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 沈正中 陈 霄
“我将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 · 凯勒毫不犹疑地将自己仅有的第二天都给了博物馆。事实上,博物馆在岁月的长河中,在忠于原始使命——收藏、保护、交流、研究和展览的基础上,应势而谋,因时而动,逐渐将“教育”奉为自身的崇高使命,主动走下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成为雅俗共赏的故事窗口。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这就要求眼下各大博物馆真正走近社会公众,使其在“触手可及”的博物馆中真切感受教育内核。
浙江,坐拥河姆渡、良渚遗址等华夏文明滥觞,千百年来,这世代相传的浙江文化基因被激荡的钱江之潮日益激活,一项项承载浙江文化的特色工程拔地而起,不断扩充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浙江版图。其中,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场馆在阳光雨露的浸润中茁壮成长,自觉承担起育公众、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成为公共文化惠民事业的具体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润的文化滋养和有力的文化支撑。毗邻杭州西溪湿地的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立水之畔,善水之道,并将“水”之特性贯穿于教育使命、展览叙述、教育活动等博物馆经营管理之日常,以“泽、沁、活”来生动诠释“教育若水,润物无声”,将教育工作做到人们的心坎上,促使每一位参观者获得思想的滋养、精神的涵养。
▲ 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航拍外景
略观欧美主要博物馆,其宗旨或使命中基本都包含了“教育”这一主要内容,以“教育”为其主要使命。建于1937年的法国发现宫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科技馆之一,其教育使命是:唤起社会大众对科技发展的关心,发扬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精密、真实、批评和自由思考的科学态度,引导青少年发展科学能力和兴趣,协助民众以健全的态度去适应现代科技新世界。由此可见,明确博物馆自身的价值追求、功能定位等,即“应当做什么,重点做什么”,是我们应该坚持建馆和变革创新的思想基础。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博物馆的指导思想也正经历巨变,对“教育”的内涵也日渐丰富、深化。中国博物馆正从神庙走向论坛,研究焦点从“物”转向“人”。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专注于自身观众是谁、特征为何、如何构成,重点探索“不是思考你做什么,而是思考你为什么做”。博物馆教育正在摒弃将“理所应当的预判”作为规划的核心,而从观众的视角出发,激发学习欲、提高参与度,以此真正惠及观众。
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在制定发展规划、确定教育使命之时,对于理清“目标受众”进行一系列调研与思考,结合自身发展的环境,尤其是外部环境,以“泽”为核心,明确“8—15岁的青少年群体、领导干部阶层”为本机构各项工作的优先考虑对象。继而围绕如何“泽众”,整个团队一起探索什么类型的基本陈列或临时展览最适合这些观众,什么样的教育活动能最大程度地企及他们,积极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国情宣传基地”“测绘科技普及基地”。而事物发展并非一成不变,博物馆的目标受众亦如是。为此,该馆明确责任担当,紧跟研究热点,找准自身在纷繁且变化的教育领域应该扮演的角色,制定3年的发展规划(运营方案)以及5年的教育战略规划,并定期进行修订与完善。
▲ 馆校合作
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都会为当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选择一个与社会相关的主题,而今年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是要求博物馆努力与人们的生活发生联系。博物馆的展览叙述不仅需贯通古今,亦可折射当下的真如实相,甚至为未来提供思考与探索的空间。博物馆的展览展示需要搭建在“相关性”的基础上,才会吸引观众,继而引发共鸣,入脑入心,促使其产生博物馆体验的实际行为。所以,博物馆的展览故事叙述往往以社会脉动及公众热点为切入方向,反映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发展。
从展览策划、展览设计,到展览建造与布置,这一系列博物馆固有阐释过程的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在施工环节根据变化的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展览补救,以螺旋式的上升更好经营展览空间。眼观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而作为“两山”理论发源地的浙江更责无旁贷。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在施工后期着手提升基本陈列,将自然资源的理念融入展览叙述。该馆工作人员对“经邦纬国——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与应用”的展厅内容进行重新策划,为其中的部分多媒体展项添一份“绿意”,旨在融入自然资源的大格局,对建设“两美”浙江甚至美丽中国产生积极影响。比如,调整后的地理国情普查脚本,立足于浙山浙水,穿插讲解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知识,让公众了解国普的同时,对自己的家园有更好地认识,从而激发情感共鸣,并推动其在实际行动中实践所学所感,为保护好浙江的山山水水作出点滴贡献。
