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八一中心幼儿园 蔡爱春
幼儿戏剧与成人戏剧相比显得较为随意:无明确职责分工、角色自由选择、表演不按情节顺序、可随时增删内容、外在动作远多于内心活动、追求表演的乐趣,这些特征中有幼儿游戏的影子,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戏剧的要素。可以说,幼儿的戏剧活动正处于游戏向戏剧过渡的阶段,是戏剧教育的契机。教师可以通过戏剧教育让幼儿获得知、情、意的发展,将戏剧认知巧妙地贯穿于幼儿的自发戏剧活动中,并鼓励大班幼儿进行自主剧本创编,实现工具性与本体性合一的幼儿戏剧教育。通过扮演戏剧角色、参与戏剧表演,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创意戏剧不同于仅仅追求演出效果的“舞台戏剧”,它可以是教室戏剧。教室戏剧具有随机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和优势,它以幼儿的参与为根本,以幼儿各方面发展为诉求,可以说“以幼儿的意愿、幼儿的创造和健康成长为中心”,是创意戏剧教育的主要特点。
本文将分析幼儿自主创编剧本的可行性,并就幼儿自主创编剧本《猪八戒娶媳妇》的过程为例,探究如何以教室戏剧为主要形式,促进大班幼儿创造力的激发。
一些教师认为,幼儿年龄太小,引导幼儿自主创编剧本是不太现实的。其实不然,幼儿的潜能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想象的,3~6岁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他们的语言表达需要一个积极的引导,而自主创编剧本则正好引导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过程,是一个调动自身语言信息来创造发挥的过程。幼儿天生喜爱假装和幻想,其语言表达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引导幼儿参与创编剧本的过程,能够调动幼儿的语言天赋,让幼儿成为自信、开朗、善于表达自己和发挥创造力的人。
教室戏剧是我园研究园本戏剧课程中主要开发的一种戏剧教育形式,是将幼儿日常生活学习的教室作为为戏剧游戏的场景,以区域游戏为基点,以主题情节游戏为形式的一种戏剧教育形式,具有随机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和优势。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做到环境资源与剧本创意过程的紧密关联,让教室成为幼儿碰撞交流、表现创造的天地。
引导幼儿进行剧本的创编,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是比较新颖的,所以我们的实践经验不多。经过实践研究后我们摸索出了几点经验,即在“确定选材—创作—剧本后期—表演评价”过程中如何最大功效地激发幼儿创造力。
首先必须弄清楚在何种情境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创造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剧本创作过程中要明确什么题材的戏剧适合6~7岁幼儿学习,能够吸引幼儿,如:童话剧、神话剧、历史剧或者儿童自创情景剧等。我们选择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教室戏剧《猪八戒娶媳妇》进行剧本创编。
选定主题后,教师鼓励幼儿将故事进行改编,创编成自己的“剧本”。有研究指出,表演游戏不是再现童话故事或者某个事件,而是让幼儿创造性表现童话故事或某个事件的游戏活动。因此表演剧本不一定要与原著一成不变,而可以自主调整故事情节,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和能力,进行适当改编,创造出一个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戏剧“剧本”。
确定剧本主题后,教师研究哪种类型的剧本创造最适合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剧本创作、剧本续编和剧本改编三种形式中哪种更适合6~7岁幼儿的创造力培养,研究确定剧本创作是对幼儿创造力的激发最有效的。在选定《猪八戒娶媳妇》之后,幼儿通过讨论决定将剧本分为五幕:第一幕是八戒上场,第二幕是媒婆和丫鬟上场,第三幕是新娘出谜语考八戒,第四幕是猪八戒掀盖头看新娘,第五幕是敲锣打鼓娶新娘。为了帮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画画的形式展现每一幕情节,教师遵循“观察和分析在先,指导和介入在后”原则,经过一系列画剧本、分享剧本的活动,在幼儿都明晰了剧本的情节和内容之后,一起讨论增设剧本环节,创造设计出适于幼儿表演的剧本。
【案例】《猪八戒娶媳妇》剧本
第一幕:八戒上场
旁白:小朋友们,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情,猪八戒要娶媳妇啦。瞧,他正开心的朝我们走来。
(猪八戒随着音乐上场)
猪八戒:今天是俺老猪大喜的日子,俺老猪终于要结婚啦。
丫鬟:八戒,是不是太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
猪八戒:不累,不累,快点赶路,我想马上看到我的新娘子。
(到达新娘子的住处)
第二幕:媒婆和丫鬟上场
猪八戒:我娘子在哪呢?
红娘:来了来了,你看你急的,你的新娘子就在屋里,快点去敲门吧。
(敲门)咚咚咚……
丫鬟:谁呀?
猪八戒:老猪我来提亲了,快点开门吧。
丫鬟:来提亲也不带礼物?
猪八戒:嘿嘿,带了带了!
丫鬟:算你过关。
第三幕:新娘出谜语考八戒(图1)
新娘:没有那么容易,必须猜对了我的谜语,才能算你过关。
猪八戒:娘子啊,快说,快说。
新娘:挥动钳子一双,玩弄尖刀八把,一生霸道横行,总爱胡抓乱爬。 (打一动物)
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 。(打一动物)
猪八戒:是螃蟹、大象。
红娘:这次真的过关了,快来迎娶你的新娘吧!
