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值法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

2019-09-03 11:34唐晓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8期
关键词:竞争力印度指标

唐晓玲

(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031)

0 引 言

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教育竞争力、人才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各个领域的竞争力构成。但国家竞争力并不等于这些竞争力要素的简单叠加,不同时代背景下某些领域的竞争力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说传统经济时代,决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物质资源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创新能力、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创新、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积累以及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都依赖于一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因此,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基础。

高等教育界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主要围绕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指标体系、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等问题展开。而评价主要针对竞争力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很少进行实证的综合性量化评价。因此,本文提出基于熵值法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根据拟定的可量化指标,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进行计算,去除人为因素,较为准确地评估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水平。

1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内涵与评价

1.1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竞争力是两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通过比较而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和相对优势。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1]是研究当代竞争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用以解释国家竞争力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用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5种竞争作用力模型”、用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价值链”分析方法等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个涵盖国家、产业、企业3种竞争力主体的竞争力理论体系。最早重视竞争力的是企业,1985年,WEF提出企业竞争力的概念:“企业在现在和未来,以比国内外竞争者更有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由此可见,企业竞争力受环境影响,重价格和质量,既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机会。199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教授和伦敦商学院的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教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联合发表了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一文,提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概念。指出核心竞争力包括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延展性和动态性[3]。

在“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提出后,各行各业均提出自己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如城市核心竞争力、教育核心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等。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提出,罗红等[4]概述了核心竞争力教育理论,分析了竞争力教育提出的必然性、竞争力教育的理论基础,并从历史角度对竞争力教育进行探源。汪金龙等[5]提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归纳为人才培养的能力、科研成果转化、教育成品开发、教育国际贸易、国际知名度几个方面。杨丽君等[6]认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由教育基础、教育主体、科学研究和教育投入4个核心要素构成,并设计了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框架。

综合不同学者对高等教育和竞争力的理解,可以概括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是在不同空间维度比较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以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能力。

1.2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最经典的要属舒尔茨,采用投资增量分析法,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发展对经济贡献进行的研究,该研究得出了教育创造的国民收入占美国同期国民总收入增长额的33%这一结论。海伦娜·斯蒂马奇(Helenatimac )等[7]选取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匈牙利的3所商学院,运用SERVQUAL服务质量量表,分析了学生在入学时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和实际接受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提出了提高教育服务质量的市场化策略。萨摩·帕夫林(Samo Pavlin)等[8]对19个欧盟国家的4.5万名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发现在那些竞争力更强的国家中,高等教育系统更强调劳动力市场化导向。克里斯·鲍曼(Chris Baumann)[9]运用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简称PLS)实证研究了2 200余名大学毕业生的学生成就,发现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主要受各国文化、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其中文化和经济增长因素各占32%,国家竞争力占36%。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从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贡献两个维度[10],构建了12项指标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53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排名,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周群英等[11]借鉴国际竞争力理论构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线性加权方法和聚类分析,对甄选的41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薛海平等[12]则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探求出反映国际教育竞争力水平的4个综合指标,即“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效率”和“教育产出”。根据这4个综合指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国际教育竞争力水平的排名和等级划分。

国外相关研究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大多从高等教育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而没有进行全面综合性评价。国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倾向于描述性的质性评价,量化研究多采用SPSS工具自带的因子分析法。因而,本文试图构建基于熵值法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采用熵值法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以与中国国情较为相似的印度作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进行实践应用。

2 基于熵值法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

熵的概念最先源于热力学,是对系统状态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在信息论中,熵是对系统信息无序程度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就越大。根据熵的特性,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因而,可以利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熵值及权重,来构建评价模型。鉴于此,本文利用熵值法来构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模型,评估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水平(见图1)。

图1 基于熵值法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

模型首先需要确定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标,选择研究样本,通过调研,收集获取样本各项指标的数值。将收集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根据指标标准化数值与指标权重,计算样本各指标得分,最后对样本的各指标得分求和,得出样本的综合评分。

2.1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选择

从知名国际机构开展的竞争力评价中,可以梳理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这当中,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开展的《全球竞争力报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推出的《世界竞争力年鉴》(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都将高等教育纳入国家竞争力评估的重要内容,并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指标。

以《全球竞争力报告》为例,该报告是由世界经济论坛(WEF)1980年推出,目的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状况。该报告指标经过3次调整,而2007年的指标体系(沿用至今)采用了更广泛更全面的评价指标。在开发的“全球竞争力指数”(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中,提出了测量一国竞争力的12个支柱,具体包括公共和私立机构、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稳定性、健康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市场效率、金融市场成熟性、技术设备、市场规模、商务成熟性、创新。其中,多个指标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本文选用15个指标作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包括高等教育入学率、教育系统的质量、数学和科学教育的质量、管理学校的质量、学校的网络接入、特定训练服务的可用性、教师培训的广度、创新能力、科研机构的质量、在研发上的投入、大学企业合作研发、政府对高新技术的投入、可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专利及应用、知识产权保护。这15个指标包含了人才培养的规模、高等教育的质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涵盖了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各个方面,足以用于代表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2.2 原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原始数据的收集来自各年度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其数值不仅包含排名值,还包含各指标的得分值。

