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摘 要:胃镜操作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疗地位是其他方法所无法替代的,普通胃镜检查方法是一种外源性刺激,易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而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因此患者的顺从性差,使一部分患者的检查或治疗难以进行。特别是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由于大多数患者存在对检查的恐惧,加上胃镜检查时所致恶心、呕吐、躁动等不适,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检查过程中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高血压患者大多合并有心律失常、心衰,一直以来被视为胃镜检查的禁忌证。镇静与麻醉情况下内镜检查有助于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不仅使原来视为内镜检查禁忌的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可接受检查,而且可减少或避免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无痛胃镜;高血压;护理
1 前言
我院是将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病人并结合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措施,使患者在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状态下顺利完成检查,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胃镜检查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均得到提高。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019年5月21日我院接受无痛胃镜共87例,门诊56例,住院21例,体检中心10例。镜下诊断:反流性食管炎5例,巴来特食管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0例,萎缩性胃炎10例,浅表性胃炎25例,门脉高压性胃病2例,胃溃疡13例 ,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癌2例,食管癌2例,出血性胃炎2例。其中一例高血压患者,血压在220/120mmHg.
2.2 方法
胃镜检查前常规禁饮、禁食,口服2%利多卡因胶浆10 ml;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异丙酚1.5~2.5 mg/kg(速度20~30 mg/10 S),使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全身肌肉松弛后行胃镜检查,根据检查时间的长短及患者的反应,酌情追加异丙酚(每次20-40 mg)。观察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结束后3 min的心率(HR)、血压(Bp)、氧饱和度(SpO2),患者清醒后詢问其舒适满意度。
2.3 结果
8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此项检查,未发生麻醉意外及内镜并发症,病人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无痛苦。血压在220/120mmHg那一例病人,检查中发现食道有溃疡,取活检后出血明显,术中因渗血明显,检查完毕后住院观察。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了解病史
术前评估所有的镇静药物都可能影响患者生理功能的稳定性,评估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确认患者无严重肝、肾、心、肺、脑、血管疾病,严格筛选适应证和禁忌证。详细询问有无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史,高血压应在检查前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病人如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检查前4小时仅用一小口水将药吞服。需胃镜检查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在160/90 mmHg以下,排除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肺气肿及心功能不全等病例。60岁以上患者常规做心电图检查。对有镇静药过敏史、过度肥胖、呼吸道疾患者要慎重。对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也应慎重选择。有抽烟嗜好者应嘱其禁烟。测体重并作记录。
3.1.2 术前准备
准备好氧气、心电监护、简易呼吸气囊以及其他抢救器械和药物,以便在检查中出现意外情况能及时进行处理。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尽量选择弹性好、暴露明显、无破损、无炎症、易固定且较粗的外周静脉。因丙泊酚对血管有刺激作用,易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3.2 术中护理
3.2.1 进镜前准备
嘱病人松开腰带及衣领,取下活动义齿,取左侧卧位,下肢微屈,咬好口圈,同时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为3 L/min~5 L/min,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记录。然后缓慢静注芬太尼0.05 mg~0.10 mg,继之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边推注边与病人交谈,待病人达到不能应答,睫毛反射消失及全身肌肉松弛即可开始进镜。
3.2.2 术中配合
进镜时要注意口腔中的分泌物及时吸除,防止误吸。密切观察监护仪上血压、心率、心电图、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病人意识变化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3.2.3 术中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防
①呼吸抑制: 芬太尼及丙泊酚均可引起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应立即停止注药,双手托下颌角并加大氧气流量,大部分病人可恢复正常。如血氧饱和度未恢复且继续下降,应立即停止胃镜检查,行气囊面罩给氧以辅助呼吸,必要时气管插管。②循环抑制: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立即注射阿托品0.5 mg,一般可恢复正常。
3.3 术后护理
3.3.1 密切观察
病人检查结束进入恢复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意识情况的变化,若有异常随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病人清醒后起床时观察有无头晕、步态不稳等,防止摔伤及意外发生。待病人完全恢复,对答如流,无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以及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平稳后,向受检者或陪同人员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方可让病人离院。
4 小结
应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为高血压病患者行胃镜检查,一定坚持评估标准,血压过高的病人一定要先降压,切忌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诱导后血压可下降,勉强过关。一线评估医护人员发现此类病人,要请二线医生处理,不要自行处理。检查前认真了解病史,做好心理护理,备好应急抢救物品、药品;检查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配合医生操作;检查后继续注意生命体征变化,重视健康宣教。
参考文献
[1]唐玉良,徐灿霞,姜希望,等; 451例镇静状态下胃镜检查临床研究[J]. 中国内镜杂志,2000,(6): 24-25.
[2]许靖,郑铨.丙泊酚伍用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胃镜检查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