第四幕:猪八戒掀盖头看新娘(图2)
猪八戒:八戒随着音乐掀盖头,跟着音乐唱歌。
(猪八戒和新娘对歌)
第五幕:敲锣打鼓娶新娘(图3、4)
猪八戒:来人吶,把花轿抬上来。(抬花轿上场)娘子,请上花轿吧!
戏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道具和背景制作、配乐、话外音等。本次戏剧表演所用到的道具都是需要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完成的,比如花轿、唢呐、花钹、礼盒等,幼儿就讨论:做什么样的花轿既好看又实用,什么样子的礼盒更漂亮等。为了表演效果更好,大家提议录制话外音,在话外音的录制过程中,幼儿个个争先恐后的尝试,努力使自己的声音生动起来。在为教室演出选服装环节,幼儿们有的在网上订购服装,有的在利用废布。整个后期的讨论和制作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戏剧教育将静态的故事转化为动态的表演,依托教室戏剧的形式,让幼儿在自然生动的气氛下,领悟故事人物的情感,使幼儿在表演中体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表演中幼儿学习了剧中人物的生活经验、增长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懂得了生活中如何与他人友好交往、学会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和问题。
图1.猜谜语
图2.掀盖头
图3.敲锣打鼓
图4.娶新娘
剧本初步形成后,幼儿便迫不及待地在教室里开始试演,在试演过程中,有的幼儿还用影像或画作记录下过程,然后观看录像,互相沟通讨论,对剧本做进一步的完善。教室戏剧表演集游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有时候不是台词的背诵和机械的表演,而是即兴的表演,有时还需要台上台下的互动,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例如:在教室戏剧《猪八戒娶媳妇》中,当新娘出谜语考八戒时,加入与台下观众的互动、交流环节,问一问台下的小朋友:“谜底是什么?”不仅让演员的表演更加灵活,也活跃了表演中的气氛,引发观众对自己创编剧本的共鸣,从而收到最佳的表演效果(如图1)。在每一次游戏结束后,让幼儿从自己创编的过程和表演的角色出发,谈感想、谈问题、谈解决、谈畅想、谈遗憾等,以使戏剧教育的目的在教育轨迹的一次次螺旋上升中得到升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提高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子课题实践研究的尾声,我们反思了在幼儿自主创编剧本的过程中对幼儿创造力激发的策略,归纳提炼以期研究更进一步。
虽然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但是每一名幼儿对剧本都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应鼓励幼儿对剧本进行个性化的解释。例如:在幼儿自主改编剧本《猪八戒娶媳妇》中,为了引导幼儿充分展开讨论,教师设计了一些问题,鼓励幼儿自主解决,帮助幼儿打开思路。由于时间紧、人数多,不可能每个幼儿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因此教师请幼儿回家去完成自己的剧本创编。从幼儿创编的剧本来看,幼儿不但在文字表达方面有自己的特点,还出现了纯文字剧本、图文结合剧本、无字连环画剧本、图文表格式剧本等形式,这些都源于幼儿对剧本的不同的认知和解释,也都融汇了幼儿自身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模式。
由幼儿进行创编的剧本,自然应该由幼儿进行评价,幼儿在创编中的是非对错、好坏利弊,是多种环境历练的结果,教师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来评价幼儿创编剧本的优劣。教师不作定性评价,而是鼓励幼儿去适应并体验自己创编的剧本,巧妙运用评价艺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此,在幼儿创编剧本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展演,并请其余幼儿对此进行评价,也可由创编剧本的幼儿自身进行评价。比如在《猪八戒娶媳妇》剧本的改编和创作过程中,他们对创编剧本的兴趣与日俱增,还会帮助其他小组来进行创编和展演。试想,假如教师对此进行了定性评价,幼儿又如何能够产生浓厚的创编兴趣呢?
创意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通过创编剧本,轻松、自由、愉悦的表演,幼儿在语言、艺术、社会等领域都得到发展和提升,刺激幼儿思考并能启发创造。前期的策划和编排锻炼了幼儿的创造能力以及团队的协作能力。在教室戏剧《猪八戒娶媳妇》中,虽然创编剧本反反复复,但是自己创编的剧本激发了幼儿强烈的表演欲望,幼儿都非常认真地诠释自己的角色。尤其是吹唢呐的幼儿,配合地非常默契,为教室里的观众展现了经典的故事形象,并获得了他们的阵阵掌声。幼儿的表演是生活的缩影,包含剧本的编写、创作、排练、道具的准备等,这些都是创造力的体现,是最富有教育性、趣味性、挑战性、娱乐性的活动。
总之,幼儿创编剧本成为舞台的主人,他们在合作创编、表演剧本的过程中自由、创造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和愿望,这是戏剧独特的魅力。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幼儿搭建实践、表达的舞台,提供探究、反思的机会。这也为教师观察、了解、支持幼儿,向幼儿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教室戏剧是一只画笔,它以最自在自由的方式,给幼儿的心灵涂上最初最深刻的底色,印染在他们人生发展的旅途上。好的戏剧就是一座人生历练的宝库,幼儿在自己创编的戏剧中,插上创造的翅膀,挥发个性,尽情遨游!