对原始数据处理的第一步是负向指标正向化。负向指标与正向指标相对,其数值与结果成反比,数值越大,反映的状况越差。通常用到的排名值就为负向指标,排名第一最好,排名的数值越大,竞争力越弱。

负向指标正向化的公式如下:

指标正向化处理之后,如果存在各个指标的单位不统一,还需进一步做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把各指标统一为无量纲单位。公式如下:

2.3 各指标的熵值与权重

(1) 计算第i方案下第j项指标的比重Pj,表示第j项指标的不确定度,计算公式为:

(2)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表示整个j项指标的不确定度:

其中,k为正常数,k=1/lnm,0≤ej≤1。当各个信息发生的概率相等,各方案的贡献度趋于一致时,ej趋于1。而当pij=1/m,各方案贡献度完全相等,熵ej值为1时,该指标的权重为0,可以不考虑该指标在决策中的作用。

(3) 计算差异系数。差异系数表示指标内部各方案的贡献度差异,值越大,表示该指标对于研究对象所起的作用越大,指标较好。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为:

gj=1-ej

(4) 给指标赋权。指标的权重表示各指标在综合评分时所起作用的大小,权重值为指标的差异系数占所有指标差异系数之和的比重:

2.4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通过权重和样本的原始得分,可计算样本评价值,第i个研究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评价值为:

各指标数值与对应的权重综合得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总体评价,第i个研究对象的总体评价值为:

3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应用

本文选取印度作为研究对象,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模型加以应用。印度与我国在国情上十分相似,同为世界文明古国,拥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明与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两国在近代都经历过西方发达国家的入侵,如今又都是崛起中的人口大国,属于世界新兴经济体和“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不仅如此,印度与中国的综合国力近年来逐渐提升,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03年10月,国际著名的高盛财团发表了《与BRIC(Brazil,Russia,India,China)共同梦想——通往2050年的路》报告,报告预测:在经济顺利发展情况下,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国内生产总值2025年以前将超过6国集团成员美、日、英、德、法、意总和的1/2,40年内将超过6国集团的总和。因此,本文选取印度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印度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水平。

3.1 根据全球竞争力排名评价印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将此模型应用于评价印度2008年至2015年,8年间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情况。从《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提取原始数据,印度各年度在每项指标下的排名值如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排名值为负向指标,排名的数值越小越好,排名第一则说明竞争力最强,相反,排名值越大则竞争力越弱,因此第一步需要将负向指标正向化。

对于全球竞争力评价,每年度参评的国家数各不相同,2008年参评的国家有134个,2009年133个,2010年139个,2011年142个,2012年144个,2013年148个,2014年144个,2015年140个。排名的最大取值即为各年度的参评国家数。负向指标正向化的有效且最简洁的方法是用最大值减原始值。正向化后的值如表2所示。

表1 印度2008~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各指标的全球排名情况

表2 正向化后的指标值

根据熵和权重的计算方法,得出各指标的熵值和权重(见表3)。

最后得出各年度的综合评分(见表4)。

表3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各指标的熵值和权重

表4 印度各年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综合评分

根据综合评分可知,印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13和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综合得分情况最好。

3.2 根据全球竞争力得分评价印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WEF对全球竞争力评价,不仅对各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各项指标进行排名,从2011年开始,还计算出了每项指标的得分值。根据得分值,也可以评价印度2011~2015年5年间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情况。从《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提取原始数据,印度各年度在每项指标下的得分值如表5所示。

根据得分值,按照计算公式,得出熵值和权重(见表6)。最后计算出各年度印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分(见表7)。

根据综合评分可知,印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仅2014年稍有回落,与排名值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印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水平不断提高,追根溯源,主要源于印度政府近年来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印度中央政府近年来实施了“全球学术网络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cademic Networks,GIAN),资助本国学者开展科研和到国外交流,并计划招聘1000名美国学者到印度大学工作。[13]印度国家创新委员会(National Innovation Council,NInC)与人力资源部(MHRD)及相关部门合作,实施了建立国家创新奖学金、建立“超级大学”(Meta University)、组建国家创新网络、建立大学创新集群等重构高等教育体系的计划。[14]

表5 印度2011~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各指标的得分情况

表6 各指标的熵值和权重

表7 印度各年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综合评分

4 结 语

本文利用熵值法构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模型[15],选取《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相关的指标,计算各指标的熵值和权重,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与中国国情相似的印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球竞争力报告》2008~2015年的数据[16],对模型加以应用,评估印度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情况,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参考。不仅从总体上分析了印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发展变化趋势,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探索一种新的量化研究方法。

另外,模型具有可扩充性。①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可修改也可增加,本文提出的15个指标是基于《全球竞争力报告》而得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扩充。② 时间年度可以增加,本文选择印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印度8年来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可以根据需要修改研究对象,还可增加研究时长。③ 用此模型可对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水平作横向比较,分析各国之间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差异。

猜你喜欢
竞争力印度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印度式拆迁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