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五禽戏教学与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

2019-09-03 13:14黄河
武术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培养

黄河

摘要:通过对五禽戏美学特点和美学价值的分析,论述了五禽戏教学与审美教育在性质、特点、功能等方面的统一关系。并提出五禽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审美感知教育,创建审美氛围,激发审美想象等方面着手,运用适当的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审美意识、修养等方面的提高,激发审美创造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群体审美的个性化发展,使五禽戏教学成为促进高校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五禽戏教学 审美教育 培养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2003年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的整理、创编,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被确立为体育运动项目,近年来进入高校体育课的课堂。审美教育的施行应根据学科特点,贯穿在不同的学科教育中。五禽戏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学特征,高校五禽戏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可以成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有效手段。

1 高校五禽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正处于不稳定的过渡时期,可塑性很大,而这一期间的审美发展对他们身体、心理、道德、行为等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有很多有价值的部分,可以融入到大学生审美教育中,引领大学生去体验和感受美,构建健康的审美素养。在高校中开展五禽戏教学,促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美学底蕴进行学习和领会,进而催生深刻的文化认同,获得民族白豪感,可以说五禽戏教学中的美育是当前传统文化认同与发展的需要;同时可以融人人格发展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学生通过五禽戏的学习,体验其中的动作节奏美、智慧情感美、内涵意境美,以此获得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提高身体、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和谐健康发展。这是审美教育提升的需要,也能够很好体现当前高校教育目标。

2 五禽戏中的美学特点及价值分析

2.1 健康之美

五禽戏之美首先体现在对习练者身体健康方面的促进,它对促进身体形态和机能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体现了体育项目的根本属性。五禽戏锻炼人的呼吸吐纳,增强心肺功能;通过伸展练习,提高柔韧性、伸展性,协调性等身体机能,提高新陈代谢能力,在呈现挺拔、匀称的身体姿态和精力旺盛的精神状态同时,改变练习者体内气血运行机制,带来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从而对心理活动产生积极影响,鼓励和激发人们去进行美的体验和创造。[1]

2.2形态之美

五禽戏是分别模仿虎的威猛、鹿的欢快、熊的沉稳、猿的灵活、鸟的轻盈,展现五禽神韵及五种动物的动作形态,以保健强身的一种气功功法。五种动物活动方式、生活习性不同,展现给人们的是不同的美感。练习五禽戏时要求身心都要保持在放松舒适状态,含胸垂肩,体态自然,呼吸调匀,慢慢进入练功状态。习练时根据动作的名称及蕴意,做出相应规范的动作造型,力求做到“演鹿似鹿”“学猿像猿”。[2五禽戏中蕴含着灵动轻盈、厚重安静之美,通过肢体动作形态所表现,这种美不仅让练习者本人所感受,同样可以传递给观赏者,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习练五禽戏时要求对动作的轻重缓急、高低虚实很好掌握,回头转体都能手脚协调、灵活流畅,借以动作姿势呈现大自然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功效,也是体道、悟道的有效方式。

2.3意境之美

五禽戏的美结合了古典的音乐、文化和韵律,具有综合性的美学意境。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五禽戏,要求习练者意随形动,气随意行,想象各禽的形象,意临其境,完成“立象以尽意”,达到气血与经络的通畅,达到具有生命美学特征的养生目的。借助音响、诱导词进行调心、调息、调姿,使身心得到调整和放松,达到心理平衡状态,得到“意境美”的享受。[3]外加轻柔舒缓,张弛有度的肢体动作,习练者通过聚集意念产生遐想,体会到恬淡、唯美的意境,达到修心养性的境界,体现意境之美。

2.4和谐之美

美,在于和谐,在于多样统一,在五禽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和谐关系的存在。首先是指人自身之间的和谐,和谐美体现在五禽戏对人体机能的促进和对心理健康的调节,身心依存,辩证统一;练习五禽戏,不受场地的限制,多在大白然环境下进行,表现了与自然界的和谐。五禽戏除了外练身体强健,内修心态平和,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谐中庸的人生观,此为人与”自然心态”的和谐;此外人们在五禽戲的习练过程中,成员之间交流感情,沟通思想,在达到锻炼效果的同时,也在交流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4]

