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垫子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质量

2019-09-03 02:08董瑜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练垫子原地

董瑜

一、教案背景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金华、台州、湖州、温州体育与健康教学研讨活动初中组篮球展示交流课《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方法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领是“蹬地、转体、探肩、加速”,本课的重点是换手、转体;难点是探肩,变向突破。

为此,围绕课的重难点,巧妙借助体操垫的不同摆放,围绕着“人——球——垫”进行教学,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流程环环相扣,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练一练”,有效落实教学重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了分层教学,并积极关注学生学练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再结合篮球各种专项素质练习,来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爆发性。

二、案例描述

水平四(七年级男生20人),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2012年版)》七年级第1学期球类第1单元篮球运球,本单元共6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巧妙运用一块体操垫,设计了变向运球与垫子的“度的变化”(高度、宽度、远度、角度)(图1)相结合,设置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对于解决教学重难点都有较大帮助。

片段1:高度——换手运球比高

学生一人一球一垫,把垫子成A字形立起来,进行原地高低运球。先参照垫子的高度,进行原地高低运球练习,等熟练后再利用运球节奏变化,按照原地高运球2次接低运球3次来练习(图2),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高低节奏变化意识。

熟练后进行原地左右手体前换手运球,同样加入节奏变化运球。练习时通过与垫子对比,让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从球上转移出来,并通过口哨,或喊数字,或高高低低低、慢慢快快快,调动学生情绪投入,使学生达到身心投入,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片段2:宽度——换手运球比远

把墊子横向放平,利用垫子宽度进行原地体前换手运球练习,引导学生做出换手、蹬地、转肩动作(图3),同时注意运球时抬头的习惯培养。

这个环节其实是片段1后面练习内容的拓展练习,难度增大,执教教师可以用语言来激励,加入音乐,循循善诱,由简到难,并慢慢提高要求。

如,可以做稍微有点移动的蹬地练习或者转肩练习,来提高换手运球时的幅度。同时通过对比、挑战,来激发学生练习时的兴趣。

片段3:远度——换手拉球比快

利用垫子角上的红点,要求学生两脚左右开立并分别顶住垫子两侧红点,进行左右换手拉球比快,刚开始可以运球3次后换手在另一侧重复练习,到后面一次一换(图4),逐步提高练习难度与速度。

这个练习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在不丢球的情况下,激励学生积极挑战自我,同时积极体会转体动作,体会拍球的部位,提高手对球的控制力,为后面“先学后教”做好铺垫。

片段4:角度——运球突破练习

把垫子摆放成横向“V”,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图5),注意左右间隔距离,特别是小心地滚球。

练习一次以后,原路返回继续练习。利用垫子“V”能较好地解决跑动路线,同时侧身转体降低重心来靠近垫子,提高完成动作质量,重点体会原地运球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时的节奏、身体重心变化,明确突破后的跑动路线。

片段5:纵向——连续运球突破

以半场为界,分4小组,每组5人4块垫子,按“V”纵向组合排列,每组多出1个垫子集中在中圈,组成另一块场地,可以用来指导差生,或请优生示范,方便教师讲解、示范,同时为后面的分层教学埋下伏笔。另外也要注意安全,要求前一名练习者在连续过了2个垫子后,下一名练习者才可以出发,由小组长指挥,后排在等待的学生原地运球(图6)。

本片段是在片段4单个运球横向突破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纵向组合练习。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要求学生在10米内连续过4个垫子,这是整节课最关键的部分。

同时,配合音乐进行练习,整个过程中每名学生都比较兴奋,情绪投入多,练习密度大而且教学效果好,也方便执教教师观察,可以随时请学生到前面来指导。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难度(扩大防守面积),进行挑战连续过4个四边形,到后面的分层教学,同样是一块垫子,不同的摆法却有不同的效果。

片段6:分层——巩固提高练习

按照学生水平分3个档次,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到中圈那块场地进行慢速的连续运球突破练习,水平中等的学生要求能较快速地完成练习运球突破,动作到位,完成质量较高,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快速突破2块垫子后接上篮动作,甚至可以请水平较高的学生当“小老师”,协助教师教学(图7)。

此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激发,同时教师抓住时机,积极鼓励学生在顺利完成自己这组要求后,可以向更高水平挑战,使每名学生身心都能得到锻炼。

三、案例分析

1.巧用垫子,助力教学

本课设计了运球与垫子的“度的变化”(高度、宽度、远度和角度)相结合,设置一些条件与要求来一步步解决教学重难点。通过换手运球比高、比远、比快,逐步让学生体会到高低运球重心变化,转肩、蹬地、换手,同时增强手对球的控制能力。不管单个垫子的原地练习,还是从V形到四边形行进间练习,目的都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优化学练,为后面的教学服务。同样是一块垫子,不同的摆法却有不同的效果。

2.立足教材,循序渐进

本课围绕“技术、体能、运用”3个维度,体现“方法是教学内容”,在整节课技术教学方面从上往下,围绕着“人—球—垫”,从原地高低运球开始,首先让学生明白垫子的作用,之后马上过渡到原地体前换手运球,按教学流程“高度—远度—宽度—角度”,逐步让学生体会到换手、重心变化、转肩、蹬地动作,通过先学后教,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并在分组教学与分层教学中得到巩固与提高。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流程合理衔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很丰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落实教学重难点。

3.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学生能力水平不同,分块进行分层教学,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挑战自我,巩固提高技术动作质量,最后通过“一对一”过消极防守,使技术得到拓展运用。

本节课中,通过师生间击掌、互动等情感交流,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友谊,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以“学”为本,有效教学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要求,以发展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学生的发展,平时教师多从学生角度想问题。

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从最初的单个简单运球动作到后面组合练习,都是紧贴学生实际学练情况,并积极关注学生学练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安排教学环节都从易到难,层层深入,再结合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练一练”,最后达到“不为教而教”的目的,所以这个教学过程是开放的,是互动的,是有效的。

以“学”为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形成深层次的运动兴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打下基础。

四、反思与不足

采用“一人一球一垫”,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明白“人—球—人”关系,起到优化学练的作用。从“技术、体能、运用”3个维度出发,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益,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会体育”(学会一些运动技能)到“会学体育”(掌握全面的学习体育的方法)。整节课学生练习密度较高,运动量较大,学生情感投入和练习兴趣多,使得这节展示课较为成功。

同时也有不足之处:没有考虑到天气对学生的影响(地区温度差异较大),由于天气比较冷,学生上课都穿长袖衣服,教师上课时没有及时提醒学生卷起袖子运球,从而影响到部分学生的运球动作技术质量;师生间的互动有一点儿少,特别是在准备部分教师没能及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从而造成学生情绪投入少,练习刚开始有一点儿被动;教师语言不够简练,没有做到“精讲多练”,虽然自己感觉已经做到“少讲多练”,但是在一些细节的把握、表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没能抓住优生的优势,如,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协助教师一起帮助同伴提高练习效果。

猜你喜欢
学练垫子原地
梦幻垫子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我们得换个方向
垫子大战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教你一套排石操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
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