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底线思维

2019-09-03 08:14王蕴欢
锋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底线思维忧患意识

王蕴欢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底线思维,指出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底线思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日常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建、改革、发展、稳定等方方面面。我们应深入学习和熟练掌握这一科学的方法论,自觉把底线思维贯穿于各项工作中,以全局视野前瞻风险、守住底线,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关键词:底线思维;忧患意识;担当作为

2019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坚持底线思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科学方法,更是推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治理智慧。我们应深入学习和熟练掌握这一科学的方法论,自觉把底线思维贯穿于各项工作中,以全局视野前瞻风险、守住底线,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1 准确把握底线思维的内涵

所谓底线,简单来说,就是红线,过之则危险,守之则安全。底线思维是以底线为导向的一种方法和心态,是公共管理行为中的一种主要思维方式。从唯物辩证法来看,底线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临界值,一旦量变突破底线,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所固守的底线,可见底线具有不可逾越性。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样也构成了底线思维的方法论基础。凡事只要具有底线思维,就能做到有备无患;而没有底线思维,则往往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底线思维的特点就是凡事都要一分为二正反两面地分析看待。可以说,底线思维就是辩证思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就底线思维而言,它是一种预判思维,其价值情怀的核心指向便是忧患意识。古人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没有忧患意识,难有底线思维,发挥底线思维的科学预见作用,有备才能无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这份责任说到底是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担当。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唯有常怀忧患,忧党之安危、忧国之兴衰、忧民之苦乐,忧底线之能否坚守,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

2 底线思维至关重要

2.1 坚持底线思维是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所需

当前,我们面临的风险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严峻性等典型特征。从复杂性看,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要“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从不确定性看,“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从严峻性看,一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力,其引发的许多后果将是我们难以承受的。因此,必须“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

2.2 强化底线思维是克服党内不良作风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底线思维观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稳中求进,在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成绩、开创了新局面。然而,也有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底线思维,缺乏预见性,搞不清楚底线在哪里、风险在哪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好的结果要什么,常常给工作带来被动,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虽然问题是极个别的,但造成的影响很坏,必须下决心改正,促使领导干部增强底线意识,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下好先手棋、把握主动权,既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多作贡献,又确保自己不“跌跤”、健康成长。

3 務实底线思维的基本要求

3.1 强化风险意识,精准找到底线

用好底线思维,找准底线是前提。作为领导干部,要常观大势,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于其中的风险挑战,准确把握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要搞清楚底线在哪里、风险在哪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问题是正常的、哪些问题不能出,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好的结果要什么,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掌握主动。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之所以会做出突破底线的事,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因为能力不足或作风不实,不知道底线在哪里、边界在哪里?底线思维是具有全局观的体现,对党员干部来说,既要有分析、研判复杂形势的能力,也要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只有做大量调查研究,把真实情况摸清楚弄明白,经过思考、分析、综合,才能对形势作出精准判断,找到必须坚守的底线。

3.2 筑牢思想防线,坚决守住底线

找准底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守住底线。事实上,底线意识、底线思维所强调的关键就是守住底线。习近平纵观全局,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底线思维设计到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守住政治底线,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动摇;守住思想底线,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动摇;守住社会底线,始终坚持增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不动摇;守住生态底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动摇;守住党性底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守住国家底线,始终坚持寸土不让不动摇。一些重大问题的底线如果受到威胁,没有守住,后果不堪设想。对一个地方而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科学发展的底线、改革开放的底线、民生保障的底线、脱贫攻坚的底线、生态环境的底线等,条条底线都很重要,都要守住、守牢、守好。对一个领导干部而言,要特别守住为官从政的底线,努力使自己的内心操守、处世态度、履职行为,同党纪国法完全一致、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3.3 勇于担当作为,奋力追求高线

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守住底线已然不容易,但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仅仅守住底线又是远远不够的。从最坏处着眼、从最坏处准备,是要朝好的方向努力、是要争取最好的结果。时下少数干部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工作,美其名曰“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这恰恰是对底线思维的最大误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句话:“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把这句话用到坚持底线思维上同样一语中的,只有“有为”才能“守住”。党员干部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积极进取,奋发有为,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底线和高线是一对辩证关系,构成一个工作运行的合理区间,守住底线只是最低要求,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向高线进军,让改革“蹄疾而步稳”、发展“更上一层楼”,努力争取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的最高线。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就更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领导干部只有立足底线、追求高线,自觉把底线思维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才能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切实把改革发展的具体各项工作做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底线思维忧患意识
底线思维与新闻媒体的责任担当
民生建设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中原文化与文晓村新诗创作
社会保障制度中人的尊严问题不容忽视
警惕美国别有用心的“忧患意识”
浅析阮籍《咏怀诗》中的忧患意识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境界
以“忧患意识”锻造领导核心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范仲淹的“先忧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