3 五禽戏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3.1 五禽戏教学具有审美教育的性质

审美教育的性质是怡情养性,在高校进行五禽戏教学,学生通过集体练习中陶冶自我,调整姿势动作,规范生活方式,完成审美理论感受。在审美熏陶、顿悟中改善身心,进而影响环境,达到与外在和谐统一。在自我感化的过程中让审美人心,从而陶冶人的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

3.2 五禽戏教学具有审美教育的特点

五禽戏呈现了健康美、形态美、意境美、和谐美的美学特点,要求五禽戏教学中要从动作形象、习练环境、内涵讲解的设计等都要有美的形象,逐步引导学生由美入真,由美入善,直探生命的本源,以教学中美的形象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心理快感;五禽戏的练习过程是有趣和具有活力的,利用审美诱导学生们沉浸其中,让习练者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练习,激发美的情感性,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五禽戏教学讲究调身、凋息、调心,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对三调合一的追求,体现的正是育人的过程和追求。[”

3.3五禽戏教学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

五禽戏教学和审美教育类似,在对性情的熏陶、对智力的发展、对身心健康促进和道德素质培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五禽戏强调对人身体、气息、心理心态的调节,在对人修身养性的塑造和规范过程中,对人的性情进行熏陶锻炼;对身心的调节促进情感相互协调,使身心和谐。同时五禽戏教学调心的范畴里还包括对道德素质的培养,功法的习练是满足人身体健康愉悦长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意识是善的,善与德相关,五禽戏教学是审美教育中道德教化的一种实践方式。通过五禽戏这个审美媒介,人们于学练中探索动作姿势的掌握,探寻内心世界的净化,使智力发展得以拓展和升华。

4 五禽戏教学融入审美教育的策略

4.1 加强审美感知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的核心是审美感知,它是是通向更高审美境界的桥梁,人的审美感知需要经过白己的审美感官进入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培养要加强审美感知力的教育,进而形成审美观点,树立审美理想。在五禽戏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五禽戏不同形式美进行深刻体验,体会和把握从姿势到气韵到精神不同层次美的内涵。这个过程循序渐进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中要善于运用示范、讲解、纠错等不同体育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达到美育的目的。

4.2 创造良好的审美氛围,引导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禽戏的教学应相对整洁安静,选择合适的习练环境,并用音乐营造审美氛围,借助音乐、服装的情感诱导力将学生导入到五禽戏美的意境。教师也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自身的语言仪表,动示范方面体现亲切端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情感、精神、态度等,注意五禽戏不同形式美的体验转换。[6]通过创造良好的审美氛围,引导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4.3 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授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

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要注重中国养生学、古典美学、传统哲学等方面知识的传授,通过特征和想象、意象和联想等方法训练他们的审美思维,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在五禽戏教学中要使学生透过五禽戏表现的不同美学特征,感受更深厚的文化意蕴之美,这是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方面。

4.4激发审美想象力,鼓励大学生进行审美创造

教学中,在进行五禽戏动作示范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用他们对动作表象的感受去分析,激发学生的审美表达与想象力。接着在点评后进行表演,组织分组练习或单人演练,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表演情绪,产生积极的审美心态和表现欲,进行五禽戏展示和审美思考后,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美、理解美,探讨美。激发他们的学习灵感和美的感受思维,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5 结语

五禽戏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开展五禽戏教学是提升高校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遵循美育教育规律,努力探索并运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将五禽戏的美有步骤的渗透给学生,在教学中达到美育的目的。讓学生在增强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在情感体验中提升审美意识水平,形成审美创造力,完善人格发展,使身心获得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4.

[2]百度百科.五禽戏[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五禽戏/19935639,2018-11-09.

[3]司红玉.探析“健身气功·五禽戏”的美[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3).

[4]张瑜.健身气功中蕴含的美学特点及价值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

[5]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五禽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6]秦华.论高等院校武术教学的审美教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4),31.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培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