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赟
摘 要:在大工程观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出发,掌握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发挥大工程观优势的基础上来做好教学研究,完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化学习,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大工程观视野下风景园林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工程观;风景园林;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研究
大工程观教学理念的引入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就要做好风景园林创新工作,保证教学方法的准确性,以此来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1 大工程观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风景园林教学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点之一,就要做好创新研究工作,通过引入大工程观教育思想,以此来实现科学、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融合,完善教育体系,做好风景园林教学创新工作,在展现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风景园林教学中就要主动引入大工程观教育思想,确保教育的有效开展,以此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引入大工程观教育思想,不仅可以保证风景园林教学的顺利开展,将先进的教育思想与风景园林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促进风景园林教学发展,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掌握专业知识。所以在教育中教师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综合实践能力出发,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确保风景园林教学的有效开展。
2 大工程观对培养风景园林人才的意义
作为建立在工程教育思想基础上的一门重要学科,就要从具体应用出发,做好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确保思维上的先进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意识与思想。第一,要做好知识结构完善教育。在风景园林教学中有着内容复杂的特点,且涉及到了较多的学科知识,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其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经济等方面。所以在教育中就要从完善知识结构出发,满足复杂工程的要求。第二,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作为大工程观思想中的重点,就要从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出发,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就要从全局发展角度出发,做好各项工作的协调与整合工作,通过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以此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设计出有效的教育目标,在做好资源调配与设施建造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说虽然风景园林中涉及到的环节是相对较多的,但是却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风景园林教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高的现象,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在教育中就要从做好基础理论教育出发,实现工程实践回归发展目标,解决现阶段风景园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风景园林教育有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学生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去,以此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3 大工程观视野下风景园林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3.1 利用资源优势,做好教育指导
在风景园林教育中就要从大工程观教育思想出发,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还要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组织学生参与到推展性思维训练中去,设计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在做好知识重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就要从应用型人才教育优势出发,做好知识结构完善工作,保证视野的开放性,同时还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保证教育的全面性。通过依靠当地优势,在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間联系的基础上来开展访问、学术交流等形式,从而吸收优质资源,打造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3.2 做好课程一体化设计
由于风景园林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在教育中就要避免局限在单门课程的教育,而是要从多学科融合出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做好教育结合工作,引入多方面内容。通过以具体运用为主线,建立出有针对性的工程课程群,在相互嵌套的基础上来做好完善工作,确保各个课程群之间能够相互融合,从而实现课程的融合,帮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为专业能力。如在工程课群中,包含了测量学、园林制图以及园林政策等课程,同时也涉及到了景观维护与管理等课程,确保学生能够从操作的角度上来进一步了解风景园林,真正掌握这一知识。
3.3 完善实践体系
通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此来做好风景园林创作与实施工作,引入评价与管理内容,确保教育的全面性。同时还要从开展实践项目出发,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在综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完成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在大工程观教育中就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做好教育创新工作,同时还要打造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多学科融合目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里莹. 黄启堂. 任维. “大工程观”视野下风景园林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丽水学院学报, 2018,(06):90-94.
[2]栾兰. 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38):128-129.
[3]华颖. 程泊淞. 边亚光. 风景园林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山西建筑, 2013,(07):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