。

综合上述,Safety Differently也许可以翻译为“安全变革”,主要是为了转变传统安全范式,提出安全新概念、新范式、新思路等,并用于实践,转变安全实践方法。

其实,吴超和杨冕、Hollnagel Erick和Sidney Dekker各自提出的上述3种新观点在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提出的时间也都比较接近,都是为了发展和拓宽传统的安全思维与安全范畴等,都认为安全需要更加积极的发挥正面的作用和功能。

上述3种新观点在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都是为了发展和拓宽传统的安全思维与安全范畴等,都认为安全需要更加积极的发挥正面的作用和功能。

4 结论

(1)从安全边界、安全主体、安全物资、安全环境、安全知识、安全管理、安全信息7个方面梳理了安全的维度,使读者更加直观认识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高维度特征。

(2)安全研究者之所以对安全理论统一性的认同度很低,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基于相同的安全研究预设,这种情况也给安全理论的实践带来混乱。本文给出了几条安全研究预设,为解释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答案。

(3)迄今安全研究的主要途径可归纳为从事故预防、风险管理和本源安全3途径出发的研究,它们都存在优势和劣势,安全研究的3条主要途径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撑,他们的研究目的和关联的因素是殊途同归的。

(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安全科学需要有新的理论加以补充,本文综述的3种安全新观点,在某种程度填补了安全正向作用的理论空白,拓宽了安全工作的领域。

猜你喜欢
预设途径事故
学中文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