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广东海洋学院寸金学院 体育部,广东湛江 524000)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奠定大学生的终身体育基础和提高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当前的体育教育倡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校体育教育也由此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而体育社团是我国发展较为迅猛的一类社团,它将在我国高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其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涵盖健身服务、设施建设、器材装备制造等。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日益增长,消费方式逐渐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健身休闲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但目前健身休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产业结构失衡,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是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引擎,是增强学生体质、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大学生体育社团特征及功能,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更好的推动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衔接、共同发展,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未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这个社团组织区别于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队,以其本身具有的结构特征,对社会、学校和大学生都产生积极的作用。
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
由于体育项目不同,社团活动规模大小不一、活动时间不定、形式自由、灵活多样等,体育社团可以吸引众多的参与者。其主要是建立在学生的共同兴趣爱好上。体育社团参与的自主性和活动开展形式的灵活性,使其成为一个较为宽松的团体,有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有指导老师适当的指导、有不同形式的小型竞赛,而且是在平等自由的气氛下进行的活动。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定向运动协会、足球协会、网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毽球协会、排球协会、舞蹈协会等九个体育协会。组织活动经费缺乏;体育场地不足;很多高校场地设施简陋而单一。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员,多数都为非体育专业人员在组织和管理;领导不够重视,部分高校对终身体育认识不清楚,走形而上学之路。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手段单一,大学生对体育社团组织认识不足。体育社团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明确,责任。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形成完善的安全保障制度。
表1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体育社团情况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现有社团36个,其中体育社团有9个,占社团比例25%,社团总人数5745人,体育社团有1155人,占总人数的20.1%,目前社团内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为主,大四学生因毕业已经退团,学生自愿加入体育社团,锻炼的积极性高于其他的学生。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先开设的,推广适合学生广泛参与的健身休闲项目,加快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徒步、路跑、棋牌、台球、体育舞蹈、定向越野、健美操等项目的普及、关注度高、学生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为大学生终身体育行为动力效应形成有效的方式。使之成为高校体育教学领域可行的应用事例。
通过图1,体育社团的目标定位,结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输送人才,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体育精神,丰富当代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为了构建和谐的、有意义校园,从多角度,立体化解决目前社团发展问题。注重公共资源的利用,全面整体的提升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水平,形成一个畅销的动力效应,就像蝴蝶的翅膀,形成连锁的效应,完善学校的体育活动计划,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个课题的构思、设计和研制,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准绳,为大学生终身体育行为动力效应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和谐元素。从体育社团与大学生终身体育行为动力效应的重要结合点,如学生的生活、学习、身心等方面着手探讨新历史条件下实现动力效应的可行性。
表2 体育社团与非体育社团影响动力效应显著性分析
降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门槛,对在大学生中开展健身休闲活动的组织,增强各项目指导和安全事项指导。鼓励各个社会社团拓展体育服务职能。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营造氛围、组织活动、服务学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如社团间比赛等。
不良习惯、游戏沉迷和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大学生身心健康呈下滑趋势,尤其是在意志力、耐力和身体健康等方面是越来越差,低于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充分利用 体育社团的职能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将社团实体化,功能最大化。
增加社团资金投入,将社团活动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去,给予充分地、科学地指导建议。体育社团的发展结合高校体育教学与改革的发展方向,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努力开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形成学生、学校和社会共建校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