时下,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正如火如荼。但就我国将博物馆纳入青少年教育体系事业而言,其尚处于处级发展阶段。其中,“相关性”的缺失是一项重要原因。这对馆校合作提出了挑战和需求,要求博物馆深入理解在馆校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探索如何与学校教育工作者一起更好地利用展览、展品、藏品等资源。
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在筹建之时,就制定了“合纵连横”的发展战略,在展览策划阶段,邀请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协同扮好“知识转化”的角色。筹建办至杭州市教育局进行调研,积极协助推动全市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与此同时,筹建办组成学校调研小组,走访全市小学、初中及高中共计14所学校,向该校地理与历史任课老师发放问卷,继而面对面头脑风暴,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接受国家版图意识教育、自然资源教育、测绘科普知识等方面的特点与心理,倾听教师在授业时的课程困惑与需求,并将调研所得融入展览文本的编写中,最终引起“知识传播”的共振。
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几乎每位父母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多半都把让孩子上各式各样的技能培训班视为最主要的学习手段。殊不知,除了书籍和课堂,社会上还有众多可供青少年豁目开襟的场所,而博物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存在。虽然,教育部门使用了素质教育学分的方式,推动学生们进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等场所参观学习。考虑到学业紧张、外出安全等因素,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外出的机会有限,而由家长自发组织的家委会日益成为学校各项政策的有力落实者。事实上,有些家长对于博物馆教育的认知仍停留在任务式的参观模式,即在不耽误孩子学习的情况下,去一两趟博物馆打完卡就行。这对于博物馆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博物馆工作者一方面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挖掘家委会、家长这些重要的教育资源,以“流水的活动”激发家长的教育潜能;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以“常新的活动”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
就博物馆与家庭融合教育而言,社会文化理论的倡导者、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维果斯基提出“儿童现有水平和经过他人(成人)启发帮助可达到水平建的差距即为‘最近发展区’”,教育通过包括父母在内的周围人协助能得以人为发展。因此,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尤其是针对家庭教育的环节,应当重视亲子互动需求,将父母与子女置于平等的同为受教育者的地位,同时充分重视父母与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使双方在活动中共同受益、共同成长。
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自今年4月以来,平均每月有1—2场教育活动,配合“世界地球日”“世界博物馆日”“世界海洋日”等时间节点密集推出教育活动,皆以青少年参与为主。比如“世界海洋日”的“智探‘海洋’记”是一项亲子配合完成答题的活动。家长们没有把孩子交给博物馆这个组织者,自己在一边玩手机或聊天,而是作为孩子的“副手”或“搭档”一起在展厅内寻找关于海洋问题的答案。所设计的海洋问题大多超过了家长们的知识储备,同时活动要求参与者不得使用手机上网搜索,在毫无捷径可走的情况下,参赛的亲子们拼脚力、笔力、脑力,一起在展厅内查找说明资料,互帮互助“劈波斩浪”勇闯“海洋关”。此外,为避免场馆拥挤以及不受到因孩子们好动而发出的较大说话声影响其他观众群体的正常参观,该馆还专门开辟活动教室留给家长和孩子们进行“世界地球日”“世界博物馆日”等相关教育活动。
▲ 临时展览
“盼来、盼留、盼再来”是每个博物馆基于运营的考量,也是对观众产生的期望与实际需求。与观众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博物馆履行其社会使命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建立与观众互联互通的关系链?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院的“教育若水,润物无声”之道亦是一种有效尝试,通过贯彻教育理念、阐释展览、策划活动等方式,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营造出无声却带有默契的知识对话,让展览与教育进一步触摸生活以及社会的温度,以期与公众走得更近,真正进驻人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